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的创作理念范例(3篇)
画画的创作理念范文篇1
关键词:数字技术影像图形绘画语言材料媒介
检索:.cn
Abstract:Themoderntechnologyactivatesthecreativethinkingofartists,expandsthepaintingartspace.Forcontemporaryart,digitaltechnologygenerateshuge"impact"and"shock"ontheperformanceoftheintegratedpainting,modesoftransmission,andtheacceptanceofthemedia.Newtechnologyinevitablyledtothenewmedia,images,graphicsconsolidatedpaintingasamediumtobringanewentrypoint,morepossibilitiestoexpandthefieldofpaintingmedia.Imagegraphicmaterialnotonlyasapaintingmaterialcarrierbutalsoaspartofthesubjectofpaintingtoenterthepaintingfield,injectsnewvitalityintopaintingandartisticcreation.
Keywords:DigitalTechnology,ImageFigure,Painting,Language,Materials,Media
Internet:.cn
数字技术时代向绘画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它需要艺术家不断地拓展新的艺术创作表现技术和方法。仅就媒介而言,人类在与自然、社会和内心世界的沟通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结绳刻骨、染墨成字、竹木纬编、活字印刷、铅板复制‘激光照排、无纸传输……随着语言、文字、笔纸、印刷、报纸、杂志、书记、电脑的发明,人类逐渐进入了一个数字媒体引领潮流的信息社会,科学界要探讨数字化前景,商界要把握数字化信息状况,教育要紧跟数字化教育目标,新媒体艺术,综合材料艺术也在数字技术的强大功能影响下呈现新的视觉艺术形式……新的技术促成了新的媒介。数字技术与绘画传统技法高度融合,影像图形在综合材料艺术创作中也无时无刻不在自身发挥着新媒介的作用。影像图形是视觉传达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数码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影像图形获得了极大的技术支持,艺术观念和思想获得新的释放,丰富的形式和技巧在绘画艺术的展示空间得到拓展,产生了新的视觉语言和风格。
一、平面影像图形在综合绘画创作中的中的语言体现
数字技术对当代艺术而言,对综合绘画创作的表现方式、传播方式和媒介的接受方式都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和“震荡”。这种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艺术创作方式,也改变了艺术欣赏的方式。绘画和雕塑的历史让我们知道,每次革命均来自于概念和材料的不断发掘和更新,可以说科学技术促进了艺术家的观念改变,引导艺术家从新的角度审视绘画、理解艺术。“在综合绘画中,可以结合使用各种材料,但是有一种材料也许容易被忽视和遗忘,那就是影像。影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代艺术中已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当然影像不仅是材料,通常人们从他的内容来欣赏。如果把影像当作一种材料媒介,许多从事绘画的人也许觉得不好理解。影像可以是照片,影像也可以是幻灯,录像或电影。影像如同其他材料一样,是一个资源,可以挖掘,而且看来这是一个富矿,是一个有着崭新用途,前景未可限量的富矿”。[1]
影像图形这种媒介材料的创新给综合绘画创作带来了崭新的切入点,为拓展绘画的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首先要掌握图像处理的技术,是认识指导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绘画创作实践的基本前提。影像图形材料作为媒介语言的表达反作用于综合绘画的表现方式,又为综合绘画语言表达提供了物质条件。另外在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综合绘画创作中,利用影像图形在不同机理的新材料上的打印和喷绘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感,还可以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创作出区别于传统绘画的新视觉语言。也就是说,影像材料媒介在综合绘画的有机结合,能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感、立体感、时代感的作品,使材料与画面有机结合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数字图像时代的综合绘画创作进入一种更直接,更自由,也更能充分体现艺术家自身观念和想法的状态中。因此图像创作对艺术家的综合素质提高了要求,在实践中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创作与利用传统工具进行创作相比。在计算机界面绘图软件上,媒介的创作运用更需一种全方位的整体构思,包括创作步骤,以及使用命令效果的秩序与程度。正如贡布里希所说:“艺术史并不是一部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而是一部观念变化的历史。”[2]而绘画也绝对不应是对生活的摹仿,而应该是对生活的反映。在塔皮埃斯之前,20世纪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与勃拉克,将现成的材料比如报纸、墙纸、麻布等,大胆地引入素描和绘画作品中,在这些拼贴立体主义的作品中,他们对材料的认识有了新的超越,从此材料才走向了自我表现的空间。
