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范例(3篇)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范文
关键词:试论如何提高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把孩子领进色彩缤纷、生动有趣、广阔的语文天地,让祖国的语言丰富他们的思维,让祖国的文字净化他们的灵魂,让经典优美的篇章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小学生用自己的笔墨来讴歌他们心中最美好的事物,已成为时展的需要,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试谈谈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总结,仅供同仁参考:
一、寻找引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布衣元帅》一课,上课伊始,可指导学生引爆点:什么是布衣?布衣和元帅好像是不相干的两种人,怎么会连在一起?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在学习文本时,他们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解决这些自己心中的困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想象,这堂课的学习会因了学生解决课前问题的浓厚兴趣而轻松愉快。
二、指导好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应该从各年段发展的连续性上整体把握,不要只盯着本年级的目标。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就应该学会怎样阅读,进而培养阅读能力。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阅读,课外阅读也不可忽视,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用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而忽视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首先,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学会仿写一些句子;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其次,指导学生使用读书方法。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的几种读法。
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一般我指导学生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要精读。
三、倡导学生合作探究、打造高效课堂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就是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有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十分含蓄,可让学生续写想象作文。如《粜米》、《凡卡》、《穷人》等文教学后,以《粜米之后》、《凡卡寄信之后》、《收养孩子之后》为题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作文。许多课文中有“空白”之处,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想象补充。如《珍贵的教科书》中,指导员在牺牲时有许多话要对“我们”说,却没有说出来,指导员可能会说什么呢?让学生进行补充想象,通过增扩续补想象,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要增补得精彩,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质和量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这些课文的情节更加完整生动。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如果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包办、多些自由,我们的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语文,我们的语文课程才能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养成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要训练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批划、摘抄要点、制作卡片、会做笔记等。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善读者善用工具书。要教会学生在预习、自读、自学过程中,运用工具书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中年级更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3.阅读卫生的习惯。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阅读与环境、阅读与自身健康的关系,讲究阅读卫生。
新课改是历史的潮流,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广阔自由的阅读空间,努力探索阅读教学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才能使阅读教学逐步达到“不教”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范文篇2
一、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加强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这种阅读方法的弊端在于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综合能力的培养
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经过对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阅读吸收信息,吸收是为了表达。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三、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范文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教学大纲也要求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等。要让学生们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并被深深地吸引住,阅读是关键。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在新课标的形势下,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就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与现状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祖国的语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量急增的社会,也是阅读的社会,阅读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完善与发展,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而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具有和谐共融的智商情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阅读教学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只是长期以来,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却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学会阅读,还是停留在为了眼前的考试而读,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上对文章的解读。这种现状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无疑是不适应时代要求的。
二、提高语文阅读效率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活用现有教材。教材的许多篇目跟不上的步伐,迫切需要进行取舍。(注:现在初一初二使用的新教材这一矛盾已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可初三用的仍是老教材)对于教材的课文,不一定要篇篇俱学,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作品应该删去,哪些作品只需作一般阅读,哪些作品应该重点研读,由学生拿出意见,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对于宜重点研读的课文,也不必拘泥于以往教参或别人对作品的定论,而应以学生为主,启发学生反复阅读,自主感受。如讲《孔乙己》和《范进》两篇文章时,可以把切入点定为孔乙己和范进的换位思考:范进如果面对酒客的奚落会怎样表现?孔乙己如果面对岳父的谩骂会怎样?孔乙己如中举会不会像范进一样发疯?……这些问题一定会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这样一改传统的教法,对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不但让学生理解了文章本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
-
新闻传播研究范例(3篇)
新闻传播研究范文篇1关键词新闻翻译传播模式传播媒介受众与反馈一、新闻翻译的研究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媒介都需要翻译大量国际新闻来满足大众..
-
生物研究报告范例(3篇)
生物研究报告范文篇1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调查研究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制定方针政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弄..
-
岩土工程的概念范例(3篇)
岩土工程的概念范文1环境岩土工程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环境岩土工程是岩土工程与环境科学密切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应用岩土工程的概念、技术和方法进行环境保护与治理的..
-
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范例(3篇)
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范文2008年初,山东省政府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域范围;次年,国务院批复了《规划》,标志着黄河..
-
生物质能的缺点范例(3篇)
生物质能的缺点范文关键词:花卉营养缺乏补救措施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有(C)来自空气中的CO2,氢(H)和氧(O),来源于大气降水,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锌铜钼氯在土壤中都有一定贮存量,可..
-
土壤学的主要内容范例(3篇)
土壤学的主要内容范文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创新性教学;科研型;应用型;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H191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
-
初中创新培训范例(3篇)
初中创新培训范文一、创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数学现象产生好奇心,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在探究新..
-
儿童体育训练培训范例(3篇)
儿童体育训练培训范文篇1关键词:儿童;舞蹈;教育中图分类号:J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41-01在当代社会教育发展中,儿童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众多家长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