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5-03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

收集每年的死亡人数、死亡原因以及判断各种疾病和损伤影响生活的方式,被看做是评估一个国家卫生系统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高收入国家已经具备收集人口死亡原因信息的系统,而多数中低收入国家尚无此类系统,只能通过不完整的数据来估算由特定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

根据数据显示,与2000年相比,过去12年中,缺血性心脏病、卒中、下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仍然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四大最主要原因。

慢性病致死数升高

全世界,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数字不断扩大,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死于慢性病,而因慢性病带来巨大医疗开支的国家纷纷制定和调整了公共卫生政策,但其效果尚待观察。

四种主要的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肺疾病。

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在2012年造成全球150万(2.7%)例死亡,比2000年的100万(2.0%)例死亡上升0.7个百分点,而在2011年由糖尿病引起的死亡占死亡总数的2.6%。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预测,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3.66亿。然而这个数字早已被打破。根据200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供的数据,成人糖尿病患者就已达到3.66亿,这个数字预计将在2030年增加到5.52亿人。IDF杂志《DiabetesAtlas》预计全球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约为460万,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医疗开支共计4650亿美元。

同样,肺癌(连同气管和支气管癌症)在2012年造成160万例(2.9%)死亡,与2000年的120万例(2.2%)死亡数相比,也处于上升趋势。

如果上述两种死亡原因并没能完全说明慢性病的危害,那么以下的这组数据可能更加令人担忧。

2012年,全世界1000个死亡的人中,132个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20个死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

2012年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死亡人数均明显高于2000年。2012年,全世界740万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110万人死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而12年前这两个数字分别是600万和80万。

在2012年,慢性病致死数占全球死亡总数的68%,较2000年的60%略有升高。就死亡数字而言,慢性病在2012年导致全球3800万例死亡,其中有2800万(约3/4)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中国数字”

就慢性病致死的比例而言,高收入国家比例最高――所有死亡中有87%由非传染性疾病引起,随后是中高收入国家(81%),低收入国家(37%)和中低收入国家(57%)所占比例较低。

“中国数字”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之列,正慢慢向高收入国家的数字靠拢,按中国的人口基数来计算,这将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2014年7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曾介绍,中国正面临巨大的慢性病风险。在中国,超过80%的死亡者死于慢性病,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陈冯富珍认为,全球在防控非传染性疾病方面取得的进展还不够显著,而且不均衡,85%因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过早死亡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她说,经济增长、现代化和城镇化为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全球化打开了大门。肥胖现象30年来越来越糟糕。在发展中国家,最不健康食品往往最便宜和最方便,而且减少烟酒有害使用的措施也远远不够。

2014年7月,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东阳在食物与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上提供了一些数据:目前居民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油摄入量49.1克,城乡无明显差异,而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人均每日摄入量超过30克则为摄入过多;有72.6%的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超过6克,27.5%的家庭超过12克,18.1%的家庭超过15克,而每人每天食盐摄入的标准量不应超过6克。

肉、油、盐食用过量正是被认为导致脑血管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不健康因素。

其实,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总人口的国家死亡登记系统,国家卫生部门一直通过卫生部生命登记系统和全国疾病监测点(DSP)系统获取全国范围的关于死亡率的估计信息资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施焕中教授,曾通过1983年至2011年共计29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过中国过去30年以来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这5个死亡原因,在过去29年中每年占所有死亡的比例超过85%。

从中国死亡原因数据分析来看,学会控制慢性病,进行生活方式革命已经是箭在弦上了。

贫困富裕死法不同

目前,国家的经济实力成为除年龄和性别外造成不同死亡原因的最明显的标杆。四组不同收入国家前十位死亡原因的对比发现,贫困和富贵,死法不尽相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2年,低收入国家前十位死亡原因是:下呼吸道感染、艾滋病、腹泻、中风、缺血性心脏病、疟疾、早产并发症、结核病、出生窒息和产伤、营养不良。

中低收入国家前十位死亡原因是:缺血性心脏病、中风、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腹泻、早产并发症、艾滋病、糖尿病、肺结核、肝硬化。

