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管理方法和措施范例(3篇)
学校卫生管理方法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食品处理和加工;组织和管理;食物中毒;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R15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10)07-0863-02
良好生产工艺(GMP)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不仅对人员配备、素质、教育培训提出了要求,还对食品生产的厂房、设备、卫生设施等硬件提出了技术要求,对生产工艺、生产行为、管理组织、管理制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环节(HACCP)系统是为了防止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应对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食品污染或发生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控制,进而对“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测控制,通过“分析-控制-监测-校正”的系统方法,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而备受关注。教育部、卫生部相继颁布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有关规章制度,使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得到了较大的重视和改善。笔者于2007年在对学校食堂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GMP和HACCP管理系统在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1对象与方法
按需要重点防范原则,选取贵州省内4个地(州),再根据学校建有食堂情况,按大、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分层,各层根据学校食堂设置情况随机抽取2~10所进行现场调查,共调查大专以上学校10所,中学31所,小学8所,幼儿园20所。组建调查专家组(成员包括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员、卫生监督部门人员、教育部门主管学校安全卫生的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资料汇总,总结主要危害因素,建立关键控制环节,探讨关键控制措施及实施方法。调查内容包括:(1)学校对食堂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建设、责任落实情况;(2)学校食堂取得卫生许可证情况、食堂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的情况;(3)食堂内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及餐具消毒情况;(4)食堂对食品卫生的常规检查、记录情况;(5)在调查地的教育局、卫生监督局收集学校食物中毒发生的资料。
2结果
2.1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现状各级卫生、教育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加强了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工作。对75.0%的学校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了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制度建立、责任到位。抽查的学校绝大多数建立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专人管理学校食堂卫生工作。75.0%的学校建立了校长负责制及责任追究制;81.0%建立了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措施;62.5%开展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和宣传教育。但仍有少数学校把食堂承包给私人经营,有的甚至就是由校长的亲属承包,疏于管理。有的农村学校食堂面积本来就小,被分为几家承包后,不能满足学生食堂功能分区的要求以至食堂安全卫生隐患增加。
所查多数食堂具备基本条件,但未按卫生部门的要求设置食堂流程。96.0%食堂获得卫生许可证且从业人员均获得健康证;所查食堂均有冷藏设备;87.5%的食堂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存放。但多数(62.5%)食堂“三防”设施不完善;还有17.0%的食堂餐具消毒达不到要求。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并未按照制度来执行,如食品采购要求索证,但很多食堂未执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较差,抽查中发现有从业人员配带首饰,卫生习惯较差。
2.2食物中毒情况表1显示,中毒原因主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主要有沙门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蜡样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等;有毒动植物中毒主要是四季豆、发芽土豆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是农药引起的中毒。
3讨论
