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范例(3篇)

daniel 0 2025-10-19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范文

【关键词】加长柄人工骨头置换;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12-0114-02

近20年来,全球骨科医师意识到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所产生的长期卧床合并症,是导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老年患者多同时合并其他并发症,代谢机能低,体质较弱。另外,老年人由于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更容易发生压疮[1]。所以老年患者转子间粉碎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及病死率均低于非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已从传统的保守治疗向手术治疗为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手术方法的选择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步骤之一[2]。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住院的100例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配合临床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住院的100例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男38例,女62例,年龄65~76岁,平均(68.7±2.5)岁。将其按照随机编号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并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65岁;(2)转子间骨折分型AO分类31A2.1-3或EvansⅢ型;(3)有手术干预治疗;(4)无伴随损伤;(5)病例资料完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材料选用国产或者进口的加长柄型双极人工股骨头(北京力达康公司,Depuy公司)以及配套工具器械。根据术前选择之假体柄及术中扩髓所使用之髓腔锉之大小选择合适的加长型假体柄,装配选定的人工股骨头予复位并测试髋关节各方向活动度满意后,缝合切口,留置负压引流[3]。

1.3护理

对照组施行骨外科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及相关健康指导,具体如下,(1)按骨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卧硬板床,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外旋、内旋等动作;(3)注意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易消化饮食,促进骨痂形成,鼓励多饮水,预防泌尿结石;(4)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负担,配合治疗与护理。手术患者术前往往存在焦虑恐惧心理,从而降低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增加手术的危险性且不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4];(5)如行皮肤牵引,按牵引护理常规;(6)预防压疮,鼓励患者咳嗽或深呼吸,预防肺部并发症;(7)功能锻炼,早期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未被固定的关节的功能锻炼,减少肌肉萎缩,协助练习扶拐行走;(8)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实施疼痛管理,鼓励主动运动,帮助早期下床,做好宣教,提高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认知;(9)家居康复指导,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1.4判断标准

手术成功的标准为:患者安全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无因手术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造成的机能障碍,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无感染。患者满意的标准为:术后患者基本可以恢复到受伤前的行动状态及生活质量。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

3讨论

90%的髋部骨折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3/4发生于女性。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和老年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发病率明显上升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近年的又一大进展。有学者认为高龄患者常因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内固定术后并不能早期负重活动,而且易发生内固定失效、髋内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术后的生活质量。该病的发生给患者及家属、社会带来诸多困难,为老年患者的灾难性损伤。Pande等报道100例患者,1年病死率为45%,非骨折者为1%。Brossa等报道1年病死率为40%,对照组为16.5%,合并心力衰竭、肿瘤、痴呆者3年内病死率高[5]。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能迅速恢复患肢功能,减少了髋内翻畸形、骨折延期愈合、不愈合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特殊性及远期疗效问题,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是行内固定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目前仍存在争议。针对老年患者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目前不同治疗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相互交织,孰优孰劣难以评说的现状,通过对老年患者转子间粉碎骨折不同治疗近期生存率的相关因素分析,以期制定符合国人的此类患者术前的评估量表,并规范化手术方式及术后的康复指导,从而避免反复住院,减低医疗费用,降低患者死亡率。本组资料显示,加长柄人工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并配合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琼芳,周序玲,丘宇辉,等.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循证护理对预防压疮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100-101.

[2]荣爱琴,高蕊娥.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护理与康复[J].内蒙古中医药,2013,31(19):176-177.

[3]张双喜,殷状,刘泉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J].四川医学,2012,33(1):130-132.

[4]黄蕙,陈丽,郭子云.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41-43.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范文

方法:将我所在社区管理辖区内的八个小区的老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在病人骨折及疼痛现象和用药及锻炼等方面进行干预。

结果:干预组病人疼痛现象、用药及锻炼有较大改善(P0.05)。

结论:护理干预在减少疼痛和骨折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护理干预社区中老年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53-01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发生在全身骨骼的综合征。特点是骨成分减少及组织破坏引起强度及韧性下降,最严重可导致骨折。在骨质疏松症病人中有相当数量的人群被骨折折磨。而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对老人身心都有较大打击。对社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对象为2006年11月——2009年10月我所在社区管理辖区内的八个小区的老人,随机选四所为干预组四所为对照组。合格指标:活动不受限且智力正常。不合格指标:行动不便或智力差。对照组205人,干预组200人。

