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沟通技巧范例(3篇)
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
杨君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已经全部阅读完了,保持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以及处理孩子的紧张关系时使用技巧,可以改变孩子与老师的关系。是我阅读完后对整本书内容的一个概述。书中提到:在出现问题时,理论是没有用的,有用的只有技巧,这就是老师真正实现正确有效地与学生沟通的方法。
老师怎样与学生沟通,是找到技巧的途径;老师们需要具体的技巧,还要不断创新,以便有效处理一些突发事情——令人心烦的琐事、冲突和偶然的危机。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得到一些有效的工具和技巧。但是现在的孩子需求不同,不同家庭的孩子观念不同,那么老师就更加需要更多的技巧来处理问题,从沟通中寻找技巧,从处理问题中总结技巧使用的效果,怎样使用,对不同孩子的使用等等。
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29-01
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的主要特征之一,有效的沟通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协调和处理护理实践中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1]。儿科护理因其对象的特殊性,容易发生护患冲突,真诚地对待患儿及其家属,用心灵去沟通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掌握护患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服务的温馨,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而且还能降低护患纠纷率[2]。现就影响儿科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影响儿科护患沟通的因素
1.1患儿因素
儿科病房收治患儿的年龄为0~14岁,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心理活动多随治疗情景而迅速变化,注意力转移较快,情感表露比较直率、外露、单纯,易受伤害,患病后表现为对治疗的恐惧,对环境不适应,心情烦闷、对立、孤僻、胆怯、悲伤、焦虑、抑郁等。
1.2家属因素
由于儿童年幼不愿表达或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心理反应,家属往往成为孩子不恰当的代言人,尤其是大多为独生子女,一旦儿童住院,家属的心情格外紧张,表现焦急、忧虑。他们常常会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护士提出过高要求,抱怨诊断不明、指责各种护理行为。
1.3护士因素
护士专业理论知识欠缺,操作技术不够娴熟,护士的工作态度、自身素养等是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如交流时语言欠妥,态度有误、解释不到位等,可使护患之间产生矛盾和不信任,使沟通无法进行;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认识不足,忽视了患儿家属对病情治疗、用药、费用等的知情权;工作繁忙时人员配备不足,只重视完成治疗护理工作,而疏忽了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
2对策
2.1护士与患儿的沟通技巧
2.1.1与患儿沟通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特别是尊重患儿情绪和情感的变化。[3]①护理人员在查房治疗时,以敏捷、熟练轻巧的动作,给患儿以、亲近,适时把握说话的时机,博得孩子的尊敬与喜爱。②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维护孩子的自尊。针对患儿的特殊心理,小心翼翼地维护他们幼小的自尊心,成为其贴心人。学会运用肯定、表扬或称赞的词语如:你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打针的时候一定不怕疼。对打完针后不哭的孩子及时给予表扬。③用理解代替询问,在患儿忍受肉体痛苦时,及时安慰,可以说:小朋友,我知道你现在很痛,很不舒服,你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哭出来。另外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允许孩子带自己喜欢的玩具,给孩子喜欢的饮食,消除患儿治疗时的恐惧及对环境的不适应。〔4〕
2.1.2微笑是一种恰当的运用面部表情来达到成功交流的技巧。能使患儿减轻对医院与护士的恐惧,在工作中我们恰到好处的微笑往往会给病人或家长带来亲切感,扮演护士姐姐、护士阿姨角色。
2.2护士与患儿家属之间的沟通技巧
2.2.1注意家长个人的文化素养并加以区分,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沟通效果的好坏。基层医院面对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农民,文化水平低,则更应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不理解形成无效沟通。
2.2.2沟通技巧用心去交流。设身处地为患儿家长着想,理解父母疼爱孩子的心理,在恰当的时间内向患儿父母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态度要热情诚恳、和蔼善良,在交流中达到互动,一方面可随时了解患儿病情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可根据患儿病情及家属需求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病患的需要要及时作出反应,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患儿家属的过激言词或行为,护士应该宽容大度,以理智战胜感情,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地解决问题,作出正面反应,多做安慰工作,多作换位思考,尽量为其提供发泄的机会或应用倾听、沉默等技巧表示理解,尽可能使家属对护士产生信任感。
2.2.3对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不搪塞应付,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和对方听不懂的专业术语,避免医护意见不统一,让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5]
2.3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2.3.1过硬的护理技术是护患双方理解与信任的桥梁。基础护理是儿科护理工作的起点,是衡量护士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6]。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静脉穿刺是儿科的一大难题,要想“一针见血”,必须勤学苦练,对操作技术精益求精。
2.3.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护士在整个医疗工作中,处于人际交往的中心地位,与病人接触时间最多。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进行;与患儿及家属关系搞好了,就能深入了解患儿的病情,并可发挥其积极性,使医院、家庭之间密切配合,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2.3.3护理人员要在工作之余不断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护理心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知识,结合临床工作经验,不断的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护理人员还应具备法律意识,这样减少护患纠纷,保障护患的合法权益。
3总结
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护士的基本技能。护患之间的沟通及相互作用是产生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只有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一切以患儿需要为中心,才能取得患儿及其家属的信任,从而获得有关患儿的全面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为患儿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其全身心的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有效避免因医患双方不理解而产生的误会、争执,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史瑞芬,唐戈,曾丽芳.护生临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J〕.护理学杂志,2003.18(4):301~302.
[2]王静.浅谈护患沟通技巧〔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305~306.
[3]郭放,潘晓梅,么会荣,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9,30(4):283.
