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护士工作总结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3-10

高压氧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氧气疗法(氧疗)通过供给患者氧气,纠正因缺氧所造成的各种危害,维护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1]。氧疗是心血管内科患者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氧疗现状并不满意,原因不一,经常有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遵守医嘱接受氧疗,甚至放弃吸氧。因此我们对心血管内科需要吸氧的180例患者住院期间吸氧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按医嘱需接受氧疗180例患者,其中男110例,女70例,年龄15―85岁,平均年龄50岁,心衰100例,不稳定心绞痛30例,心肌梗死80例,肺心病30例,肺栓塞5例。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加强巡视及时满足患者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加强心理护理,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重视患者心态,关心他们的感受,提高其适应能力;正确使用氧疗,在改善缺氧症状的同时,减轻患者对氧疗的不适感,为患者减少医疗费用。

1.2.2观察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氧疗患者随机调查,了解吸氧状况包括吸氧医嘱执行情况,用氧方式选择,操作方法,吸氧装置的更换、消毒、故障,患者配合情况,氧疗知识,舒适度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

2结果:

心血管内科氧疗患者180例,鼻导管吸氧162例,面罩吸氧20例,吸氧医嘱立即执行140例,40例患者拒绝吸氧,30例劝说后吸氧,100例按医嘱停止吸氧,间断吸氧50例,30例患者自行要求提早停氧,护理操作过程规范者150例,长期吸氧状况下定期主动巡视160例,氧气管道定期更换,检查175例,鼻导管清洁170例,不清洁8例,鼻导管阻塞1例,进水2例,鼻导管使用后未更换5例,患者吸氧后舒适者80例,不舒适及拒绝吸氧60例,原因有吸氧方式,鼻塞、干燥、异味、疼痛、心理因素、经济等原因。

3讨论:

氧疗是临床中常见治疗手段,心血管内科的氧疗就更为重要,好的氧疗可取得较好效果,增加治愈率,缩短病程,节约费用,促进康复,提高满意度,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医患双方的各种原因影响吸氧效果,我们针对氧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改进如下:

3.1医嘱的开立后立即执行。多数患者首次能接受,不愿接受的患者多为既往有过吸氧不愉快史或者自觉症状不重,不需要吸氧。对这些患者要耐心解释吸氧目的、好处、费用、并将舒适护理引入吸氧过程[2]。对多次住院的慢性患者多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尤其是自费患者和农村合作医疗患者。对于这类患者除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及讲解氧疗的重要性外,更要多与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能够得到家庭的有力支持。经过沟通多数病重的患者会再次接受吸氧。对一些患者不愿长期吸氧,可采取择时或间断吸氧以促进康复。有研究表明进餐、排便、夜间睡眠形成了心脏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三个危险期。与随意吸氧组和长期吸氧相比,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而指定吸氧有使用方便、副作用小、费用少、患者易接受等诸多优点[3]。当医嘱开立时间与护士记录时间不一致时,执行医嘱的护士应加强与开立医嘱的医生与之间的沟通,及时改正或停止医嘱,减少医疗纠纷隐患的发生。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对择时或间断吸氧患者采用人工记录、按时收费,受到患者的欢迎,但有时存在浪费和漏记现象。。

3.2向患者详细介绍氧疗的相关知识,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解释,多巡视,多观察,防止患者随意调节流量、擅自停氧,向患者说明氧疗的重要性,保证氧疗的安全和质量。

3.3护理操作过程大多规范,仅少数刚工作的护士可能操作不熟练。如导管固定不美观、不舒适、易脱位等,经过进一步的指导、训练可得到改善。

3.4吸氧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吸氧连接是否通畅,吸氧管有无进水、堵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观察用氧效果,尤其对病情不稳定患者如吸氧状态下氧饱和度低于90%,在排除上述情况下,及时向医师汇报,并采取面罩吸氧。注意氧气湿化液/瓶每日更换、一次性氧气管至少每周更换1次的要求,如有堵塞或患者有要求时则随时更换。

3.5改善吸氧舒适度为了提高患者氧疗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必须提高吸氧的舒适度[4]。