2护理干预

2.1心理干预。由于病人全身关节痛导致行动和生活质量低下,易产生暴躁和绝望之感。应按照病人心理情况进行护理,再按照病人的文化水平,有目的的进行心理干预。鼓励老人子女多配合。使病人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提高机体抵抗力和病情康复有益。

2.2饮食干预。合理饮食,多吃坚果和蔬果,减少盐酒的摄入。禁止吸烟,减少对心肺的伤害。此外,因酸性食物可腐蚀骨骼,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

2.3运动干预。指导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症发生。如散步、快走和慢跑等,以加强骨骼强度和韧性,防止发生骨折。运动量要逐步增加,以不觉劳累为宜。

2.4补钙干预。骨质疏松症是机体骨成分减少、组织破坏引起的。所以,首要环节是补钙。每天要摄入600mg钙,还应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蛋奶和动物肝脏中维生素D含量较多;阳光可活化体内非活性状态维生素D,鼓励病人到室外多晒太阳;指导病人多吃新鲜蔬菜,食物中维生素K对骨钙代谢有调节作用。

2.5药物干预。较重病人应配合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2.5.1阿仑膦酸钠,可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减慢骨成分的丢失,因其可刺激局部消化道黏膜,有消化道炎症的病人应慎用。

2.5.2密钙息,应与钙剂联合应用。

2.5.3雌激素,适于老年绝经病人。可降低尿钙流失,调节钙平衡;雄激素,促进蛋白潴留,提高骨基质成分。但应预防子宫内膜癌和癌。

2.6消除病因的干预。骨质疏松症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包括营养、内分泌和代谢等因素。据骨质疏松症患者致病因素进行治疗指导,病因一经控制,骨质疏松症既可逐渐恢复,内分泌和代谢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尤甚。

3结果

共得有效结果对照组198例,干预组190例。骨折人数对比:3年来发生骨折人数,干预组比对照组少7人,但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好转人数对比:干预组有180人好转,比对照组多出40人。服药依从性:规律服药干预组120人,明显比对照组多。参加锻炼人数:干预组150人,比对照组60人显著多。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社区老年人群由于年龄偏大,伴随更多慢性疾病。再加上老年人很少暴露在阳光下,所以他们比普通人群更易患骨质疏松症。有较多研究报告关于社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干预,本实验以我所在社区管理辖区内的八个小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群体中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护理干预可在病人心理饮食及运动等方面进行指导。为了让老年人群充分掌握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发展和危害,并且从自身开始主动进行防治,还有必要的宣传措施。食物中的钙元素有利于维持骨量峰值在稳定水平,同时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也是相当重要的。日常饮食中应该以米面和杂粮为主食,做到饮食花样多变,粗粮细粮搭配食用。平时钙、磷元素和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应该多吃,如大豆和牛奶及其制品类、鱼虾等海产品类、鸡蛋坚果类,还要多喝骨头汤搭配绿叶蔬菜,多吃水果等。坚持喝牛奶每天500mL。进行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对各年龄段人群身体机能都有较大提高,从事体育活动对于骨骼发育的正面影响已经在临床研究中得以证实。大量证据显示,即便是已经90岁高龄的老年人经过体育锻炼肌肉力量也会显著增加。在预防及治疗方面应用的药物目前有很多,应该根据具体病人状况合理用药,以真正达到治疗的目的。

结果显示,随着健康教育在社区老人中逐渐普及,老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意识显著提高。人群疼痛程度有较明显减轻,但干预组疼痛率也不低,在改善病人疼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是骨折,大概由于时间过短或干预效果尚未显现等原因,对比骨折人数经差异不明显,要想搞清楚干预对骨折预防的疗效,必须经更详尽的研究证明。

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骨折很有可能是加强锻炼导致的,会掩盖干预的好处。失访率较高,大概是骨折导致病人死亡,会降低干预的疗效。还有可能是因为干预人员与病人接触较多,病人从感情方面考虑会盲目填写好的结果,引起干预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

5结论

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骨折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防治手段。干预人员应认真对待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积极给病人提供服务,认真讲解骨质疏松症疾病的危害及如何防治,向患者及家属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病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老年病人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发生,维护老年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施帼芳,陈小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干预[J].医药与保健,2009,07

[2]陈慧烨.老年科病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4)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范文篇3

