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治疗方法范例(3篇)

daniel 0 2024-12-19

骨质疏松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疏康;阿法骨化醇;绝经

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合成减少,致使机体成骨减少,破骨增多,继而引起全身性骨量减少以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严重者发生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身材变矮,容易发生骨折。研究报道,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25%~50%,对妇女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带来了严重威胁。针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目前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1]。该疗法临床疗效肯定,主要缺点是副作用较多。中成药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本文将骨疏康胶囊与阿法骨化醇胶囊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年龄52~63岁,平均(57.6±2.2)岁,病程1~9年,平均(3.6±1.9)年。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标准: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临床症状典型者;年龄50岁~65岁的绝经后妇女;自愿成为观察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配合治疗者。

1.3排除标准: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及其它严重合并症者;3个月内使用过影响骨代谢药物者,包括性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双磷酸盐,降钙素,糖皮质激素;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肺疾病者。

1.4临床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阿法骨化醇胶囊,口服,每次0.25g,每天2次,同时口服骨疏康胶囊0.32g,每次3粒,每日2次。对照组(40例)仅给予骨疏康胶囊0.32g,口服,每次3粒,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然后评估疗效。服药期间不用其他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疗效以及掌骨皮质指数。

1.5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受检者右手掌骨正位像X光片拍照,应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第二掌骨皮质最厚值与其宽度,计算获得掌骨皮质指数。结合临床症状,掌骨皮质指数

1.7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掌骨皮质指数>0.44;有效: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掌骨皮质指数比治疗前有增加,但是

1.8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以(±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掌骨皮质指数比较:表1显示,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掌骨皮质指数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2显示,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绝经后妇女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主要原因是雌激素缺乏所致。骨质疏松的发展和预后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内分泌因素,营养状态,遗传因素和物理因素等。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全身疼痛,腰背钝痛,疼痛特点为持续性加重,轻微外伤容易导致骨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治疗方法一般采用雌激素补充法。补充雌激素可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这使得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为此,临床上在尝试应用中医药来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以减轻激素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我国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脾肾亏虚所致。骨疏康胶囊系中成药,具有补肾壮骨、益气养血的功效。动物实验显示,骨疏康胶囊能明显拮抗维甲酸引起的雄性大鼠股骨密度降低和去卵巢大鼠股骨密度降低[3]。阿法骨化醇是维生素D3的活性代谢物,在体内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调节骨代谢,促进骨重建和骨矿化,并能够缓解骨疼痛[4]。长期应用阿法骨化醇,可能会导致病人维生素D中毒的发生,患者出现高钙血症及高尿钙。因此,在阿法骨化醇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血钙和尿钙水平。本文观察到,在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时,骨疏康与阿法骨化醇联用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骨疏康单用,且治疗后患者的骨皮质指数显著增加。

总之,联合应用骨疏康与阿法骨化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患者依从性好,适合基层医院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罗婷,韩阳,刘义。小剂量利维爱短期治疗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5):3284-3285。

[2]傅华。社区预防与保健[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8-300。

骨质疏松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b)-0082-02

TheOptimizedPlanfortheDrugTreatmentofOsteoporoticFracture

YANGNaDONGJin

Shanximedicaluniversityfirstaffiliatedhospitalendocrinology,Shanxi03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optimizationschemeofdrugtreatmentofosteoporoticfracture.SelectionMethodsFromJune2012tojun2014,ourhospital100casesofosteoporoticfracture,accordingtothemethodofCOINSwillbedividedintotheexperimentalgroupof50cases,controlgroup50cases,applicationofcalcium+treatmentcontrolgroupofcalcitriol,onthebasisofcalcitonintreatmentasexperimentalcases,observationcurativeeffect.ResultsAftertreatment,theexperimentalgrouptheaveragedensitywas(0.76±0.32)g/cm2,painscoreof(2.01±0.12),comparedwith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Osteoporoticfracture;Drugtherapy;Optimizationscheme

老年人骨弹性减弱,强度降低,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险性较高。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合适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可恢复伤肢的活动和负重功能,延缓骨质疏松进展,降低再发骨折风险[1]。该研究为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效果十分满意,临床体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0例,经X线检查后可见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将10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男女比例16:34,年龄65~86岁不等,平均(71.42±2.51)岁;对照组:男女比例15:35,年龄64~87岁不等,平均(70.42±2.52)岁。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该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等严重疾病患者。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

