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措施范例(3篇)
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集束化干预策略;CRRT;股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近年来,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日趋成熟,它具有对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作用,还具有有效的清除能力等优点[1],其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出了肾脏治疗领域,因而在重症医学科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CRRT股静脉置管在ICU病房开展越来越广泛,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IS)的风险也随之增加,CRBIS一旦发生,不仅增加医疗费用,而且增加病死率,延长了患者ICU住院时间[2],因而预防CRBIS尤其重要。集束化干预策略(CentralLineBundle,CLB)是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的集合,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CRBIS预防措施,国外研究和实践表明执行CLB可以降低CRBIS的发生[3]。2012年8月~2013年9月我们对本科室例CRRT股静脉置管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经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观察组选取2013年3月~9月本科室收治的所有需行CRRT治疗的股静脉置管患者196例,男性100例,女性96例,年龄(56.5±3.5)岁,APACHEⅡ评分(22.47±6.5)分,CPIS评分(4.03±1.62)分。对照组选取2012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行CRRT股静脉置管治疗患者150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60例,年龄(56.42±16.21)岁,APACHEⅡ评分(21.62±6.78)分,CPIS评分(3.85±1.58)分。两组在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
1.2.1.1常规护理方法如保证股静脉通畅,观察渗血渗液情况,更换敷料、观察生命征等护理
1.2.1.2集束化干预策略
1.2.1.2.1加强手部卫生医务人员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护理导管及更换敷料前、后,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医院感染科专职人员和科室质控员定期检查本科室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1.2.1.2.2采用最大无菌屏障措施进行股静脉置管操作时,应采取最大无菌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以降低CRBIS的发生率。
1.2.1.2.3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及局部皮肤消毒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范消毒皮肤,合理选择皮肤消毒液,使用碘伏液进行皮肤消毒。
1.2.1.2.4感染的监测每日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并通过视诊与触诊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硬节、疼痛及分泌物情况,必要时监测白细胞计数,做好导管的目标性监测记录。透析过程中注意观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表现。
1.2.1.2.5教育培训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1.2.2观察指标比较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前后导管CRBIS发生率、ICU住院天数、平均导管使用天数(率)等,并将股静脉插管的天数进行比较。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CRRT治疗是重症医学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合理有效地建立血管通路是有效治疗的基本条件,CRBIS是CRRT治疗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CRBIS的发生率约5.0%[4]。
通过本项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对ICU内行CRRT股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集束化干预策略简化了中心静脉插管护理的指南,使之具有更好的临床可操作性,有效的预防并减少了CRBIS的感染,减少了患者在ICU内的住院时间,提示对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采用集束化干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赢得患者的好评,使护士增加了成就感,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取得双赢效果。同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科室高度重视专科分工,对科室业务水平高、有较长ICU专科护理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考核通过后,专门负责CRRT上机操作、治疗监测及股静脉导管的维护。
"集束化"的实施过程是在《指南》的框架模式下将有效的措施逐步实施的过程,连续准确地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方案中的任一元素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何使CRBIS得到更好的监控和预防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广大临床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唐欣元,刘化侠,玄燕华,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非肾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12):1035~1036.
[2]连琴,朱靖,谢微微,等.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临床分折[J].中国新生儿科杂忠,2011,26(2):102-105.
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措施范文篇2
【关键词】HIV;职业暴露;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01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313-02
ProtectionofNursesofInfectiousDiseaseDepartmentagainstProfessionExposuretoHIVWANGZhi-huiPanzhihuaIron&steelCo.,Ltd.InfectiousDiseaseDepartmentofGeneralHospital,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protectagainstProfessionExposureto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andavoid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ofHIVonnursesofinfectiousdiseasedepartment.Methods:StudyknowledgeofHIV,deepenunderstandingofprofessionexposuretoHIV,setuprightconceptofprofessionprotection,discriminatethedangerofprofessionexposuretotheAIDSpatients,andimplementprotectionmeasures.Results:Therewasnoonenursewhowasafflictedwith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ofHIV.Conclusion:Strengthentrainingofnurses,deepentheirunderstandingofprofessionexposuretoHIV,strengthenmanagementof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ofHIV,andavoideffectively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ofHIVonnurses.