3.1GMP和HACCP理念在学生食堂管理中的应用HACCP的概念和方法最初产生于美国,后由于其在保证食品产品卫生质量方面的成功经验,FAO和WHO等国际组织一直在全球范围积极推广HACCP的概念和方法[1]。文献检索显示,将这2个理念应用于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2]。2003年对Iowa州的调查显示,仅22%的学校执行HACCP项目[3]。学校实施HACCP项目应具备的条件,包括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等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学校在执行HACCP项目方面条件不充分[4]。Cenci-Goga等[5]对学校食堂执行HACCP项目的效果进行了评价,以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执行HACCP项目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国内也有很多研究者开始重视将HACCP这一理念应用于学校食堂管理[6-9],但HACCP项目的推行确实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将GMP的要求应用于学校食堂,作为实施HACCP的基础或前提条件,将确保HACCP的完整性和加工产品的安全。GMP要求食品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该理念应用到学校食堂建设就要求在良好的生产设备方面注重食堂要有与学生进餐人数相适应的面积,合理的功能分区与操作流程,足够的贮存、冷藏、消毒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应从原料采购、粗加工、烹调、存放和销售等环节要求规范;完善的质量管理应该要求责任落实到人,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定期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各加工烹调过程建立相应制度;严格的检测系统可引申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测,组建由学校具体监管领导负责,由食堂管理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和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监督团队,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在学校食堂具备了一定基本条件后,执行HACCP管理措施更能达到确保食品安全的要求。
3.2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对学生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性质分析显示,常见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危害因素包括沙门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蜡样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其次是植物性食物中毒,主要危害因素包括生豆浆和四季豆中的皂素和血凝素、发芽土豆中的龙葵素;此外,农药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由于贵州省特殊的地理环境,毒蕈中毒也是应该特别警惕防范的危害因素。
3.3建立关键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学校应认真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可能引起食品细菌污染的以下关键环节加强控制:(1)原料的质量要保证,这是食品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原料应有良好的感官性状,达到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大宗原料购买如粮油、动物性食品应定点购买,索取检验检疫票证。监控指标为检验合格证。(2)加工与烹调是控制和减少细菌污染的关键环节,采取的措施有:粗加工过程防止生熟交叉污染、工具容器交叉污染;烹调过程要烧熟煮透,学生食堂大锅烹炒食物,要不断翻炒,均匀受热。监控指标测食物加热中心温度达70℃以上;烹调食物存放温度在60℃以上加盖保存,并在2h内销售完毕;未加工或剩余的动物性食品要分开冷藏。(3)容器、工具的消毒,监测指标观察加热温度和时间(或消毒液浓度和消毒时间)。同时及时将清洁消毒容器和工具存放在保洁柜内。(4)强化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卫生意识。从业人员可因其自身及操作不当导致食品细菌污染,除加强健康体检外,对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应经常进行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监控措施做好自查和督查的工作。对易引起植物性中毒的食品其关键控制环节在原料把关和加工烹调措施要正确:(1)豆浆煮沸后再加热5min以上才能饮用。(2)学生食堂加工四季豆类要先煮熟再烩炒。(3)发芽严重的土豆不能食用。轻微发芽的去芽眼及周围皮,宜红烧、炖、煮吃,不宜炒丝炒片吃。(4)学生食堂不能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不到流动商贩处购买新鲜或干野蘑菇蕈类。(5)蔬菜类是发生农药中毒的可疑食品,尽量选用无公害种植的蔬菜,食用前漂洗30min以上能降低大部分农药含量。
对以上关键控制环节要建立监督制度,食堂班组长随时自查监督、专职管理员每天监督,食堂管理负责人每周3~4次监督,学校经管领导每周1次检查监督。落实责任,层层把关。同时做好记录、保存工作,记录好原料的来源、质量情况,贮存环境状况、时间,人员、餐具的卫生状况。保存好食品样品。
4参考文献
[1]HERRERAAG.The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systeminfoodsafety.MethodsMolBiol,2004,268:235-280.
[2]ALIAA,SPENCERNJ.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evaluationofschoolfoodprogramsinBahrain.JFoodProt,1996,59(3):282-286.
[3]YOUNS,SNEEDJ.ImplementationofHACCPandprerequisiteprogramsinschoolfoodservice.JAmDietAssoc,2003,103(1):55-60.
[4]JrHENROIDD,SNEEDJ.Readinesstoimplement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systemsinIowaschools.JAmDietAssoc,2004,104(2):180-185.
[5]CENCI-GOGABT,ORTENZIR,BARTOCCIE,etal.EffectoftheimplementationofHACCPonthemicrobiologicalqualityofmealsatauniversityrestaurant.FoodbomePathogDis,2005,2(2):138-145.
[6]郭小玲.HACCP管理体系在学生食堂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6,13(5):339-341.
[7]沙德银.HACCP在高校学生食堂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455-456.
[8]李兆慧,吴玉萍.HACCP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浙江预防医学,2007,19(4):32,39.