(1)降低湿化瓶噪声:噪音影响患者及同病房患者的休息,可用双层塑料袋罩住氧气装置,降低噪音。

(2)清除氧管异味:更换除氧压表外的吸氧装置,吸氧前先以大流量氧气吹管至少1min,除去密封在袋内的塑料味。

(3)减轻患者鼻腔堵塞感:可选用双腔鼻导管给氧。双腔鼻导管相对细而柔软,且结构呈对称分布,吸氧时不用胶布就能很好固定,使患者呼吸、活动自如,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4)湿润鼻咽部:长时间或者高流量的氧气吸入会导致患者鼻咽干燥甚至鼻腔出血。加温湿化氧疗,氧气温度控制在30℃~35℃,接近人体鼻腔温度,氧气湿度也相应提高,这种充分温化湿化的氧气流经呼吸道时,患者感觉舒适,避免吸入干冷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患者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提高氧疗效果。临床应提倡加温湿化氧疗[5]。

3.6正确使用氧气装置,护士应根据患者的要求,采用其能接受无异味的氧气装置,在患者经济许可下,可以采用一次性全套氧气装置,做到一人一管,尽量减少医源性影响。

总之,在心血管内科氧疗地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尽其所能,消除影响患者氧疗质量的因素,提高氧疗质量,从而有利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沈莹,夏勇,潘德峰等,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性损伤的实验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

[2]石兰萍,操静,温敏,等.吸氧病人的舒适护理.护理研究,2004,18(7):1163-1165.

[3]王叶丽.择时吸氧对冠心病疗效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1):59.

高压氧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品管圈;PICU;氧气管;脱管率

doi:10.14033/ki.cfmr.2016.30.0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30-0094-03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就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活动形式,近年来,很多医院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

吸氧即吸入氧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氧疗中的一部分,缓解缺氧的一种方法。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工作量大而且繁忙,氧气管脱管是经常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无家属陪护的PICU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时间保持无效吸氧的状态。无效吸氧状态的持续包括住院时间的延长,心肺疾病的加重,突发的呼吸停止,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改变这种状态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在各科室推行品管圈活动,笔者所在科将品管圈应用于降低患儿氧气管脱管率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PICU住院的吸氧的患儿280例为研究对象,按对策实施前后分成两组,各14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品管圈运行程序

1.2.1.1成立QCC小组及圈名品管圈成员采取自动自发组圈,最终确定成员共7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4人。本科学历占86%。此外,选出辅导员1人,圈长1人,圈员5人,并确定成员职责。圈长设立微信群,通知圈员提前预想好圈名,在开会当天现场投票,决定圈名为“放心圈”,圈徽设计为OK手势,代表患儿及家属满意,代表医护患的和谐,围成心形象征以患儿健康为宗旨,同时影含“放心圈”圈名。

1.2.1.2主题选定召开圈会,全体圈员使用脑力激荡法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选出5个主题,分别依据重要性、院方政策、迫切性、可行性、达成性、圈能力,采用5、3、1分打分标准,最终选出本次QCC活动主题为“降低PICU患儿氧气管的脱落率”。选题理由:保证患儿有效吸氧,保障其生命安全,减少护士工作量,改善工作效率和品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品牌形象。

1.2.1.3拟定活动计划按照PDCA循环步骤各占30%、40%、20%、10%的比例预计各步骤所需的时间,决定活动日程及工作分配,拟定活动计划书,并制成甘特图,每周周四晚召开1次圈会议。

1.2.1.4现状把握氧气管脱管率=调查期间氧气管脱管例数/调查期间总的吸氧例数×100%。为了充分掌握PICU患儿吸氧的护理工作内容,“放心圈”小组成员首先绘制了“PICU患儿吸氧护理流程图”;圈长设计出“PICU患儿氧气管脱落原因查检表”,指定圈员不同班次随机进行现况调查,观察吸氧患儿总例数140例,查检脱管总例数58例,脱管率为41.4%,见表1。根据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朱兰博士的二八原则(80%问题是由20%原因造成的)[3],查检数据表明,氧气管完全脱落及单塞脱落至鼻唇沟占86.20%,将此两大情况列为本次主题改善重点。