两组病例均曾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1.2.1对照组应用钙剂+骨化三醇治疗对照组,碳酸钙D3片,1片/次,1~2次/d;骨化三醇胶丸,每次1粒(0.25ug),2次/d。用药3个月后评价疗效。

1.2.2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病例应用降钙素治疗,鲑鱼降钙素鼻喷剂,200IU/d。用药3个月后评价疗效。

1.3疗效评定[2]

3个月后,通过双能量骨密度仪测量两组患者骨密度值;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情况,并进行临床比较。

1.4数据处理

借助SPSS11.0统计学软件处理各项资料,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

2结果

两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3个月的治疗,治疗期间均未发生骨折。实验组平均骨密度为(0.76±0.32)g/cm2,疼痛评分为(2.01±0.12)分,对照组平均骨密度为(0.72±0.12)g/cm2,疼痛评分为(4.06±1.22)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钙是人体骨骼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钙排泄过多或摄入不足可导致体内钙缺乏,引发骨质疏松症。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80%的骨折发生于年龄>60岁的妇女[3-4]。骨质疏松症为多因素疾病,临床特点主要为骨形成相对不足、骨吸收相对过渡,可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镇痛解痉、舒筋活血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原则,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和手段较多,基础药物包括钙剂、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作用制剂。有学者[5]观察了药物治疗骨折疏松性骨折的实际效果,80例患者经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6个月之后,骨密度值明显上升,疼痛评分明显下降(P

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骨吸收增强,破骨细胞活跃,骨量快速丧失,给予患者较强的抗骨质吸收药物,可抑制骨丢失。有计划的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促进骨折恢复,钙剂补充是提高骨峰值、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营养素,合理补充钙剂可维持老年期皮质骨骨量。此外,钙剂和维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药物,可增加钙在胃肠道吸收,促进肾脏对钙再吸收,促进骨细胞分化。除增加骨量、降低再骨折率外,维生素D还具有改善神经功能、肌肉功能的作用,可防止机体摔倒。

骨化三醇是一种人工制造的钙化三醇,可刺激小肠转运钙的作用,促进小肠吸收钙,还能和甲状腺激素产生协同作用,促进钙吸收,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降钙素能刺激软骨内骨化,增加骨痂血管,加快骨痂成熟。临床研究证实,降钙素益于骨折愈合,破骨细胞具有丰富的降钙素受体,降钙素能短时间内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抑制骨吸收,有效抑制骨折疏松症造成的疼痛感。本研究结果亦显示,鲑鱼降钙素能抑制骨吸收,提高成骨细胞增殖,诱导成骨细胞分化,并调节钙磷代谢,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联合用药可提高骨密度,恢复骨强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或复发率。体型瘦小、年龄>65岁、过早停经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妇女,都应早期采用骨质疏松预防措施,防止骨折。若患者已经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接受后也应给予骨折复发预防措施。该研究结果显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预防中,三种药物联合应用较两组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更佳。但本研究仅对两组病例进行了3个月的观察,观察时间相对较短,尚难确定联合用药在降低新发骨折发病率方面的作用,因此,有待业内人士做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刘柱,陈仲,严鑫平,等.椎体骨水泥注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7(39):6265-6270.

[2]张雪绢,赵刚,尚炜.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9(2):214-218.

[3]贺良,钟伟,李宁.骨科医生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及预防吗[J].实用骨科杂志,2009,9(4):241-244.

[4]聂玮,李晓林.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1(8):606-610.

[5]徐保生,魏双胜,杨鹏.椎弓根钉结合PKP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1(35):16-17.

[6]张波.可膨胀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性脊柱固定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24):53-54.

[7]郝成俊,崔丙军,崔文峰,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5):51-52.

骨质疏松治疗方法范文篇3

【关键词】西医;中西医;骨质疏松;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87-01

骨质疏松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的全身代谢性的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患者的全身骨量少以及骨组织显微结构被破坏,骨基质和骨矿成分比例明显变小,患者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此类疾病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以及老年群体[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病患者有增加的趋势,需加强该类疾病的防治。骨质疏松作为一种代谢性的骨病,它并不是单纯的缺少钙元素,不能只靠简单的补钙来治疗,而需要通过综合性的治疗,调节骨代谢,促进骨细胞增殖,形成新骨等措施来治疗。目前,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尚未达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来中医的发展为其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将探讨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根据我国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1]进行分类,基本正常:骨量丢失率在1%~12%之间,丢失在1SD内;骨量减少:患者的骨量丢失率在13%~24%之间,丢失1~2SD之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丢失率≥25%,丢失≥2SD。