【Keywords】HIV;Professionexposure;Nutritionstatus;Protectionmeasure
近年来入住我科病人中被诊断为HIV感染者逐年上升,由此导致我科护士在日常诊疗护理活动中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也逐年增加。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可以在医院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传播。在传播的方式中,HIV阳性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比例最高,这就给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1]。据调查统计,在HIV感染者中,6%为卫生工作者,其中63%为护士,可见护士受感染的危险最大。我科护士接触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人的机会较多,如何做好HIV职业暴露的防范,是人人要冷静应对的实际问题。
我科从2006年收治第1例HIV感染者至今,在对多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士既能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同情、尊重病人,细心周到地护理病人,同时又做好了自我防护,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6年3月收治第1例HIV(+)感染者至2009年12月,共30例,其中HIV(+)感染者6例,AIDS病人24例,男性25例,平均年龄50岁,女性5例,平均年龄51岁。无手术、外伤、输血史16例,手术史1例,冶游史12例,吸毒史1例,并发肺结核5例,乙肝3例,乙肝+肺结核3例,NKT淋巴瘤1例,平均住院2月。自动出院8例,死亡7例,好转出院15例,6例患者5月后重复住院。
2.防范措施
2.1组织护士学习,加强对HIV职业暴露的认识。
2.1.1认识AIDS和HIV。我科收治第1例HIV感染者时,由于未普及与培训AIDS知识和标准性预防知识,以及在管理和监督中存在一些问题,个别护士在治疗护理AIDS患者时,由于害怕感染而对AIDS患者表现出恐惧、冷漠,或是过度防护,使AIDS患者感到被歧视,加重AIDS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提高对AIDS和HIV的认识,及时对我科护士讲授有关HIV的常识专题讲座与“HIV职业暴露的防范”,了解有关的主要传染源,认识到正常的接触使不会传染HIV,使大家树立正确的防范感染意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减少护士们的恐惧心理。
2.1.2职业暴露的概念。HIV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从事AIDS防治工作或者其他工作过程中被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黏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2]。标准性预防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为保证职业安全,凡与上述物质接触者,必须采取隔离及防护措施。
2.1.3树立正确的职业防护意识。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深入、全面地了解AIDS的传播,掌握HIV传播和职业防护的知识,以及如何应用标准性预防原则来保护自己。放下包袱,减轻对AIDS及其患者的恐惧,特别是在医疗护理操作中加强对护士正确的职业防护培训是必须的。强调对标准性预防原则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在医疗护理中恰当地使用职业防护,尊重AIDS患者,为AIDS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2.1.4辨别临床病例对护士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HIV感染者大部分首发症状为发热,避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污染自己眼、耳、口鼻部,侵入性操作时加强自我防护。AIDS疾病晚期,病人处于恶病质,肺部感染、口腔多处溃疡、卡波氏肉瘤感染,传染性较强,要认识其危险程度,正确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各项操作做好自我防护,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被血污染的物品时特别加强防护,包括与病人静脉穿刺、溃疡伤口换药等。
2.2常规措施:在执行血液/体液隔离的同时实施保护性隔离,患者入住单人病室,在病房提供一次性清洁用具,备专用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病室整洁、舒适,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物体表面、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稀释液擦拭、拖洗2次,使用专用拖把,明显标记,单独悬挂,门口地毯洒消毒液,并保持湿润。
2.3艾滋病护理防护:
2.3.1加强护理人员有关知识学习,掌握防护措施,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将患者的体液、血液视为传染源,患者的所有治疗、检查护理工作均安排在最后完成,以防交叉感染。相对固定护理人员,经验丰富,技术娴熟,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对血管侵入性操作而防止HIV对护理职业暴露的危害,减少感染环节。
2.3.2在护理每位患者前后及脱手套后,仔细、认真洗手,预防医源性感染,入室应戴好口罩、帽、手套,穿不露脚趾的鞋,穿好隔离衣。在进行治疗操作前仔细检查自己的皮肤黏膜有无破损,尤其是手部皮肤,若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双层手套。操作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原则,熟练掌握操作规程,防止操作时被利器割伤或污物、血液溅在皮肤上;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粘膜或破损皮肤、进行静脉穿刺等戴手套,脱去手套后立即认真洗手。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和工作服、口罩、帽子被血液、分泌物污染时要立即更换,接触每一个患者后也要更换手套。如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不慎被血液、体液或人体组织污染时,要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反复彻底冲洗。任何地方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先用稀释的含有有效氯的消毒剂消毒,再脱手套,后再洗手。在进行任何可能出现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戴面罩、眼罩和口罩,保护眼睛、口腔及鼻粘膜,并穿戴具有防渗透功能的隔离衣;进行侵袭性操作时,注意力集中,光线充足,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
