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5-03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一、为改进阅读的模式提供必需条件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被人们赞誉为“数学诗人”,他在谈到语文阅读学习时说:“我从小打好的语文基础,为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这些对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那么,阅读就变成看“天书”了。中学生如能掌握5000个字,阅读一般文章就问题不大了。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的表达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是将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的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阅读的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带来的。因此认真学好语文,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还要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供阅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读书再没有目的和计划,就会使宝贵的阅读时间得不到充分的、有价值的利用。中学生的阅读应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弱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少学生读书缺乏目的和计划,一味地从兴趣出发,常常看一些侦探小说、武侠小说,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为看这些书而开夜车,不完成作业,结果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课内的学习,这是一种不好的读书倾向。因此在制定阅读计划时要注意围绕课本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

三、在语文教学中多读书,培养学生拓展知识面

语文的阅读教学强调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读书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在读中析文、读中悟情、读中求知、读中求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产生需要研究的问题开始,以学生发现新问题为终结。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将读书方法的指导融入探究活动中去,以读为探究的基础,在读的基础上提问,以读的方式研讨、交流和发现新的问题,以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由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决定了读的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总之,在读中探究、在探究中读;以读促探、以探助读的这种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必然会使语文阅读教学事半功倍,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地全面提高。

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创新多元且开放式的评价机制

由于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因而学习成果也是开放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在对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时,无论是评价目的、还是评价方式都要进行系统地改革。我们应重视对研究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尤其要重视研究活动的参与度的评价。因为任何一项研究都有失败的可能。因此,我们不因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研究的成果上,而应放在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上。学写作文或撰写、制作各种稿件作品时,可允许多人合作完成;语文试卷上可设计只要求写出问题,而不需要学生回答的质疑型答题;学生自行或合作编制复习提纲,建立单元检测试题库,自行测评学习水平和知识能力情况等方式,均是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开放性、多元化的体现。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问题;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推进,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方法的革新。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从英语阅读的整个过程入手,将问题贯彻阅读教学始终,促进英语课堂教学。

一、读前设问,以经验为跳板

所谓图式就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图式理论告诉我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更好地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读前设问环节激活学生脑海中已有的图式,以经验为跳板,全面调动思维积极性。

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兴趣这两方面因素来进行读前设问,设计出与课堂内容最为贴近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即将所学的知识既新鲜却又不陌生,既有趣味又很有挑战性,阅读兴趣与学习欲望同时提升。如在学习7AUnite6Fashion这一单元讨论时,我播放了一段流行歌手许嵩的《素颜》后又出示了许嵩的照片,随后提问:“Whocantellmewhat’sthesong’snameandwhoheis”,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显然他们对自己偶像的话题引起了极大的兴趣。“Hehasagreatinfluenceonfashionsenseofjuniorhighschoolstudents.Today,wewilltalkaboutfashion.Firstofall,let’sseesomepictures.”随后我出示了几组图片:现今流行的生活方式、流行服饰、流行语等,学生纷纷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读中巧问,逐步升华理解

在阅读中,教师要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路,把握阅读进度。众所周知,认知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初中生的理性思维还较为简单,他们需要首先依赖具体形象进行感性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思考,调动抽象思维,再进行理性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设计问题,带领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一般而言,教学中问题设计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大类。封闭式问题着眼于教材本身,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读文本,而开放式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理性认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这两类问题缺一不可,教师要有目的地将二者结合起来,逐步从封闭式问题向开放式问题过度,使二者相得益彰,引导学生由感性思维进入理性思维,逐步升华理解。例如在7BUnit2WelcometoSunshineTown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层次一:1WhereisSunshineTown?2Whatcanyoudointhecountrypark?3Whythemajorityofpeopleprefertoliveintallbuildings?4HowlongdoestheStarShoppingmallopeneveryday?5CanpeoplehaveWesternfoodinSunshineTown?这五个问题分别对应课文的五个段落,能够有效引导熟悉文章的脉络,了解其大意;层次二:1Whydopeoplenamethetown‘Sunshinetown’?2Whatisspecialwiththetown?这两个问题在层次一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发掘文章内在的逻辑顺序,推进理解;层次三:1DoyoulikeSunshinetown?Whyorwhynot?2Describeyourideallife.层次三的这两个问题既联系了课文本身,又有效地进行了拓展,让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对课文本身的解读上,而是更多地加入自己的思考,成功将对文本的理解个性化。

三、读后追问,实践交际功能

英语教师都知道,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只停留在文本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将它付诸于实践,只有经过相互交流、实践,实现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提升学习效果。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给交际运用创造了绝佳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利用好这个条件,在阅读后设计一些有交际价值的问题,在完善阅读教学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词汇、句型用到对话中去,感受相互交流的乐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仅如此,带有交际性质的学习形式,大大减轻了学习的压力,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英语口语,逐步爱上英语课。例如在8BUnite2Travelling的读后交流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交际情境:Thesummervocationiscoming,youandyourfriendsplantotravel.Nowyouaretalkingaboutwheretogoanddecidetomakeatravelplan.随后我请学生根据这个交际情境,设想一下讨论内容会有哪些,并编写出对话,然后各小组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学生进行对话过程中,我也化身为他们的小伙伴,在讨论出现漏洞或语言出现错误时进行恰当点拨,带领他们顺利完成对话交流。这样读后讨论丰富了课堂形式,活跃了课堂氛围,还让学生感受到了用英语交流的快乐,逐步树立起学英语、用英语的意识。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56-01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课是一种基本课型,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去获取信息、预测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广大英语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不少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当前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不高等现象,与问题设计单一、问题内容不够深入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必须优化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艺术。

