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的感想范例(3篇)
对历史的感想范文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史中有文,文中有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文史结合"是历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再现历史现象,探讨历史规律,阐明历史概念,本身就离不开"文"。同时,文学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她对人的道德、思想和审美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文史结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本身是生动形象的,历史教学中也应用生动形象、简洁准确的讲述吸引学生,即使有了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手段,教学中也要注意文史结合。试想,一堂课中充斥的只是一幅幅知识骨架图,一个知识目标点,空洞、无所依托的思想教育目标,干瘪枯燥的语言,令听者索然寡味,其能力培养从何谈起?即使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引人人胜的内容也无多少听众。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将搜集到的那些引人人胜的典故、联语、歌词等语文知识,恰当穿插,通过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采的讲述,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自觉地刻苦钻研,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易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人的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和审美素质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也为广大青年学生所喜爱。要完成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就要把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具有很强感情色彩的文学作品,是以情动人,而非仅仅是以理服人的,因此,用文史结合的办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其它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易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历史学是一门描述性的学科,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进程都可以具体、直观、形象的历史材料为基本依据,通过联想、想像等心理活动,在学生大脑中复原历史上的大干世界,再现历史的生动情景,并以此来揭示社会历史的存在状况及本质,用生动具体的语文材料使学生在听课时随着教师所勾勒的形象和轨迹去认同教师所推断的历史结论。
对历史的感想范文
崇高是一个美学范畴,也称之为壮美。是审美客体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我国古人谓之曰“阳刚(之美)”、“风骨”,古罗马的思想家朗吉诺斯称它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感悟历史之时,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从中有意识地选择能充分体现崇高精神的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那么,历史的崇高精神体现在哪里,又通过怎样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坚韧而融通的处世态度,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就这一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历史的崇高首先体现在其波澜壮阔的演进过程中。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过程,其开拓性、创造性、奋斗性本身就是崇高的。这些,都体现在对历史发展线索的总体把握中。当终结了对一段历史的“入乎其内”的具体的学习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这段历史进行“出乎其外”的回顾与反思,把它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进行宏观的品评,从而认识这段历史对于以后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影响,认识到历史发展的道路尽管迂回曲折,但它终归向前,谁也阻挡不了。例如:在学习完中国近代1840年至1949年这段历史后,运用史诗般的语言对其进行小结:被一次次地侵略过/屈辱过――一次次地抗争过/失败过――曾有的古老的辉煌与骄傲/已成为遥远的梦/漫漫长夜里/曾一次次前仆后继地探索过――兴办洋务/维新变法/民主革命――/百年沧桑酿成一段悲壮而豪迈的历史。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段历史的大线索、大主题,还以艺术的方式让学生感悟这段历史的波澜壮阔、悲壮与崇高。
历史的崇高还体现在其富含庄严而伟大的思想。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近代的新文化运动,世界史上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等,这些思想文化运动中所闪耀的思想智慧的光芒至今依然照耀着人类前行的步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思想对当时社会变革、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跳出历史,站在现实乃至于未来的高度,寻找其对于人类社会普遍的、永恒的价值,从而使学生对这些思想和思想家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提升和扩大学生的认知高度和精神境界。例如儒家思想中崇仁尚礼、天下大同的大世界观、大人格观、和谐社会观等都是向学生渗透高尚人生观、社会观教育的好素材,教师要注意挖掘,取其精华,因材施教。
对历史的感想范文篇3
一、历史教学课堂渗透情感因素的现实意义
历史学科是初中的基本人文学科,它对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更为注重,在培养初中生情感成长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它的教学素材取材非常广泛,学科自身也包罗万象,学生通过对教学中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成败好坏的关注,提高初中生的自身人格和思维能力。同时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历史教学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培养都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要求初中生能够了解历史,并逐渐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一种认同感,承担起民族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看待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强化民主法治意识,认识到时展的主题,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情感成长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二、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情感意识
教师要想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渗透情感因素,自身就要具备强烈的情感意识。如果想让学生动情,教师一定要自己先动情,动情自身的职业、教材,对教学内容动情言表,从而使学生动情。历史教学过程中,情感的交流是互相的,教师应该在情感互动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调节课程的情感节奏,创造丰富的情感情境,历史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教师要想具备一定的情感,就一定要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自己的职业,修炼自身成为一个高尚品格的人,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用情感和自身的个人魅力征服学生,这样历史课堂才能充满情感,渗透更多潜在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空洞华丽的讲解。
三、运用具有情感的文学语言渗透情感因素
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沟通的主要方式就是语言交流。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为主,教学中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学作品,使得初中生在鉴赏和学习文学的过程中,感受历史、评价历史和认知历史,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致。通过文学的语言来描述史实等,丰富历史课程,使之具有生动性和感人性,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另一方面,教师充分地挖掘历史的本质内容,使学生能从深处真正地了解历史,使学生对历史有着非常深刻地理解和体验,才有利于情感因素的渗透。
四、创设和谐、良好的情感教学情境
-
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范例(12篇)
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范文篇1六集纪录片《绝笔》由电视总台出品,纪录片紧紧围绕革命烈士的、家信、誓词等绝笔,通过史料展示、亲历者讲述和专家解读等方式,深度挖掘革命先烈向死而..
-
西方经济学的原理范例(12篇)
西方经济学的原理范文论文关键词: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经济理论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位下降,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
-
安全风险管理总结范例(12篇)
安全风险管理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大跨径斜拉桥;施工安全风险;研究现状;策略中图分类号:U44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在桥梁建设中,斜拉桥是大跨径桥梁的典型代表,其结构体系由承压的..
-
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建议范例(12篇)
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建议范文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观;理性消费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状态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
-
消费主义的根源范例(12篇)
消费主义的根源范文篇1关键词:奥康纳;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比较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10—0020—04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本·阿格尔首次提出..
-
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范例(12篇)
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范文1篇1我们对比一下中西方传统文化理念的差异就不难看出,这种文化差异直接影响到了设计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分析对比中西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两种传统..
-
对医学检验的认识范例(3篇)
对医学检验的认识范文篇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岳阳市414000【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实验室检验结果互认的实施情况一直不是很理想,本文将对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的实施现状和面临..
-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例(3篇)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关键词:高职影像专业;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人体断面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通过对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器官结构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