1.2.1.5目标设定根据品管方法目标值设定公式[1],对PICU患儿氧气管脱管率进行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现况值通过现况调查得出为41.4%;改善重点从查检数据中得出为86.20%;圈能力通过全体圈员进行自我评估,采用“5、3、1”评分方法得出为80%。因此,此次的目标值=41.4%-(41.4%×86.20%×80%)=12.85%,即拟定笔者所在科PICU患儿氧气管脱管率由41.4%降到12.85%,降幅为69%。

1.2.1.6解析明确目标后圈员们共同参与,头脑风暴,从人、环境、设备、方法四方面进行要因分析,绘制出鱼骨图,见图1。全体圈员根据投票方式圈选出要因,并进行真因验证,绘制改善前柏拉图(图2),得出PICU患儿氧气管脱管的要因为:胶布缠绕方式不当、分泌物过多、胶布选择不当3个因素,为此次品管圈改善的重点。

1.2.1.7对策拟定根据六何分析法5W1H原则,即什么(What)、在哪里(Where)、为什么(Why)、什么时候(When)、谁(Who)、怎么做(How),细拟定对策[4]。全体圈员就每一评价项目,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项目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优5分、可3分、差1分,圈员共7人,以80/20定律,84分以上为实行对策,共拟定3个对策:改进胶布缠绕、固定的方法;落实患儿分泌物清除情况;正确选择胶布。

图1PICU患儿氧气管脱管原因鱼骨图

图2改善前的柏拉图

1.2.2对策实施

1.2.2.1因胶布缠绕不当的问题点制定对策实施(1)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制定了适合患儿的合理有效的双层缠绕方式的固定方法。(2)制定PICU患儿氧气管固定的培训计划,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3)实行导管塑形,无张力张贴,“U”型弧度固定。(4)妥善固定导管,将吸氧导管近端固定于衣被或床栏上,减少导管负重。

1.2.2.2因分泌物过多问题点制定对策实施(1)固定氧气管前首先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清洁患儿口鼻腔周围的皮肤。(2)每次操作过程轻柔细致,喂奶喂饭备好纸巾,避免奶液、米汤或者水湿润脸面致胶布失去粘性,更换胶布动作宜轻柔,禁止用力撕扯胶布损坏面部皮肤。(3)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患儿,发现口鼻腔分泌物及时清理,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如雾化、翻身拍背等,必要时遵医嘱合理使用抗感染的药物。(4)不能配合或烦躁的患儿可采取适当的约束,例如戴好小手套、包被包裹等,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情况,定时松解。

1.2.2.3因胶布选择不当问题点制定对策实施(1)QCC成员全体通过亲身体验和反复实践,最终选出性能更好、对皮肤刺激性小、顺应性更佳、透气性良好的胶布,进行适当的裁剪后给予固定。(2)通过厂家及设备科,联系采购3M易撕敷料胶布,其透气好、粘性力好,同时不易过敏。(3)护士长通知全体护士统一使用该胶布,并认真有效执行。

1.2.3标准化在实施总结的基础上将PICU患儿鼻导管吸氧操作流程标准化,并对新进护士及实习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技能的考核,同时对品管圈活动后的PICU患儿的吸氧管理做好持续跟踪调查,以防范问题再度发生。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QCC活动的有形成果及无形成果。有形成果是指与患儿直接的相关成果[5],体现在改善前、改善后的数据的比较。无形成果:QCC活动前后用5级评分法对每位圈员QC手法应用、团队精神、促进脑力开发、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感、荣誉感7项内容进行调查,分别计算出每项的总分及平均分,绘制出雷达图。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PEMS3.1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有形成果

通过QCC活动后,笔者所在科PICU患儿氧气管脱管率从41.4%降到1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无形成果

绘制出的雷达图见图3,雷达图结果显示,每项指标都有提高,尤其是活动信心、团队精神以及责任感提高最为明显。

3讨论

QCC活动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理念,要求护理工作更有序化、标准化,用科学的方法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难题,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6]。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缺氧,都会改变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状态,持续的无效吸氧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严重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减弱,或者出现潮式呼吸,甚至呼吸停止。笔者所在科通过开展QCC,科学地分析出氧气管意外脱管的要因,制定并认真实施对策,通过成果确认、评价、标准化,最终结果显示PICU患儿氧气管脱管率从41.4%降到13.6%,有效改善了患儿无效吸氧的状态,保证PICU患儿的有效吸氧,保障其生命安全,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虽然取得良好的成效,但仍需不断努力,持续改进。