1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初中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的,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阅读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行教材中有大量的阅读板块,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具有容量大、密度高、课时紧的特点。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很重要。问题设计的得体、巧妙,能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不重视问题设计艺术,致使问题设计存在一些误区。

1.1无效设问

从问题质量上来看,设计的问题多但能力训练目标不具体,有的甚至是无效提问。问题涉及到文章的主旨、脉络、目的的比较少,忽视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1.2问题形式单调

一些教师为了方便,问题设计时常采用对或错的形式,学生的听觉、视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活动。

2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艺术

2.1读前设问,激发兴趣

阅读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学8AUnit4ReadingGiantpandas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熟悉的图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Whoisit?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出回答。学生很容易就能猜出ItisPo,aheropanda。师:Yes.Inthefilm,whichishisfavouritefood?生:Noodles.师:Inthefilm,whatcanhedo?生:PlayKungfu.师:Good!WhatdouyouthinkofPo?生:Lovely,brave…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Today,wewillmeetanotherlovelygiantpandanamedXiWang.Let'sseewetherthetwogiantpandasaredifferentornot.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学生对大熊猫的认识有了初步的印象,为有效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读中巧问,逐层推进

2.2.1读中设问,层层递进

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因此,问题设计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条理性,深化学生思维。如教学8AUnit5ReadingBirdsinZhaLong时,可以先设计一级问题:whereisZhaLong?WhatmakesZhaLongspecial?WhatproblemdoesZhaLonghave?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分别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可以促使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弄清文章大意;再设计二级问题:Whyaretheresomanybirdsandwildlifethere?这个问题是在前面一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最后再设计一个开放式的讨论题:Whatwillhappenifwedon'tprotectwetlands?要问答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回读课文。这样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2.2.2读中追问,开启思维

阅读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即时生成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追问,开启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学8AUnit4ReadingGiantpandas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前三段,并根据thegrowthofXiWang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本部分细节。WhatdidXiWanglooklikewhenshewastendaysold?Whatdidshestarttodoatfourmonthsold?这样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学生会透彻了解“希望”的成长过程。然后教师追问:WhydoesthewritergivethegiantpandathenameXiWang?这个问题稍带有深度,能引起学生深思,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阅读材料体会作者的意图,从而开启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2.3读后设问,注重应用

阅读教学中可以设计知识性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都有明确的答案并且学生的答案基本上趋同,虽然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不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开放式问题则没有固定的答案,容易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加大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比例,激发学生的参与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语言输出,使师生课堂互动更具有交际性。如教学7BReadingAghostinthezoo后,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Whatwillyoudoifyoumeetsomethingunusual?提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给出答案。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会给出很多答案如call110forhelp;shoutloudlyforhelp等。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能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他们在积极的参与中能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阅读的交际化。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只有优化问题设计,改革英语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的目标。

参考文献:

  • 下一篇:寻隐者不遇改写作文(优秀范文)(精选8篇)
    上一篇:开放式教育论文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开放式教育论文范例(3篇)

      开放式教育论文范文一、开放型阅读教学的目的针对“封闭性”阅读教学的缺点:浅习课文,读得较少,背得更少;着重教,忽视学;重分析,轻领会;极少体现中心,平均使用力量。面对未来社会对..

      daniel 0 2024-05-03 16:40:13

    2.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范例(3篇)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范文关键词: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教学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1引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融合是促进信息化社会发展..

      daniel 0 2024-05-03 16:09:23

    3. 智慧医疗健康商业计划书范例(3篇)

      智慧医疗健康商业计划书范文篇12015年召开的首届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上,乌当区被命名为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成为全省10个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县之一。同时..

      daniel 0 2024-05-03 16:08:13

    4. 微课对学生的好处范例(3篇)

      微课对学生的好处范文篇1关键词:微课;中职;德育;运用一、“德育微课”的定义及特征“德育微课”主要是以“微课”的形式为基础,但承载的内容则是关乎学生道德素养和人生价值观成..

      daniel 0 2024-05-03 15:36:52

    5. 国际商务的研究内容范例(3篇)

      国际商务的研究内容范文电子商务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学者Kalakota和Whinston首次提出后,一直是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产生了大量相关研究文..

      daniel 0 2024-05-03 15:36:13

    6. 玉石雕刻的技术培训范例(3篇)

      玉石雕刻的技术培训范文关键词:玉雕;设计者;非专业;素养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11-1设计者想要设计出完美的艺术作品,必须同时具备两方面的素养,即..

      daniel 0 2024-05-03 15:05:08

    7. 常见老年疾病患者的护理范例(3篇)

      常见老年疾病患者的护理范文篇1【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76-01医院中呼吸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大部..

      daniel 0 2024-05-03 15:04:13

    8. 玉石文化论文范例(3篇)

      玉石文化论文范文玉文化背景玉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晚年完成并发表了两篇玉文化研究杰作,指出全世界有三个地方以玉器工艺闻名,中国最为源远流长。玉器是..

      daniel 0 2024-05-03 14: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