学校卫生管理方法和措施范文
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特点,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疫情报告人迅速报告,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向学校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居住寝室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四、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学校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并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综合评比体系中,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传染病预防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附: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名单及联系电话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第一责任人:何宜宏
138********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总负责人:徐晋
13607030080
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
胡成发
学校卫生管理方法和措施范文篇3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健全机制
各学校要从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要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南开的高度,以极端负责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学校卫生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卫生局、教育局定期召集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学校卫生工作;协调解决学校卫生工作的有关问题。学校要成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卫生防疫、食品卫生工作。卫生局要把学校卫生特别是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作为学校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
要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工作责任制,将学校卫生特别是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具体责任人.要逐级签订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工作责任书.要借鉴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形成的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区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结合本区学校实际,按照《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政策法规,共同研究制订学校传染病流行、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要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应急处理工作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之中。
二、加强预防控制,严格学校卫生安全管理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按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安排0.5课时,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每学期安排4—8节健康教育课,做到课时、教材、师资“三落实”。同时,要结合季节特点每学期对突发性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等防疫知识进行1—2次专题讲座。将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活动之中,使学生增长卫生科普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切实做好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制定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建立责任追究制。
学校建立疫情报告网络,学校卫生保健所、各中小学校。托幼园所,校医建立疫情报告网络。建立晨检制度、疫情报告制度,做好传染病报病工作。落实班主任和校医的晨检职责,填写学生与教职工出勤健康日志。当学校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根据报告时限要求,校医及时向校长汇报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所;学校卫生保健所在核实疫情后,报告教育局,同时通知卫生防病站采取控制措施。
特别要抓好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救治,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根据传染病的发病季节、传播和流行趋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各学校要认真履行传染病防治第一道防线的职责.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疫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并配合做好各项扑疫工作.各学校要做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工作,针对学生“六病”(贫血、营养不良、龋齿、沙眼、寄生虫、近视眼)进行预防,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饮用水的卫生监督与管理。食堂和食品、饮水卫生直接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要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严格执行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制度、原材料索证备查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亮证经营,持证上岗。主动配合卫生部门依法对学校食堂,小卖部、校内饮食摊点及自备水源进行监督管理,尤其对食品采购和餐具消毒等重点环节要固定专门人员负责,要加强对经营食堂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绝不能随意承包食堂。
(四)进一步完善健康管理制度.每年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学校配合卫生部门定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系统监测,真实掌握和如实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供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时参考,同时开展适当的行为干预工作。
(五)加强学校环境卫生、教学卫生。体育卫生、劳动卫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学校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每日清洁制度,清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整洁、美观。同时,教学上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不随意增建课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减少和预防疫病的发生。要监督师生加强体育和劳动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增强防病抗病的能力。
教育局要把学校卫生安全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规划,研究和实施,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教育督导体系,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强化学校卫生教育管理,增加卫生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设施条件,督促各学校开齐开足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健康教育教学质量。
卫生局应当组织医疗单位和专业防治机构对学校的传染病、常见病、季节性多发病、地方病进行定期防治。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季节性多发病、地方病要有防治计划,及时掌握动态,每年定期对学校负责人、校医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在我区出现传染病流行时,及时组织相应的培训。卫生执法监督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修建、食堂食品、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的卫生安全监督。加强对学校周围饮食摊点的管理,坚决取缔非法经营的饮食摊点。
三、加强学校卫生队伍建设
学校卫生队伍是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和各项防疫工作的保证。普通中小学、职专校、托幼园所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设卫生室,按照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校,至少配备1名保健教师,千方百计保证卫生防疫工作的需要。
四、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安全设施
要加大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在学校规划、建设和危房改造进程中要统筹考虑卫生室、食堂,宿舍、厕所的建设和改造,每年必须安排相应的专项经费改善学校卫生室,食堂、宿舍、厕所等卫生设施条件。学校要安排相应的经费,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特别要加大接诊室的经费投入,按照接种的规模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满足必要的接诊条件,保障接种安全。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和必要的洗手设施。
教育局要将学校卫生室、食堂、宿舍、厕所设施及学校卫生设施作为示范、重点学校达标验收的重要内容统筹考虑。要及时对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教学,,生活设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学校要把学校卫生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预算,在每年上报经费预算时将学校卫生工作所需经费一并纳入,并在年度经费分配时把学校卫生工作经费按预算落实,并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
创新精神如何培养范例(3篇)
创新精神如何培养范文篇1关键词:中学语文;创新能力;批判质疑;求异思维;教材留白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22-02现在,国家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创新是..
-
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范例(3篇)
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范文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学生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很强的社会有用的人才。从这里我们感觉到数学教学承担..
-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范例(3篇)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范文摘要:中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理想主要不是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市场基础与制度条件方面的问题。文章从宏观调控政策是一种典型的政..
-
幼儿园信息管理范例(3篇)
幼儿园信息管理范文本文在研究中以内部控制为核心,探究幼儿园内部控制策略及相关问题,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内部控制结构体系,提高幼儿园经营管理水平,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
-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范例(3篇)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范文【关键词】加长柄人工骨头置换;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12-0114-02近20年来,全球骨科医师意识到传统的..
-
森林防火小知识范例(3篇)
森林防火小知识范文篇1一、开展“森林防火百日大宣传活动”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大举措。要求各村社要从实践“三个代表..
-
新生儿护理知识范例(3篇)
新生儿护理知识范文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农村不断的开展合作医疗项目,大部分孕妇选择医院分娩,这就..
-
地理思维的培养范例(3篇)
地理思维的培养范文一、学生应具备的地理思维的主要特性1区域性。区域性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