对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建议范例(3篇)
对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篇1
中医药文化是在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我国现代文化为主导,将中医药学和边缘学科文化融为一体,相互交流、渗透所衍生的一种特殊的行业文化,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和根基,是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中医院全体员工在长期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成果的集中体现。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其重要地位日益显现。从2006年开始,襄阳市中医院领导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医特色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开始实施青年医师导师制。在师承过程中,除传授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外,同样注重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使青年医师逐步成长为医德高尚,作风正派,中医基础扎实,有实际临床工作能力的主治医师,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1青年医师导师制使中医院得以延续
每一种文化都有符合自己文化特征的传承方式,这是由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决定的。中医和西医分属两种文化体系下的医学体系,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承方式。与西医在近代采取统一的规模化院校教育不同,师承教育在中医发展史上一直占主流地位,这是由中医有显著的中医诊疗个性化特征所决定的,这些更适合于在师徒之间进行口传心授,而不是统一的普及教育。
在世界医学史上,许多文明古国都有过自己的传统医学。但是,历尽几千年的沧桑,目前硕果仅存,并且承传不绝的只有中医药学。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是因为其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蕴涵着许多原创性的宝藏,具有先进文化的合理内核,并且在中医师带徒过程中代代相传。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只有靠特色服务和质量而生存,才能保持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中医药学要继承、创新,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不容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市场。
对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6.001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6-0001-02
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且不断积累完善、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变化,中医药(民族医药)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优势[1]。但目前,中医医院西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传统的膏、丹、丸、散制剂在各级中医医院药房中越来越少,中医传统技术在逐渐消失,很多行之有效的验方和民间疗法得不到继承和创新[2]。同时,我国的医疗管理体制、以西医为依据的各种评判标准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中医药的发展[3]。
本研究基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天祝县”)中藏医药工作开展的实际状况,确定典型的调查对象,采取访谈和问卷的调查方式对该县中藏医药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综合民众的意见与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从而推动中藏医药工作,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1调研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2年1月12日-2月25日。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样进行调查区域的选择,选取了具有城乡地域代表性的3家县级医疗机构(县医院、县藏医院、县妇幼保健所),5家乡镇中心卫生院(打柴沟镇卫生院、安远镇卫生院、西大滩乡卫生院、赛什斯镇卫生院、哈溪镇卫生院),5家乡镇一般卫生院(华藏镇卫生院、石门镇卫生院、炭山岭镇卫生院、松山镇卫生院、东大滩乡卫生院)。与相关人员座谈8次,填写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68份,回收率为96.8%,其中有效问卷940份,占回收问卷总数的97.1%。经统计学分析,抽样地区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农牧民对中藏医药服务的需求。
2结果与分析
2.1政府与相关政策的扶持程度
调查所知,天祝县政府实行中藏医药事业经费财政预算单列,并且逐年加大对中藏医药事业投入,优先将县藏医院确定为定点医疗机构。将中藏医药服务项目和中藏药(含自种自采中藏药)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详见表1。
2.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藏医科室建设情况
按照甘肃省卫生厅《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
基金项目:兰州市科技局项目(2012-1-59)
通讯作者:刘雪松,E-mail:
施意见》要求,县藏医院设立中藏医预防保健科,县妇幼保健院设立中医科,积极开展中藏医预防保健服务;乡镇卫生院结合健康档案建档及体检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通过实地查看了解到,截至2011年,县藏医院开展了藏医药浴、火吉麦杂(火灸)、放血疗法等中藏医药适宜技术。乡镇卫生院设立了中藏医科、中藏药房,建成了相对独立的中藏医药综合服务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藏医科室相关配置情况见表2。
2.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人员配备情况及结构
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天祝县中藏医药人员梯队结构不合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偏低;数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如县藏医院,根据床位测算,医院现缺编84名专业技术人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人员学历、职称情况见表3、表4。
2.4中藏医药人员教育培训情况
为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更好地服务大众,天祝县卫生部门近年来外派进修培训38人,参加高一级学历教育45人,其中有23人取得中藏医本科学历,其余取得中藏医专科学历。此外,深入开展中藏医师承教育活动,积极发挥名中藏医效应[4],开展了“县乡村三级中藏医药师承教育”活动。截至2011年,全县有中藏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23人,继承人61人。
2.5中藏医医疗服务量
2011年,全县中藏医门诊达11.5万人次,占总门诊量的35%,中藏药收入占药品收入的38%,中藏医药收入占总收入的30%。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能够运用中藏医诊疗技术处理常见病、多发病,中藏医门诊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比例高于30%。