影像图形的效果和机能具有复制性和复数性。数字时代综合绘画材料和图像处理技术密不可分,数码喷绘和激光打印又为综合绘画材料的新视觉发展提供了可能,图像处理技术是影像图像为媒介的综合绘画创作的前提,所以可以看出它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后才产生的艺术。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综合绘画在应用中不断吸取电脑图像处理的技术力量丰富其内涵。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综合材料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在绘画和电脑技术上都极为讲究的绘画艺术。数字时代的综合绘画是以影像图形为媒材进行创作的,是数字图像时代的综合绘画艺术独有的创作程序和表现手段,也形成了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综合和绘画艺术本体语言的主要特色。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综合绘画较之其他画种肌理制作性更强,作画步骤较复杂,材料就更加日趋多样,只有熟悉独特丰富的影像图像处理的绘画艺术语言,才能准确传达出艺术家的精神观念。只有把握住影像为媒介的绘画技法的独特性、丰富性以及在表现过程中所产生的色彩偶然性的变化和效果,才能完善作品的形式、展示作品的风格、深化作品的意蕴。正如罗丹谈到技法时说:“毫无疑问,技法不过是一种手段,但是轻视技法的艺术家是永远也不会达到目的的。”总之,电脑图像处理技术是影像为媒介的绘画艺术创作的前提条件,拥有精湛的图像处理技术的艺术家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绘画作品。
二、影像图形为媒介的观念性语言在后现代绘画艺术中的运用
每个时代都拥有自我时代的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个人绘画艺术语言也就是个人的绘画以及对世界的各种事物之间的一种观念,现代艺术不再是意义的象征,而是观念的表达。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现代方式,主要的表现之一是针对中外传统经典概念、范畴,以及中外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给予挪用、戏仿、整容与篡改,跨过传统艺术分类,实现不同领域的嫁接,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这种超现实的画面与其说是创意形式上的别出心裁,不如说是现代科技和艺术想象的完美结合。换言之,在视觉艺术的范围内,对经典概念和图像的重新理解与改变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后现代方式最显著的体现。“由于艺术语言原创性不再是形式主义陌生化,而是将曾经是陌生化的语言进行观念化差异的组装、利用、挖掘与修正,在无意义差异性语言的现场结出意义明确的当代艺术的语言果实。当代艺术不是消除语言的艺术,而是释放了语言的各种可能性的艺术。”[3]
每位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赋予多种寓意,每件作品也都具有不同的针对性,既是他们对绘画本身的实验,也是他们对传统经典再诠释的的一种态度和方式。他们是不受制于传统审美确定的规则,把中外美术史的经典作品真实和虚构并置在一起,或在没有规则的前提下进行解构式地创作,以及摆脱经典规则后的自由,从而使大众熟悉的图像陌生化,以控制观者的视觉期待,让观者体味新模式和新视角所产生的惊喜,其视觉文本已经深深地刻下了艺术家个人创作的烙印。这类作品画面处理方面多是营造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来充分表达绘画的语言和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正如杨冕所说:“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绘画,它的学术方向是致力于将影像和绘画之间的界限模糊,如果说影像艺术的方向是通过影像的语言来创造独立的、流动的空间,那么绘画就应该是通过绘画的语言来完成构成的现实。我的影像绘画是通过现成的影像资料,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创造独立的、流动的空间。在我的绘画完成作品中,我隐藏了尽量多的绘画元素和绘画中的技巧,来制造绘画中的空间语言。用平涂背景的方法在绘画中制造空间的不确定性,绘画中的构图元素在画面中已经被剥离,也就是什么样的构图在我的画面上都是成立的……!”