中高收入国家前十位死亡原因为: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连同气管和支气管癌症)、糖尿病、下呼吸道感染、道路交通伤害、高血压性心脏病、肝癌、胃癌。

高收入国家前十位死亡原因分别为:缺血性心脏病、中风、肺癌(连同气管和支气管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结肠癌和直肠癌、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乳腺癌。

根据数据,高收入国家,每10名死者中有7人的年龄大于70岁;每100名死者中仅有1人为15岁以下儿童;人们主要死于慢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仍然是唯一的主要感染性致死原因。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道系统慢性疾病,临床常见,有较高的病死率与发病率,该病主要特点为易复发、病程长以及痛苦大,主要特征则为肺功能进行性发展以及呼吸道气流不完全受限等[1]。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言,经过急性发作期后肺功能也在不断恶化,且受到外环境有害因素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影响致使发展反复并诱发各类心肺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与劳动能力有严重影响。当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本文现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机制,综述如下。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肺部慢性疾病,主要诱发因素为慢性肺气肿或者支气管炎致使气流受限,还会损害肺外器官。气流受限具有可逆性,不完全,发展时呈进行性。当前临床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关联于过敏、感染、职业性粉尘、有毒物质、吸烟以及大气污染的长期吸入,同时还有机体内在因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营养状况等,均会诱发支气管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坏死或者变性,导致粘连、纤毛倒伏以及变短甚至脱落等,进而致使鳞状上皮化生、纤维组织增生以及肉芽组织等,诱发支气管或者气管管腔狭窄,形成疤痕或者重塑气道壁结构,诱发气道高反应,最终导致气流受限。当前临床尚未阐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多认为关联于细胞凋亡、抗氧化失衡、蛋白酶失衡以及慢性炎症等,而该病主要发病环节为受到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介导的气道慢性化炎症反应[2]。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环境的不断恶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死率与发病率逐年提升,据调查,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位列第四,在40岁以上人群中其发病率约为8.2%。在该疾病中主要感染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细菌感染为其急性发作首要因素,其中有30%的新菌株在持续寄殖细菌抗原变异产生,不敏感于局部免疫机制,病毒感染则为第二因素。因此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一定要尽早治疗,并对感染与急性发作期予以积极控制,同时注重心肺功能的改善。但是确诊该病患者需要较长时间,且在发病初期主要依据经验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确诊病原体后再予以调整,因此发病初期需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将疗程缩短,改善症状。

2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机制

临床上主要使用多氨茶碱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者为常见甲基黄嘌呤衍生物,可当作支气管扩张剂,因此在支气管治疗中效果明显,可对支气管平滑肌予以有效松弛,但是其最大疗效的发挥需要在机体中保持一定药物浓度。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使用频率较高,属于氧氟沙星左旋异构体,广谱抗菌性优良,且可有效对抗厌氧菌,属于新型光学活性喹诺酮抗菌剂,可有效杀害非典型微生物、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抗酸菌以及厌氧菌等[3],且与多索茶碱联合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排泄、药物分布与吸收以及代谢等产生影响,机体中多索茶碱可迅速分布与吸收于机体中,肺部浓度较高,且尿液可在12h中将其排净,因此使用左氧氟沙星时需将多索茶碱血药浓度考虑在内。临床经研究后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疗效明显,联合使用于多索茶碱后可将多索茶碱血药浓度提升,但是效果欠佳,有较高安全性。左氧氟沙星优势主要如下:

2.1抗菌广谱且高效

该病主要抗菌机制为抑制蛋白质与RNA合成、细菌DNA旋转酶活性等[4],可高效对抗呼吸致病菌,特别是革兰阴性菌与阳性菌,生物利用度较高。总而言之,左氧氟沙星的主要特点为可有效抗菌、抗菌谱广等,可有效对抗伤寒沙门菌属、部分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属以及志贺菌属等,亦可优良对抗葡萄球菌、衣原体、流感杆菌以及肺炎链球菌等。