通过开展QCC活动,在工作之余,大家不仅学会了头脑风暴法、柏拉图、鱼骨图、雷达图、统计数据等基本的管理工具,也通过成果汇报提升了PPT制作能力;而且能够享有更高参与权、自以及管理权,在轻松愉悦的管理模式下提出问题,从诸多因素中找出要因,制定长久有效的实施对策,达到降低PICU患儿氧气管的意外脱管率,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效率和品质,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使临床的护理工作及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7]。

品管圈活动使护理管理实现了由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8],提高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创新性、团结性,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及自信心,使全体圈员真正能主动去发现问题,发挥集体的优势去解决问题,做到人人参与管理,有效减低了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社会效应,提升医院的整体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PICU的患儿吸氧是非常普及的一项操作技术,也是重要的治疗缺氧的方法之一;笔者所在科室通过品管圈活动小组的临床调查进行要因分析,最终制定了规范的操作流程,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实施并追踪,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3.

[2]杨红.品管圈改善0-3岁婴幼儿鼻导管吸氧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5,24(9):159.

[3]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及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7-76.

[4]勒利敏,李星丹,王芳新,等.品管圈在降低颌面部负压引流管脱管率中的作用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9):1716.

[5]邓慧芳,吕小英,李春华.品管圈在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脱管率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21(14):90.

[6]谢肖霞,黄利娥,范清秀.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12,9(5):19.

[7]王丽,张先红,付利珍,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毫糁梦腹芤馔馔压苤械男Ч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4-6.

高压氧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臭氧冲洗室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方法:从工作环境、护士自身素质以及病人因素等三个方面,回顾性分析了引起纠纷的各种原因。结果:护士应重视对病人的有效交流。要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与配合。结论:护士在语言及工作服务方面,尽量达到患者的满意。从而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关键词冲洗室护患纠纷对策

工作环境因素

护士长时间在有腥臭味的臭氧冲洗室的环境下工作,室内的空气会对人的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咽干、痰多、咽痛等令人不适等症状,使护士极易产生情绪的波动。为此,护士为了令室内的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的臭氧产生的腥臭味,时常会打开窗户通风,这样却令病人产生很大的意见,认为会被他人发现私隐,并借题发挥,说护士只顾自己而不顾病人的私隐权的保护,结果造成病人的投诉,从而引起护患之间的纠纷,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我们知道,臭氧冲洗是一对一的服务,护理中局限于一个冲洗室的空间,没有第三者在场,所以引起纠纷后,谁对谁错难以说清,这样病人会有理无理均以投诉为借口,故意为难护士,这就让护士在工作上,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护士自身因素

首先,目前有些医生为了争取更多的病人,在病人做手术前,均让病人进行阴道冲洗,怕病人等的时间太长有意见或者担心病人说多做一种项目治疗浪费时间,为此让病人自行到冲洗室与护士提出优先冲洗的要求。其实医生根本不了解冲洗室门外排队的病人多少与否,这样做不但等的病人有意见,而且护士本身也有意见,自然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手术病人的意愿先冲洗,等候多时的病人就会有意见;如不按手术病人的意愿去做,那么医生与病人对护士均有意见,所以给护士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其次,某些医生对患者冲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把关不严,如阴道流血、人工流产术后才2~3天或妊娠期的妇女,这些都不能过早进行冲洗,甚至对未有性生活史的女人,医生也要求进行冲洗,虽然护士对这些不宜冲洗情况提出异疑,但某些医生仍一意孤行,认为可以冲洗并要求护士执行,这就会产生护患纠纷,增加了护士们的心理压力。第三,护士总认为病人已交钱,就应帮病人冲冼完毕再下班,担心做不完下班或要病人等的时间太长会被病人责骂以及投诉,为此,心里只好想着动作快些,在言语上难免会对病人说。快脱裤或快穿裤的话语。由于一些患者脱、穿裤动作太慢。护士自然会焦急,当护士催促病人动作快点时,病人就会很不满意的表情,认为她们交了钱,应该好好为其服务,结果护士和病人同时都产生烦燥。这也是容易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