三、数字影像材料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发挥的作用:
数字技术用它特有的强大功能给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方式、思维方式;创作观念和审美趣味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对绘画媒介材料发现、创造与综合运用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数字技术时代下的影像材料将更加丰富和充实视觉艺术上的语言,带给绘画艺术语言的无穷魅力,在绘画艺术创作手段上也具有丰富的潜能。数字技术专业的绘画软件产生,神奇的视觉效果使影像材料已经在数字艺术和传统绘画之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
现在的计算机可以提供传统绘画中的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使得艺术表现手法越来越丰富。斯图尔特布兰德有句名言:“今天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除了数字媒介还能属谁呢?”[4]简单说,数字技术为手段设计的影像材料成为艺术语言的载体,其自身的审美特质和媒介作用为绘画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影像图形作为材料在艺术家手中既是承载艺术思想的媒介,同时又是内容的体现。它尽管有时作为主体一部分不是艺术作品中审美价值的全部,但是,在数字图像时代下的艺术创作中对它的选择也只是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它却真真实实地是表达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绘画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影像材料的世界有着极为广阔的未知领域,自身有着巨大的潜力。每个人对影像材料的认识、感受及所采取的应用形式都会千差万别,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也许是对数字影像媒材的心灵感受,在选择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创作构思与灵感冲动。
画画的创作理念范文
【关键词】安德鲁·怀斯艺术创作取材背景宾夕法尼亚查兹佛德【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综合材料绘画的观念性表达以及艺术语言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特别是对现代材料使用来表现当下社会问题,使艺术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创新和丰富了绘画语言及艺术表现内涵,阐述了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综合材料绘画艺术特色
综合材料绘画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立体主义绘画大师毕加索、布拉克通过实践研究,将生活中现成物质材料引入架上绘画创作。他们将报纸、纸壳、香烟粘到画面上,打破传统的绘画观念,引入新的视觉感知,形成新的艺术形式,这可以看作是综合材料绘画的开端。其艺术表现突破了传统绘画的固有框架,形成了全新的艺术示范。在立体主义绘画之后,西方的很多艺术家、画家也开始尝试着将日常生活中的丝织品、麻布、塑料制品、生物制品等物质材料与绘画相结合,研究、探索新的艺术形式语言,包括技艺与技法的实验,试图找到一个新艺术形式的可能性。如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用综合材料表现的装饰画作品,首先在运用传统油画材料、油彩材料固定绘制的基础上,又在作品局部使用金色材料,强化画面的装饰性,从而使绘画作品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绚丽夺目的视觉效果,同时增强了画面色彩表现的真实感,也使当代绘画呈现一种新的面貌。法国著名野兽主义画家马蒂斯在其创作生涯中,特别是晚年时期,也曾多次尝试运用各种颜色的色卡纸拼贴制作作品,使油画与拼贴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绘画模式,使画面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给人一种简洁、明快和活泼之感,并具有童趣的视觉冲击,赋予艺术感染力;德国新绘画画家基弗的作品,作者把一些诸如农作物、植物、金属等材料同油墨、油彩相结合,试图把材质转化为内容,从这些材料中体会伟大与痛苦的挣扎,这更是画家通过材料的应用体现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在现当代架上绘画发展过程中,把材料等各种物质及实物运用在绘画中,突破传统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与手段的单一性,这在绘画艺术的演变过程中应当是一次重大的变革,这是绘画作品中现代审美意识的需要,也是绘画进入现代社会后,艺术需要自身突破的需要。其体现在画面形式语言的探索和表现中,增强了画面形式构成的张力,又活跃着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对绘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艺术特色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观念性表达
绘画进入到21世纪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即绘画已非纯粹的技巧性表达。尤其是进入当代社会,绘画也许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时也具有表达或是迎合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不同看法。所以,步入当代之后绘画产生很大变化,分为观念艺术和架上绘画。观念绘画非常广泛,包括集成艺术、装置艺术、实像艺术、行为艺术、地景艺术和习俗艺术等。而架上绘画则包括绘画、雕塑和照相艺术等。这些艺术形式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艺术的表现范畴,拓宽了人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了人们的艺术想象。以上诸多艺术形式中,绘画观念的引入是一个统一话题,这是绘画由传统走向当代的重要信号。