2.2药代动力学优良

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优良,患者口服后药物吸收速度快,血药浓度较高,可于各组织中均匀分布,且药物有效浓度维持时间较长。研究细胞渗透性后得知,相较于氧氟沙星更容易渗透进机体多核白细胞中,故而药物浓度较高,且细胞中有较高活性。若细胞外左氧氟沙星药物浓度为5至10mg/L时,其在细胞内浓度则可高出细胞外7倍。除此之外,左氧氟沙星在组织培养的纤维细胞与上皮细胞中也更易渗透。

2.3耐受性优良,不良反应少

左氧氟沙星可选择对哺乳动物与细菌拓扑异构酶I的抑制作用,二者差别在1400倍以上,因此安全性较高。相较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具有毒性小、肝肾毒性与血液毒性不明显的优势,还不会延长心脏QT间期。该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厌食以及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且发生率较低,有优良的一般耐受性,尤其是光毒性出现少。国外有学者观察3460例年龄层次不一的患者,发现出现光毒性不良反应的患者仅有1例。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使用范围广泛,可高效且广谱抗菌,且药代动力学优良,良好耐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患者用药后不适感程度较轻且疗效确切。因此,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优良,经济实惠,药物浓度高且药效维持久,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小虎,刘晓菊.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06(33):694-699.

[2]陈志锋.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26):489-490.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篇3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干预;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08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它是位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之后,与艾滋病并列的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而到2022年将可能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本文探讨护理工作者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1],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的不良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促进患者康复,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8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单盲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样本在性别、年龄、病程、居住环境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1.2方法

两组均有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两组患者每人发一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知识手册》作为自学材料,除此之外,对照组在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未做护理干预。

1.2.1观察方法干预人员经过统一培训,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内容,熟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种类、适应证、副作用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依据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用药,并及时提出相关问题。自编“患者治疗记录监督卡”,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症状、体征、药物治疗、生活习惯、运动情况、并发症及其他情况等。每季度对记录内容整理,进行整体分析。

1.2.2干预组干预方法每周组织例会一次,通过讲解健康知识使患者和家属确切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含义、危害,明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长期性疾病,明确治疗的目标,知道吸烟、环境污染可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将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控制。具体包括:①戒烟干预。向患者讲解长期吸烟而使呼吸道黏膜受到剌激发生损伤,引起气道分泌和渗出物增多,气管平滑肌收缩,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气道静脉丛淤血,气道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引起气道疾病,戒烟后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增生,黏液排除能力增加,感染减少,咳嗽减轻,体质增强,戒烟主要靠决心和毅力,为此我们制作了戒烟卡,告诉患者戒烟的好处;找出吸烟的原因;坚持戒烟承诺。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吸入有害煤烟粉尘和刺激性气体。②营养干预。向患者讲解饮食的重要性,给患者以营养丰富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饮食。注重膳食合理平衡,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1500ml/d以上,保持口腔清洁,增强身体的免疫力。③氧疗干预。吸氧是治疗COPD的主要手段之一,有少数患者认为氧气可吸可不吸,因此,护士在给干预组患者进行氧疗时,应耐心、细致讲解吸氧的目的及意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时,护士可让患者俯卧位吸氧,3h/d,其他时间可采用自由。④运动干预。合理的锻炼和体疗,如呼吸肌锻炼包括腹式呼吸训练(让患者上身放松做深呼吸,呼气时腹部下陷,吸气时腹部鼓起,亦可用手加压腹部,反复练习,注意准确性)、缩唇呼吸法(用鼻吸气,缩唇做口哨样缓慢呼气,在不感到费力的情况下自动调节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缩唇程度)。坚持进行康复锻炼。当病情处于缓解期,要进行适度运动,如外出散步、慢跑、做健身操,传统的气功疗法等。耐寒锻炼,养成用凉水洗脸的习惯,温水沐浴和呼吸新鲜空气,做到四季坚持不懈,注意天气变化,随时添加衣物,预防感冒。⑤心理干预。干预组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护患双方共同分析治疗中出现的反复及不良因素的影响,制定对策,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改变心理上的被动位置,树立信心,由配合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要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有良好的心态。这样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和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3疗效标准