关键词:老年骨折术后护理

老年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如何通过加强预防和临床护理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我科于2012年9月—11月共收治20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有针对性实施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0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中,男7例、女13例,年龄60岁—70岁5例,71岁—80岁10例,82岁以上5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3例,以上20例均治愈出院。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由于骨折、手术均为意外突发事件,患者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要针对性地做好患者思想疏导工作,生活上给予照顾,老年人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耐心细致多做解释,操作时动作轻柔,给患者安全感、亲切感,使之配合治疗。

2.2饮食护理根据骨科老年患者的身体特点,消化道吸收功能减退,心脑血管疾病增多,身体状况差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安排饮食计划。

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3.1防止呼吸道并发症老年人由于呼吸功能相对减弱,加之术后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应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的咳痰训练,上肢能活动的做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

3.2预防消化系统的并发症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加之骨折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患者易出现腹胀、便秘,指导患者宜进食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3.3警惕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老年期循环系统发生明显的衰退,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老年患者一经入院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等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预防泌尿系感染老年骨折的患者,因长期卧床、代谢降低,加上活动时怕骨折部位疼痛,又怕多饮水尿多,致尿液浓缩、钙盐沉积等,易发生泌尿系结石成感染,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有尿及时排出,保持会清洁,勤换内衣,每晚用温水擦洗会。

3.5褥疮的预防由于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皮肤营养及弹性随之下降,加之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潮湿等物理刺激,很容易发生褥疮,因此应给予气垫床,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小时协助翻身,促进血液循环。

3.6静脉血栓老年患者骨折卧床后,血液流动更加缓慢,加之下肢创伤后,造成血管壁损伤,最易形成静脉血栓,指导患者对肢体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协助患者定时更换,使用气压泵按摩患者下肢可增加血流,严密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活动情况,重视患者的疼痛主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4指导功能锻炼

4.1加强功能锻炼长期卧床的患者,如不进行适当的活动,常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等并发症,因此骨折术后,卧床期间可活动健侧肢体和患肢肌肉做等长收缩活动及足趾和踝关节运动,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早期下床活动,可扶持他人或借助双拐的力量锻炼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后期加强关节的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有利于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

4.2功能锻炼注意事项指导老年人做运动时要有耐心,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进行,切忌急燥,开始离床活动时,一定要有专人扶助,注意安全防止跌倒,保证功能锻炼顺利进行。

【体会】:

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人们越来越注意生活质量,因此通进手术治疗老年人骨折也逐日增多,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的方法是促使骨折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也是我们的护理目标。

参考文献:

  • 下一篇:农村社区管理办法(收集3篇)
    上一篇:森林防火小知识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森林防火小知识范例(3篇)

      森林防火小知识范文篇1一、开展“森林防火百日大宣传活动”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大举措。要求各村社要从实践“三个代表..

      daniel 0 2025-10-19 14:52:40

    2. 新生儿护理知识范例(3篇)

      新生儿护理知识范文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农村不断的开展合作医疗项目,大部分孕妇选择医院分娩,这就..

      daniel 0 2025-10-19 14:52:24

    3. 地理思维的培养范例(3篇)

      地理思维的培养范文一、学生应具备的地理思维的主要特性1区域性。区域性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

      daniel 0 2025-10-19 14:52:05

    4. 城乡精细化管理范例(3篇)

      城乡精细化管理范文〈一〉、在规划编制上实现“全覆盖”。1、以县城总体规划为基础,尽快编制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制订和完善与县城总体规划相配套的管理..

      daniel 0 2025-10-19 14:51:45

    5. 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办法范例(3篇

      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办法范文一、指导思想“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的集中显现,师生沉浸其中不仅能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而且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

      daniel 0 2025-10-19 14:51:24

    6.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例(3篇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关键词】门诊老年患者;护理服务;探讨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老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就诊患者中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比例迅速增长[1]。对于这一特..

      daniel 0 2025-10-19 14:51:07

    7. 学校网络管理与维护范例(3篇)

      学校网络管理与维护范文篇1提高我校校园网管理水平,为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一流的网络技术保障,为广大师生提供一流的网络平台服务,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加强学校网..

      daniel 0 2025-10-19 14:50:46

    8. 网课辅导教学范例(3篇)

      网课辅导教学范文篇1在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工作中,采取科学的教育模式十分重要。怎样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手段,使教育模式趋于多样化,是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

      daniel 0 2025-10-19 14:50:34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10-19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