由于综合材料绘画所引用的多种材质都与当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相关,所以对于观念性的表达自然有其独特性,也就是观念引入的问题,这里有必要先说一下“观念”是什么。首先,观念是思想所表达出的主体的意识形态。艺术范畴的观念是表达与展现问题的针对性,指的是当代艺术和当下社会现象,通过现象映现和产生的诸多问题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对社会问题的发现与感悟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由于对知识本身和公共标准的理解与认识,加上对自身地位价值的判断,后现代艺术家注重表现当下社会现实问题、文化问题和人内心世界的矛盾问题,包括环境问题、民族问题、女权问题。当代艺术家从现实世界和具体人的本身出发,去讨论人民关注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精神问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是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身份,以艺术的形式提出问题来解决问题。创作艺术作品的原则在于表现问题要有针对性。其次,是艺术表现的智慧性。艺术观念不仅是指一个概念问题和手段问题,也是指艺术家以一种智慧的表达,更是体现出来的哲学思想和人性感悟,即充满对世界的态度与方法,这需要独特性的知识能力和认识能力。把当下社会诸多问题引入艺术创作,使作品更多地表现对世界的态度与认识,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在绘画艺术表达上,不但要有问题思考的深度,还要有艺术表达的巧妙性。所以,将问题以艺术的形式提出,以智慧的形式表达,是观念性传达的又一要义,也是综合材料绘画艺术语言表达的必备条件。
在综合材料绘画的观念性表达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其一,观念性的表达对现实社会中人们关注的问题,是否运用艺术的方式给予解决,或提出解决的方向,给人们以启示及思考,最终,应看到艺术家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成功。所以观念性的表达不一定只是提出问题,还应有设法解决的趋向。其二,要看所运用的观念性表达是否有独创性。这里体现画家的艺术思想,绘画构思,材料运用的巧妙,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智慧,是画家艺术综合修养的体现,是画家形成个人绘画风格的重要标志。其三,观念的表达应尽量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的印记。综合材料绘画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来说,应算是舶来品。在西方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作品风格多样,流派众多,如果按照西方艺术审美的标准与思路进行绘画创作,势必会淹没在当代综合材料绘画浩瀚的艺术海洋中。所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应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积极地体现,应上升到观念性的层面进行表达,尤其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来深化艺术的观念性,应是综合材料绘画观念性表达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当代综合材料绘画艺术表现的丰富性
综合材料绘画是多种材料的介入。所以在艺术创作中,最初艺术家的观念、意识萌发,似乎与所使用的材料没有关系,但经过艺术的发展,艺术家的关注点由唯美转向对自身及社会问题的探讨,各种综合媒材就有了艺术表达的适应性,并通过转换媒材以适应艺术思想。随着艺术史的发展,新思想、新观念的更迭急剧加速,艺术家对媒材需要导致了综合绘画艺术的艺术形式呈现多样化。
当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所处的国家、地域和文化风俗的不同,艺术家的认识与体会也有很大区别,他们努力寻找新材料来表达画家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绘画艺术发展到今天,艺术家经过努力与实践、研究与创新,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实际选取,革新了艺术创作手法与表现力,拓展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实现了用新视角去探索材料的表现形式,从而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审美经验与审美习惯。所以,在当下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尝试使用综合材料,对综合绘画艺术的研究进行了积极探索。
综合材料绘画艺术语言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材料美。材料媒介运用在艺术创作中,不仅是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还是作品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材料的特殊美感,由于不同艺术家的运用,在作品中会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也会有不同的审美体现,比如钢铁给人们一种冰冷强硬的冷漠感;植物体现着一种生命的意识;木料则给人带来朴实温和的亲切感;常见的布料就显得随和,容易接近,以及现代很多艺术家使用金属片作画,这都体现了当今绘画材质美的创新。如塔皮埃斯受到法国“物质派”艺术家伏特里埃的影响,将沙石、石膏、乳胶、铁钉彩胶等材料在作品中体现出特殊的材质美;艺术家劳申伯格作品更是把被子直接当作品挂到了展厅墙上,使材料的艺术引用呈现出不同的美感。二是媒材的肌理美。这里所说的媒材是指材料表面的质地或者纹理所形成的美感,比如树皮、岩石、丝织品等纹理就具有肌理美。肌理对绘画作品来说具有装饰性的美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各种肌理的艺术表现丰富了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语言,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例如德国艺术家施威特1943年创作的立体拼贴,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拼贴,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和艺术美感。三是材料色彩美。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色彩感,使综合材料在同时运用时有一种色彩间的组合美。同时,艺术家还可以在材料上进行色彩的再表现,使色彩感和材料的肌理美相互结合,突破了架上绘画以色彩再现的表现形式,使材料物质、塑造肌理、夸张的色彩用来组织画面结构,色彩同时也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使综合材料绘画艺术有了极强的装饰性,产生了新的视觉效果。
