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的安全措施范例(3篇)
电气火灾的安全措施范文篇1
【关键词】建筑电气;火灾;原因;安全措施
前言
电气引起的火灾占到比较大的比例,文中详细的分析了各种引起电气火灾的原因,针对火灾主要原因对建筑电气火灾采取预防措施。除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外,主要工作还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从思想上重视,亟待完善相关法规体系、生产过程中把好产品质量关、提高设计人员水平和工人的施工水平、宣传电气安全知识、大力开展电气正确操作和防火教育等举措,才能有效消除建筑电气火灾隐患。
一、建筑电气火灾的原因分析
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可归为电气设备故障和电气线路故障两大类,造成电气火灾隐含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4种,在每种主要原因中也有很多其他因素造成的。
1、电气设备绝缘问题。绝缘老化会使绝缘性能降低,而绝缘损坏可能使绝缘性能丧失,易造成电路短路引起火灾。造成电气设备绝缘的原因主要有:1)旋转型电机设备,由于轴承不良产生干磨发热,即使正常如果旋转速度过快,热量散失不及时,也会引起火灾;2)电气设备局部放电,过压以及事故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过电流;3)环境原因:化学物质的腐蚀,各种光线的长期照射和氧化作用,动物咬坏电线、电缆,以及潮湿、水浸等使线路短路;4)人为原因:设备选型不当、施工不规范以及检修维护不及时等。
2、电气设备过载。电气设备过载指当电气设备发生电气过载现象时由于过电压或过电流在电阻上所产生的热量过高,对金属材料造成破坏性损害。1)电气设备设计选型过小,安全余量不足,使电气设备过载荷运行;2)乱拉电线,过多地接入用电负载;3)导线截面选得过细,与负荷电流值不相适应。
3、电路和设备短路。短路是电流未经一定的用电负载、阻抗或未按规定路径而就近自成通路的情况。短路事故容易引起火灾,是电气设备故障中最严重的一种,引发电路或电气短路的主要原因有:1)元件损坏,例如设备绝缘材料老化,设计、制造、安装、维护不良等造成的设备缺陷发展成为短路;2)气象条件影响,例如雷击过后造成的闪烁放电,由于风灾引起架空线断线和导线覆冰引起电线杆倒塌等;3)人为过失,例如工作人员带负荷拉闸,检修线路或设备时未排除接地线合闸供电,运行人员的误操作,人为破坏等;4)其他原因,例如挖沟损伤电缆,鸟兽风筝跨接在载流裸导体上等。
4、电气连接点接触电阻过大。在电气线路与母线或电源线的连接处、电源线与电气设备连接的地方,由于连接不牢或者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造成局部电阻过大,称为接触电阻过大。
二、建筑电气火灾的预防策略分析
建筑电气火灾预防措施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有产品质量问题、设计问题、施工问题、运行操作问题等,所以预防措施涉及到建筑电气的方方面面,以下为针对火灾成因总结出来的一些预防措施。
1、完善建筑电气相关的法规。防火法规的完善是从政策源头上防治建筑电气火灾的发生:1)强化建筑电气的监督职能,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义务;2)突出建筑电气防火重点设备的防护,从设备制造、工程设计、运行操作规程都应该给出相关的标准;3)鼓励发展建筑电气防火新技术,对于新技术用科学的途径去推广应用;4)大力开展建筑电气防火的教育培训,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安全问题是第一问题,应该作为基础知识普及到每一个人。建筑电气火灾很多都可以归结为人为因素,所以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2、做好漏电保护。流经人体的电流,当交流在15mA~20mA以下或直流50mA以下,对人身是安全的。目前漏电开关脱扣值一般整定在30mA。目前工程中常采用末端保护为主,主要是因为发生故障时可以减小影响范围,也可以采用末端保护和分支线保护相结合的分级漏电保护方式。选用漏电保护器时应注意几点:1)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的漏电保护器,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2)漏电保护器应选用电流动作型的,在选择时应考虑保护范围、人身设备安全和环境要求。3)当漏电保护器作分级保护时,应满足上下级动作的选择性。上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小于下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或是所保护线路设备正常漏电电流的2倍。4)在选择漏电保护器时,应考虑使用电源电压、频率、工作电流和短路分断能力。5)选用漏电保护器,应满足保护范围内线路、用电设备相(线)数要求。保护单相线路和设备时,应选用单级二线或二极产品;保护三相线路和设备时,可选用三极产品;保护既有三相又有单相的线路和设备时,可选用三极四线或四极产品。
3、做好接地保护。为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电力系统工作的需要,要求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用金属与大地做良好的连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接地。电气设备与电力系统的接地,按其作用不同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和接零,防雷电接地,隔离接地,静电接地和防腐接地等。1)工作接地。电源中性点不同的运行方式,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特别是在发生单相接地时有明显的影响。接地方式分为三种:一种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一种是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一种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工作接地的作用就是:保证电气设备可靠地运行,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迅速切断故障点。