2.6中藏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通过深入走访和调查了解到,农牧民对中藏医药知识知晓率达到95%,对医疗机构中藏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达到90%,对医疗机构中藏医药服务满意率达到95%,县乡村医疗机构中中藏医药人员对中藏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达到93%。表明天祝县卫生部门对于中藏医药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比较重视。
2.7藏医药开发研究所情况
天祝县藏医药开发研究所研制了仁钦佐它、七十味珍珠丸、仁钦芒觉等250余种名贵、常用藏药制剂,完成了六味丁香丸等170种藏药制剂生产批号注册工作,编写出版了《华锐藏药志》、《常用藏药手册》,挖掘出版了清代乾隆年间天祝藏区民间藏医药古籍手抄本《疾病诊断明灯》,搜集整理了部分华锐藏医药发展史料和民间藏医验方、效方,完成了天堂藏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工作,在县乡23家医疗机构设置了藏医诊室,开展了华锐洁白丸等“华锐藏药”和华锐肾宝等华锐系列保健品的研制开发,进行了部分野生藏药材资源保护和人工实验种植工作。
3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天祝县基层中藏医师人员缺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医师年龄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的局面,极大地影响了中藏医工作的开展。虽然近几年中藏医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比较多,但由于缺少足够的医务人员,大部分医务人员不能离开工作岗位,没有时间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对目前的新知识、新理念缺乏了解,中藏医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此外,就医环境亟待改善。天祝县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中藏医科的基本情况是:开设有中藏医科,没有中藏医临床诊室;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乡镇卫生院大多有1~2间诊室,可以开展针灸、按摩、拔罐等传统中藏医项目,然而刮痧、正骨、药浴等项目开展得并不多。究其原因是医疗设备相对缺乏、医疗环境狭小。
4对策与建议
4.1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中藏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投入。基层中藏医医疗服务存在收入低、耗时多、辛苦劳累等情况,建议对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乡镇卫生院中藏医治疗项目的收费实行全部或部分返还的政策[5]。
天祝县藏医院在临床工作中开展的藏医医疗服务项目具有简、便、廉、验等优点,吸引了本地及青海、新疆、上海、黑龙江等地大量患者前来就医。但是,目前外地患者住院时产生的藏医药服务费用在当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均不予报销,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悖于国家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政策。
对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
中图分类号:R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成本控制的探讨关于中医药院校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合理化建议论中医药文化建设对中医药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的助推作用传统中医视域下的中医药教育模式的构建合理引入师承教育,完善中医药院校教育工作中医药产业视域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探析基于“四因制宜”改革和创新地方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的思考关于在中医药产业视域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研究辩证思维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廉洁教育的探索中医全球化对中医教育的挑战景观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转换学会对话: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新转向全球化视域下价值冲突的根源剖析全球化视域下的生态幸福观全球化视域下的国家建构中医药数字化考试服务平台在中医药院校中的应用探索中医药全球之旅和谐社会视角下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的创新教育研究教育信息化绩效评判在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研究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启示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66.
[3]张大庆.医学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李仁众.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章次公[J].北京中医,1985(5):15.
-
生活垃圾分类背景范例(12篇)
生活垃圾分类背景范文篇1[关键词]生活垃圾治理与管理校园环境[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71-01一、在校园垃圾治理中,应当树立大环境的理念..
-
媒体融合的方向范例(12篇)
媒体融合的方向范文篇1关键词:媒介融合所有权政府规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媒介融合”成为全球传媒业发展的重大现实和重要趋势,并被视为国际性的热..
-
地震灾害特征范例(12篇)
地震灾害特征范文1篇11.极端性气候趋于频繁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以2007年为例:英国夏季出现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和60年一遇的洪水;南亚夏季高温达51.6℃,意大..
-
区块链技术的基本特征范例(12篇)
区块链技术的基本特征范文[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管理一、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农产品对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愈发重要。现阶段,市场供需平衡关系的重..
-
政治发展的内涵范例(12篇)
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篇1关键词:思想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必要性体现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指在各级学校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
-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范例(12篇)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篇1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教授在2011年1月中央党校组织百位学者探讨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会议上说:“效应论就是创造出来消灭劳动价值论的。西方经济学..
-
简述区块链技术的特点范例(12篇)
简述区块链技术的特点范文篇1关键词:区块链;农业大数据;技术推广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农业受生产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农产品供应..
-
大众传播的特征范例(12篇)
大众传播的特征范文篇1关键词:文化定位大众传媒分众文化观念文化霸权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一般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的总和。此外,我们还从人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