2.3.3加强医疗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教育,加深护士对医疗锐器伤害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防护措施。
2.4防止院内感染:病人使用过的听诊器、血压计用含氯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以上后再清洗晾干备用,体温计先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后再用乙醇浸泡消毒,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被血渍污染的物品表面或地面,先用含氯消毒剂作用半小时后戴手套再擦拭,抹布、地拖丢入黄色垃圾袋内不再使用,病人的尿、粪便先用含氯消毒剂作用半小时后倾倒;伤口敷料、纱布、患者使用过的有血液污染的衣物、床单、被套等物体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指定地方放置,通过专用通道送垃圾中转站焚烧;病人更换的衣物,用黄色胶袋密封后专人送洗衣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后再清洗,洗衣操作时必须戴手套,衣物洗净后送回病人专用。
2.5医疗废物处理: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时,应规范操作行为,严格谨慎处理使用过的医疗锐器物,以增强职业安全性,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如及时将用过的针头就近放置到耐刺锐器收集器中[3]。护士在操作时必须遵照护理部及医院感染委员会有关条例,所有废弃的医疗废物,应放在有生物危害标志的黄色垃圾袋或专门容器内送往固定地点焚烧。
2.6用后物品处理:物品表面、治疗车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止血带、输液网套单独浸泡于0.5%有效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清洗,明显标记,单独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及时分离,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切勿套上针帽,将针头妥善放置于硬质不易刺穿的容器中,再与患者使用过的棉签、敷料等全部装进双层黄色医疗垃圾废物胶袋,并贴上标签,焚烧处理。
2.7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化验标本放在带盖的试管内,然后再放在密闭的容器内送化验室,容器必须坚固,以防渗漏与破损,同时在容器外做好特殊标记,化验单要始终保持清洁,专人送检,不与其他标本同送,同时与检验科人员做好相关交接。
2.8终末消毒:指导护工做好防护,紫外线消毒房间1小时,再将污染的床上用品、地垫等全部弃之,用黄色胶袋密封并打上标志送垃圾中转站焚烧处理。并用含氯消毒液擦洗床单位、厕所、墙壁、窗台进行消毒,冲洗地面。待病室干燥后再作物体表面的擦拭和空气喷消毒,关闭30分钟后再通风。
2.9其它防护措施,包括护目镜、帽子、隔离衣、鞋套、面罩等,离开工作场所时应将防护用物脱去,放置在指定位置。
3.讨论
HIV感染患者护理对于我科护理人员来说是严峻的问题,由于静脉穿刺、吸痰等各项有创操作,接触医疗废弃物、污染物及患者血液、体液等的机会多,所以职业危险性较高[4]。这要求我们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医德医风,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在做好患者护理的同时,加强职业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HIV感染者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AIDS免疫预防,无根除患者体内病毒的有效药物,由于医务人员缺乏对AIDS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正确理解,导致过高估计AIDS职业暴露风险,造成对AIDS及其患者的恐惧心理[5]。对防护知识认识不足,导致部分护士不愿接近或护理HIV感染者及其AIDS患者,对AIDS恐惧、害怕传染,影响护患关系,甚至歧视。在收治第1例HIV感染者后,我科护士加强有关知识学习,正确认识了AIDS和HIV感染,消除了不必要的恐惧和歧视,为感染者和患者充分提供关怀、情感支持和治疗,帮助患者消除疾病带来的恐惧和绝望,营造相互理解、信任的气氛,减轻由AIDS流行所带来影响的最大障碍,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并采取了有效的职业暴露防范措施,通过对多例病人的护理,未出现1例HIV医院感染。作为感染性疾病科,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已为我科制定详细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在日常护理操作工作中强调标准预防,在接触HIV患者时均能按标准性预防原则做好相关防护措施,护理工作中具有高度警惕性,我科收治多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未造成护理人员的恐慌和心理压力,未发生1例职业暴露。如果我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对HIV职业暴露的防护稍有放松,不仅能造成交叉感染,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导致严重后果,故应长期坚持培训和学习,按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学习,认识AIDS和HIV感染,掌握防护措施,正确执行各项防范措施,保证医疗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郭莉.艾滋病医源性传播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19-820.