所以,综合材料绘画这一新媒材被现代艺术家运用于不同作品之中,表现出当代人的观念与认识,同时也赋予艺术新的活力。正确使用综合材料还可以拓展现当代绘画语言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提高艺术家的创新能力,发挥新材料本身质感与视觉效果,并结合绘画的各种表现手段,能够达到创新和丰富画面表现力的效果。所以,在新材料的运用过程中,应考虑我国现当代艺术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保持自身民族特征,发挥创造能力,走中国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以及如何从新媒材探索寻找新创作语言的可能。这样的研究极不容易,但在绘画创作立足于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大前提下,融合中西理念进行创作,对于完善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综合材料观念性的价值表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B078)
参考文献:
[1]陈心懋.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孙志晔.自由跨界与多元表达——当代综合绘画艺术语言之魅力[J].文艺评论,2012(3).
画画的创作理念范文
[关键词]:中国版画发展历程发展方向
版画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是集绘画、制版、印刷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按照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瓷板画、纸版画、丝版画;按照制作方法可分为凹版、凸版、孔版、平版;按照画面效果可分为黑白版画、套色版画和单色版画。版画不同于普通艺术,而是把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就要求版画创作者不仅具有良好的美术修养,还需要刀刻方面的技艺。
一、版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从总体上说,中国版画艺术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高潮:
第一次,是中国唐代木刻雕版的发展。印刷业发展迅速推动了版画艺术的发展,印刷业实质上是利用木刻复数性的特点得以发展,而木刻画也利用印刷业的需求和发展壮大了自己。现在世界所公认最早的一幅木刻版画是唐代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该画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一时代的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将欧洲创作性版画艺术引到中国。自1931年鲁迅先生在上海创办“新木刻讲习会”开始,新版画艺术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此时,版画艺术适应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作品具有很强的宜传性、鼓舞性、革命性和战斗性。新版画艺术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30年代左冀美术的主力军。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毫不含糊地以艺术作为战斗的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兴版画不仅以传统的木刻为基础,而且受到西方创作版画的影响,它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比较写实的手法,以极大的热情,表现现实生活。由于木刻版画容易制作,也容易接受,特别是条件比较艰苦的环境下,这适合了革命年代艰苦生活的背景,从而蓬勃发展起来。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需要各种艺术人才,国家在文化艺术发展方面给予了巨大的投人,新中国版画艺术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蓬勃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是新兴版画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文化艺术事业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下,版画艺术广泛吸引西方现代诸流派成果等外来艺术,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形成了新时期艺术创作的基本格局。
二、版画艺术的发展方向
首先,重构版画艺术新理念。版画艺术的出路在于综合。对于版画概念的综合,具体地说,我们应摒弃不厌其烦地在创作草图上“追求”版画特征的模式;将版画的概念拆换为“版”与“画”。当然,“画”的含义,这将有助于我们对“版”之性能和“版”本身的价值之认识,并大大地拓宽我们的版画视域。但我们忽略了创作版画很要讲究的创作性激情,学家时根本不去揣摩前辈或版画大师们如何能产生其成果的原因,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创造”的风险和艰辛了。技巧的综合上,目前的传统绘画、雕塑艺术还真没有一种门类具有如此宽阔的语汇体系。虽然当代艺术中不少艺术家实际上早已使用了“综合”技艺的概念,但在质量(艺术品)上,绝对不是每位当代艺术家都具备了版画家的技艺素质的。然而,尽管我们缺的不是技艺知识,不是技艺的熟练程度与否,却最缺少的是融会贯通、综合应用的胆略以及学术性试错的宽容心。尺寸的综合上,在概念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尺寸的选择应视创作本体的需要,而不是依据制作设备的限制。第二层含义是突破平面性版画尺寸的综合立体性表达的版画。版画艺术将在概念综合、技艺综合、尺寸综合的过程中形成它的崭新视域和表现张力,这些手段所围绕的中心不再是狭隘的版画模式,而是依重实施版画创作手段的人本身。这类尝试会对版画人的价值和创作尊严的重新肯定具有意义。