1.2一般资料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了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在40~77岁,平均(54.1±10.6)岁;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疗法治疗,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38~75岁,平均(53.8±10.2)岁;两组骨质疏松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口服乐力,1粒/次,1次/d;阿法D3,1粒/次,1次/d。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疗法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其配方是:麻黄10g,熟地30g,细辛10g,补骨脂20g,枸杞子15g,骨碎补15g,淫羊藿20g,制附子45g。如有血虚者,则补加丹参;如有气虚者,则补加黄芪;如有阴虚者,补加黄柏;如有脾虚者,补加白术和干姜。水煎服,1剂/d。

1.4疗效评定[2]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评定治疗的疗效。显效:患者的腰痛、背痛症状显著改善,积分下降大于2/3,检测患者的骨密度(BMD),治疗后的BMD值升高≥0.06g/cm2;有效:患者的腰痛、背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积分下降1/3到2/3间,治疗后的BMD值升高

1.5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当P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疾病,我国的人口特点使骨质疏松疾病逐渐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影响[2-3]:①遗传因素: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发现与骨质疏松发生有相关性的基因有Ⅰ型胶原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以及维生素D受体基因等;②激素因素:患者常见缺乏降钙素、雌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和活性维生素D等,其中雌激素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各激素分泌过少,最终造成骨量减少。③营养因素:患者因营养缺乏,造成血钙水平下降,影响骨的形成。

近年来随着中医的推广和应用,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骨质增生症的发生主要与肾虚精亏以及邪滞经络有关,因此可通过补肾祛邪进行治疗。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①调节内分泌平衡:如淫羊藿等的中药调节女性降钙素、雌二醇等激素;②调节微量元素的平衡:如许多中药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它能促进钙吸收;③调节细胞的活性:许多中药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增殖。

总的来说,通过常规西医治疗,配合中医的补肾祛邪,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骨质疏松的有效治疗率。

参考文献

[1]邓振阳.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49.

[2]朱慧锋,王珠美,王维佳.骨质疏松症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1):1863-1864.

[3]巫波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6(11):34.

  • 下一篇:工程监理人员工作总结(收集4篇)
    上一篇:我的植物朋友字作文小学生三年级下册(整理8篇)
    相关文章
    1. 遗传学研究范例(3篇)

      遗传学研究范文在高校遗传学教学中存在许多经典案例,如:果蝇的翅型、体色、眼色等性状的遗传;豌豆的性状遗传以及玉米籽粒的形状和颜色性状的遗传等。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

      daniel 0 2024-12-19 03:12:12

    2. 高血压的护理方案范例(3篇)

      高血压的护理方案范文【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H型高血压;门诊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1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52-02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类疾病发..

      daniel 0 2024-12-18 21:21:44

    3. 保险股投资价值范例(3篇)

      保险股投资价值范文篇1对比新政出炉的红火,保险公司在实际投资上却始终坚守着冷静、保守的态度。究其原因,德勤中国颁布的《2013年中国保险业十大趋势与展望》白皮书中给出正..

      daniel 0 2024-12-18 18:42:12

    4. 物质文化实例范例(3篇)

      物质文化实例范文半年左右《条例》出台单霁翔说,在新的文物保护法公布实施不久,国务院领导同志就要求国务院法制办和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抓紧制定实施条例草案。从制定条例草..

      daniel 0 2024-12-18 16:11:18

    5. 功效系数法的基本原理范例(3篇)

      功效系数法的基本原理范文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图分类号:U491.114;TP391.72文献标志码:AComputeraideddesignsystemforurbanroadintersectionsWUZhiz..

      daniel 0 2024-12-18 13:32:12

    6. 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例(3篇)

      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文消费主义与消费主义传播。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以后扩散到世界各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消费主义的最大特点是对物质享受和感官..

      daniel 0 2024-12-18 10:57:12

    7. 策划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范例(3篇)

      策划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范文关键词:规范招标文件编制;防范法律风险;解决存在问题一、招标文件是指招标人向投标人提供的为进行投标工作所必须的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投标须..

      daniel 0 2024-12-18 08:22:12

    8.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例(3篇)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文篇1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马克思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25-02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背景(一)社会背景在..

      daniel 0 2024-12-18 05: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