[2]杨凭.艾滋病预防知识问答[EB/OL].[2007-08-15].省略/jjzx-detail/interlocution/jjzx-hivwd-02.htm.
[3]韩晶,陈征,田建华,等.7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67-369.
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消化内科;老年;护理风险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23-01
现今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逐渐增多,伴随并发症也较多,不仅仅是常见跌倒,烫伤之类的安全护理隐患,还出现了专科治疗引起的特殊风险[1]。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诊治的年龄在65岁以上入住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100例,对其住院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现今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诊治的年龄在65岁以上入住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100例,其中男患者65例,女患者35例,患者的年龄在65至90岁,平均年龄为75岁。
1.2评估方法
1.2.1评估表通过将医师的临床治疗经验和病区的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及其导致因素关系的结合,再采用使用老年患者的风险评估Norton压疮风险评估表及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将容易误服/服药错误/走失及导致窒息评估条目加入其中,总计四维度及29条目[2],以此筛选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在入院之后存在的护理风险。
1.2.2评估方法管床护士对入院二十四小时之内的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作初评,记录分值,再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作进一步审核,根据患者的得分情况做出总结,之后再针对高危患者在其床尾卡上贴相应的标识。例如跌到危险患者在其床尾卡上贴“方形”标识,窒息危险患者在其床尾卡上贴“三角形”标识,压疮危险患者在其床尾卡上贴“圆形”标识,再通过颜色作进一步区分,将危险级别由高到低分别用红色,橙色及蓝色表示[3]。这样的标识可以让医生及家属一目了然。
2结果
通过综合护理风险评估表对接受诊治的全部老年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的评估,评估结果为17例高危压疮风险,28例高危跌倒风险,11例高危用药/走失/误服风险以及4例高危窒息风险,见表1。
3结论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诊治的年龄在65岁以上入住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100例,对其住院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在总结内科系列专科发生老年患者风险事件归因中可以看出,各个专科都需要制定详细的护理风险的评估指标,仔细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制定防范措施,增强对护理风险识别及防范的能力[4]。护理人员要重视细节的管理,做好前瞻控制,在发患者的口服药物时要将每次的口服药分配好,特殊药物如:心血管系统类、镇静类药物看患服下再离开;病房内张贴各种警示标识供患者及家属阅览,加备床栏、轮椅带等物资;病房内的各种物品摆放有序,位置相对固定;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合作的关系,合理安排陪护与探视;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疾病及用药知识的宣教;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患者施护;确保急救物品的完好,加强意外事件的护理力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的评估是提高其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而且老年护理是伴随终生的事,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指导,这能够减少风险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清萍.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13(9):83-84.
[2]唐大年,韦军民,朱明炜,等.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的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11):974-976.
-
财务管理入门教学范例(3篇)
财务管理入门教学范文篇1第一条为规范高校财务行为,强化财务管理,提升资金运用效益,推进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高校特点,制定本规则。第二条本规..
-
网络课程体系范例(3篇)
网络课程体系范文【关键词】网络营销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互联网网络营销的发展状况网络营销是一门新兴的课程,随着上网人数的不断增长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产生了越来越广泛..
-
对城市道路建设的建议范例(3篇)
对城市道路建设的建议范文篇1一、城区弱电入地的基本情况我市自2004年开始集中进行弱电入地改造,市政府最初引进了东海国信公司负责规划、投资、建设地下管道,联通公司、电信..
-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范例(3篇)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范文篇1为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提高应急防范处置能力,保障基础信息网络、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和重要网站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
-
奶茶店财务风险及对策范例(3篇)
奶茶店财务风险及对策范文2016年12月初,记者来到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县,从被雾霾弥漫的“大北京”暂时逃离到晴空万里的城步,确是一件幸事,湛蓝的天空上飘着一朵朵白云,阵风吹过,虽..
-
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范例(3篇)
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范文关键词:工科大学;物理应用;教学实践;研究探讨一、客观认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存在价值大学物理课教学要使学生尽可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激..
-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范例(3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范文关键词:心理拓展训练初中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一、心理拓展训练运用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价值《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
-
初中生物教学论范例(3篇)
初中生物教学论范文篇1一、创设情境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可以说是处处可见,作为生物教师就要留心收集那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资料,供教学中采用。如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