病人方面因素

有些人认为护士的社会地位底,看不起护士,所以常常由于对收费或医生的不满而把怨气发泄在护士身上,特别是那些反复发作的念珠菌性阴道的患者,总会对护士抱怨医生不能根治她的疾病,这时候护士只能保持沉默。因为如果解释不好,不旦容易引起医疗纠纷,而且不利于医护关系。另外,由于病人接受能力低,患者的随身携带物品及脱下的衣裤不按指定的地方放置,上床时将垫床巾弄到一边去,冲洗完毕未按护士指导,两掌按住垫巾,使臀与床巾分离往上干的垫巾坐一下才下床,而是臀与巾一起往上移,甚至根本不管脚踏是否顶住会阴部,一侧身就强行下床,这样弄到到处都是脏水,有时病人伸脚是容易踢到护士身上,水也沾到护士身上,有些病人还若无其事,道歉一声也没有,护士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故此难免会发生纠纷。我们知道,如果阴道有炎症,常常会引起患者阴道干痛,护士上窥器时,患者就嚷痛,说护士动作粗鲁,容易错怪护士。

在为病人冲洗前,护士会按冲洗单喊病人的名字,总有一部分病人听到了也不予理睬,护士以为病人听不见,再把声音放大些,病人就会认为护士发脾气,所以护士觉得很委屈。还有些病人冲洗次数多了,就会有经验,为了省钱,开单时患者对医生讲,只冲洗不上药,但是到了冲洗室便要求护士帮她上某某药,而护士深知首要的药疗原则是根据医嘱给药,如果护士未按病人的要求去做,病人就会不高兴,甚至而骂护士。

对策

  • 下一篇:人力行政年度工作汇报(整理11篇)
    上一篇:生活中消费教案模板(精选5篇)
    相关文章
    1. 城市规划的本质范例(12篇)

      城市规划的本质范文篇1关键词:城市规划,人才培养方案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规划已成为城市建设有序协调开展的重要环节。面对这..

      daniel 0 2024-03-10 18:01:36

    2. 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范例(12篇)

      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范文企业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它是协调集体活动以达成预定目的的过程。其目的可以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或综合性的。企业管理是管理领..

      daniel 0 2024-03-10 16:10:21

    3. 手术器械范例(3篇)

      手术器械范文[关键词]手术室;手术器械;工作缺陷;对策[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3(a)-0142-02手术器械是手术操作的基本工具,器械性能直接影响到手术..

      daniel 0 2024-03-10 14:39:53

    4. 工艺美术的起源范例(12篇)

      工艺美术的起源范文篇1(一)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艺..

      daniel 0 2024-03-10 12:58:55

    5. 沟通技巧提升方法范例(12篇)

      沟通技巧提升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临床医学;学生医德;医患沟通;技巧高尚的医德是临床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医护人员的必备素质,提高医学生的医德建设是维持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同..

      daniel 0 2024-03-10 11:45:39

    6. 南方吸血鬼范例(3篇)

      南方吸血鬼范文篇1西方“吸血鬼”文学对西方“吸血鬼”影视作品的影响是深刻的,后者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因改编而自觉体现出的对前者的继承。正因为这种继承性,使“吸血鬼”文学..

      daniel 0 2024-03-10 10:39:43

    7. 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范例(12篇)

      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范文篇1“我们喜欢中国人来越南,你们来得越多,我们的生意会越好做,可以赚更多的钱。”在接过几张人民币后,一名越南妇女笑嘻嘻地用生硬的普通话说。之前,记者..

      daniel 0 2024-03-10 09:38:27

    8. 网上听课总结范例(3篇)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一、课堂一定要认真去听。学生一天中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度过,如果课堂都无法做到认真听讲,这就相当于盖房子连砖都没有一样,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

      daniel 0 2024-03-10 08: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