[4]郭江华,浅谈儿科护患沟通技巧与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855-2856.
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篇3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39―01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交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和健康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
1护患沟通的目的
良好的护患关系可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通过护患沟通可以更好的收集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健康评估,以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针对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与患者共同讨论以解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问题,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1】。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是患者的照顾者、安慰者,而且还是患者的教育者和咨询者。对于护理这项工作,护理人员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还应学会慎言、能言、善言,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建立新型和谐的护患关系。
2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
2.1语言沟通技巧语言沟通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其特点是精炼、迅速、清楚,并可将信息有效传递给患者,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是有效护理的前提。
2.1.1语言应清晰简要、通俗易懂在护患沟通时应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将信息传递给患者,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医院常用的省略句,而当必须运用到专业术语时应向患者运用恰当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且用词要恰当,词能达意。
2.1.2情感性的语言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语言特别敏感,且语言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和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应言语清晰、语速适中、语调平缓,同时还应在语言中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怀,如在与患者沟通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份等给予尊称,尽量使用“请、您好、谢谢”等礼貌用语,勿用训斥、恩赐、讲授式的口吻,以免对患者产生消极、怠慢、不重视感,以从语言的情感色彩上真正体现对患者的关心。
2.1.3采用有效的提问方法有效的提问方式可使护理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信息。例如应用封闭结尾式的提问方式:“您家中有人患糖尿病么”;也可适当的采取开放结尾的提问方式,主要应用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以诱导患者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可使患者达到宣泄内心真实情感的目的:如“这次发病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可使患者有较大的自,同时护理人员也可获得大量的信心,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2】。
2.2非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是指护理人员和患者在交流时用于非语言的方式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它是对直接语言沟通的一种补充,并可以使信息意义更加明确和完善。
2.2.1倾听技巧护理人员应学会倾听和沉默,伴随患者讲述的语言、声调和表情等,加以点头和关注的眼神,使患者感觉到自己不仅在倾听,而且了解到了他的感受。倾听和沉默一般用于沟通的中期,主要是给患者提供思考的空间,同时学会倾听也会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3】。
2.2.2面部表情和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和眼睛的运动可以表达出喜怒哀乐。面带微笑的接待患者是进行护患沟通的第一步,往往护理人员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可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为患者送去亲切的目光,可消除患者陌生感,缩短护患距离,并使患者感受到轻松、舒适,同时也可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尊重,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2.2.3触摸触摸是非语言沟通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握手、拍背、抚摸、搀扶、拥抱等,这些动作可以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轻轻拍背的一个动作便可以给予患者支持的力量,恰当的接触,可以使不安的患者安静下来,脆弱的患者变得坚强。当然,此法应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因素等因人而异,因保持敏感和谨慎的态度,否则会产生负面效应,造成工作被动。
2.2.4外在形象护理人员应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服饰整洁、步履轻盈,以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也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十分重要,同时沉着冷静的举止,认真细心的态度也是良好沟通的开端。同时还应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温馨的医疗环境,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对患者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实现环境治疗的功效【4】。
3小结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纯技术操作,而是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因此作为一个现代护理工作者,不仅应熟练掌握护理知识,还应灵活的运用沟通技巧,临床护患沟通技巧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语言的运用应清晰简要、通俗易懂,同时带有一定的情感性,加强患者的信任,并且采取一定的有效提问方式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有时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中的运用是护理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护患沟通技巧,有时可以达到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效果,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桥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足够的护患沟通技巧,才能更好的保证工作的效果,同时护患沟通技巧的掌握,为维持稳定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玉英.沟通障碍导致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9,22(13):826-827.
[2]梁银辉.现代护士礼仪与素养[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13.
-
成年人的快乐六一范例(3篇)
成年人的快乐六一范文2、工作累了,去游乐园玩玩,放松身体;心情烦了,看看蜡笔小新,乐呵乐呵;想运动了,玩玩弹珠,保持童真。六一儿童节来到,愿你快乐每一天,童心永远在!3、欢快的童谣,纯..
-
孩子形象思维的培养范例(3篇)
孩子形象思维的培养范文篇1关键词:语言教学六大解放创造性教育当前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多是“你教我学”,控制幼儿思维的倾向比较明显,传递固有知识和维持秩序多于情感交流,运用教..
-
强迫症的心理疏导范例(3篇)
强迫症的心理疏导范文妊娠期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是指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的主要以皮肤瘙痒和肝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主要的病理机制为胆汁淤积于肝内,血液进入胎盘,导致..
-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范例(3篇)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范文低年级的学生对学习目标和方法以及学习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认识,大部分孩子只有对一些情境和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才有学习的欲望。所以,我们要根..
-
强迫症辅导方法范例(3篇)
强迫症辅导方法范文关键词:强迫症;团体心理治疗;服药依从性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即通常所指的强迫,在较常见的精神疾病中,强迫症的患病率排名第4位,年患病率约..
-
校园安全管理细则范例(3篇)
校园安全管理细则范文篇1上海市教育法制研究与咨询中心谭晓玉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难处理、处理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法可依。2001年9月1日,我国第一部处理校..
-
语言逻辑思维训练方法范例(3篇)
语言逻辑思维训练方法范文【关键词】高一;英语写作;有效教学;策略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在高一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是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写作教学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
-
篮球教学学期计划范例(3篇)
篮球教学学期计划范文关键词:篮球训练,教练员,素质前言:现代篮球比赛具有激烈的对抗竞争性,同时又受诸多因素影响。篮球比赛的实质是比赛双方教练员以本队的训练水平和拥有的实..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