其次,要促进中国版画艺术与西方艺术、现代艺术的融合。需客观地面对西方先进的版画技艺,充分利用西方的先进文化观念,使社会的文化经济真正融合,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艺术观念缺乏文化针对性,和创作理念缺乏开放性维度。根据中国版画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引进西方观念、技巧、技术,把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有机融合做不懈努力。艺术创造本身的价值不在于它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而在于这种形式是否能够准确、恰当地传达了内容,赋予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气象。
再次,将民间艺术融合到中国版画艺术中去,大胆创新,力出新品。挖掘版画自身的潜力,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倡导主流文化,弘扬主旋律,吸收革命年代版画艺术发展的经验,应充分发挥版画本体语言的艺术魅力、作品涵养和形式美感,发挥版画现代感、装饰感和复数性的特点,在作品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智慧,反映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努力适应当代人民的精神和心理状态的需求,版画的形式语言极为丰富。版画艺术是在所有画种中完成中西结合最早,也是最成功的一个画种,我们完全可以从创作中去挖掘我国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吸取民族文化的传统和营养精华,从民间找到古老而深邃的艺术内涵,将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精华恰当地结合在版画艺术中去,大胆创新,推陈出新,在发展中创造,在创造中摸索,在摸索中改良,在改良中进步,创作出有时代特征的、有中国特色的、有现代感的、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美的版画艺术品,必定会使中国的版画艺术走上复兴之路。
现在,我国很多地区开始重视本地版画艺术的开发,作为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比如,内蒙古通辽市有“中国版画之乡”的美誉,通辽版画多取材于蒙古族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内容写实,风格质朴,线条粗犷,色彩鲜艳,表现出浓郁的民族和地区特色。如版画《乌珠穆沁的傍晚》、《敖特尔的春天》、《草原,你早》、《孝庄文太后省亲图》等。同时,通辽市注重打造科尔沁版画这一文化特色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和比赛,获得了很多的奖项,而且通辽版藏被很多博物馆收藏。此外,通辽市注重培养版画创作者,已建设少儿版画基地25个,有辅导教师200多人,小作者群体4000多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辽儿童版画不仅在国内展出并获奖,还在2O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中国版画的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仅仅要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包装,还要重视老一代版画家的技艺的传承和新一代版画创作者的培养,加强版画的教育教学,融合中国文化的元素,加强国际交流,形成有特色、有视角、有品位的中国版画,提高知名度,同时实行市场化运作,逐渐产业化,中国版画又将迎来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
画画的基本知识范例(3篇)
画画的基本知识范文论文关键词:知识分类程序性知识三维动画软件技术基本技能认知策略当前,动画产业在我国呈现出一派方兴未艾、生气勃勃的气象。在动画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动画..
-
画画培训总结范例(3篇)
画画培训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动漫速写;造型;积累;角色;衔接速写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用快速简练的手法表现对象的特征,通过简要明确的描写物象表达作者的感受、感悟、情绪,同时也是积累..
-
安全防汛应急预案范例(3篇)
安全防汛应急预案范文篇1为做好全市教育系统防御洪涝、暴雨、台风等灾害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提高预防学校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学校洪涝、暴雨、..
-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例(3篇)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文篇1关键词: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分析引言:对于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科学、准确以及公正。实验室是进行检测实验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内部的环..
-
电工实训项目内容范例(3篇)
电工实训项目内容范文【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实训【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76-02维修电工实训是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电气..
-
危险化学品培训总结范例(3篇)
危险化学品培训总结范文【关键词】危化品生产标准化措施推进危化品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
-
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区别范例(3篇
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区别范文【关键词】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实施方式;蜂巢式讨论;改良1.选题背景翻转课堂最早来自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教师(乔纳森・伯尔曼&亚伦・萨..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例(3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为强化应对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