显效:2年内基本没有发作,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有效:2年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及发作时病情明显减轻,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无效:发作次数及一般状况与原来无明显改善或在2年内死亡。

2结果

干预组40例治疗及干预2年后,显效14人(35%),有效23人(57.5%),无效3人(7.5%)。总有效率92.5%。其中1例在治疗期间死于急性发作。对照组2年后,显效8人(21%),有效(52.6%),无效(26.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后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体重、平均血清白蛋白浓度测定及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均有好转。

3讨论

COPD患者多为老年患者,病程长,因生理功能减退常伴发其他疾病,免疫力低,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无法根治,有资料显示,15%和20%的吸烟者会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70%的慢性肺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情况[2,3],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营养不良的程度更加突出,对于营养不良以及营养正常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4]。长期氧疗还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提高生存率[5]。研究表明,俯卧位吸氧能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减少分流,改善膈肌运动,俯卧位吸氧是提高PaO2的直接原因。

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和心理平衡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效果显著,对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要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绝非易事,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使患者慢慢适应,自觉接受,达到预期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我们应将多种干预措施融为一体,依据每位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各有侧重,循序渐进,让患者真正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树立健康理念,提高患者诊疗依从性,对慢性阴塞性肺疾病的控制产生积极影响。专家建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长期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常处于空气污染环境、有家族病史者、超过40岁且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以及日常活动或运动时呼吸急促者,应定期到专业医院进行肺功能仪器常规检查,以检测在最大肺活量过程中的第1秒内所呼出的空气容积。

[参考文献]

[1]王崇华.护理社会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5-60.

[2]ThomsenC.Nutritionalsupportinadvancedpulmonarydisease[J].RespiratoryMedicine.1997,91:249-254.

[3]LandboC,PrescottE,LangeP,etal.Prognosticvalueofnutritionalstatusi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AmJRespirCritCareMed.1999,160(6):1856-1861.

[4]KatherineGD,LaurieG,StanleyHS,etal.Nutritionalstatusandmortalityi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AmJRespirCritCareMed.1996,153(3):961-966.

  • 下一篇:智慧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范例(3篇)
    上一篇:慢性病一体化管理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慢性病一体化管理范例(3篇)

      慢性病一体化管理范文健康量化管理服务模式的过程是通过健康信息收集,早期发现健康危险因素;健康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健康危险因素干预,通过规范化的服务和个体..

      daniel 0 2024-05-03 08:40:13

    2.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范例(3篇)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范文而最先受到雾霾攻击的就是呼吸系统,并由此带来各种呼吸类疾病。辽宁省沈阳市2013年11月曾就雾霾对孩子咳嗽和哮喘发病率影响的研究显示,孩子咳嗽发病率..

      daniel 0 2024-05-03 08:08:51

    3. 绿色生活的原因范例(3篇)

      绿色生活的原因范文关键词绿色设计原则一、绿色设计概述绿色设计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是在美国兴起的一场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的生态平衡运动,随后引申到设计..

      daniel 0 2024-05-03 08:08:13

    4. 海洋污染的现状范例(3篇)

      海洋污染的现状范文篇1关键词:环渤海污染;“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污染Astract:Thewarningof″Bohaimaybecome''''DeadSea''''″fromtheoceanenvironmentexpertmakes″theblu..

      daniel 0 2024-05-03 07:36:43

    5.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规程范例(3篇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规程范文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增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功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

      daniel 0 2024-05-03 07:36:14

    6. 关于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范例(3篇)

      关于家庭教育的读书笔记范文篇1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读书活动顺利开展为了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苏校长亲自挂帅。活动伊始,学校教导处、语文教..

      daniel 0 2024-05-03 07:04:45

    7.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范例(3篇)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范文一、激发和保护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前提成功的美术教学活动必然要把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贯穿始终,在整个美术活动中,不仅..

      daniel 0 2024-05-03 07:04:13

    8. 岩土工程勘察知识范例(3篇)

      岩土工程勘察知识范文关键词:岩土工程建设;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岩土结构特性;地质参数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P25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0-0144-02DOI:10.13535/ki.11-4406/n.2016...

      daniel 0 2024-05-03 0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