2)保护接地。为防止因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的危险,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作金属连接称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为防止电压危及人身安全。保护接地的形式有两种:a.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分别直接接地,称为保护接地;b.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或者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中性线与保护线共用一根导线接地,称为保护接零。3)重复接地。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地再次做金属的连接,称为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的作用就是:当系统中发生碰壳或接地短路时,可以降低零线的对地电压,当零线发生断裂时,可以使故障的程度减轻。4)防雷电接地。当高空出现雷云的时候,大地上由静电感应作用必然感应出与雷电相反的电荷,由处于地面上建筑物最高处的避雷设备,引雷电下行先导,使主要放电集中在避雷设备上,使处于附近尤其是比它更低的物体受雷击的概率大大减小。这样就对设备和人员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三、结语
据统计全国火灾数量达13.17万起,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7.7亿元,间接损失无法估量。其中,各种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共40481起,占火灾总数的30.7%。在重大火灾中,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占34.8%。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建筑电气引起的火灾占的比重最大,因此,加强建筑电气的规范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是减小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于亭瑞.浅谈室内电气安装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5
电气火灾的安全措施范文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8.14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电气化时代已悄然而至。电气化一方面造福了人类,一方面因其各种原因诱发了大量的火灾隐患,又会对建筑物及人类构成威胁。根据公安部消防局公布火灾数据统计,全国近年来火灾总起数都在10万起以上,其中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起数又占年火灾总起数9%-15%,而由于电气安全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不健全、电气操作和使用不当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电气火灾隐患及其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约占火灾总起数的30%左右,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
2人员密集场所常见电气火灾隐患
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普遍存在的特点是:人员密集、流动量大、人员层次复杂、可燃装修和装饰材料多、用电设备多、功率大以及电气线路复杂等等。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潜伏期”。
2.1人员密集场所常见电气火灾隐患特点
2.1.1地域特点
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员密集场所占地规模大,采用现代化电气多,发展较早,虽然当地消防机构排查整治力度大,但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数量远远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每年各省的火灾经济损失就能得到很好的证明。经济发展快的省份和地区的电气火灾损失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和地区。
2.1.2行业特点
从近年的火灾统计来看,商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的电气火灾起数和损失在各行业中较为突出,人员密集场所中商贸、集市、餐饮、娱乐、宾馆等行业由常见的电气火灾隐患引发的火灾起数多,而发生重、特大电气火灾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2.1.3多样性特点
人员密集场所中存在漏电、短路、过载、接触不良、过负荷、电弧、电火花等电气火灾隐患,造成高温发热,并引燃周围可燃物最终酿成火灾。
2.2人员密集场所常见电气火灾隐患
电气火灾事故隐患可分为过热型隐患、放电型隐患和人为型隐患。过热型隐患的基本特征是电气设备或线路的发热部位产生异常高温,从而引燃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材料及周围的可燃物;放电型隐患的基本特征是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受损,在其间隙和表面产生游离放电和电晕,严重时会造成绝缘击穿和闪络,表现为电火花和电弧。人为型隐患的基本特征是安全意识淡薄,用电不规范,私拉乱接电线,造成人为性电气火灾隐患。
2.2.1过热型隐患
短路。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突然增大,在极短的时间内的发热量也很大,不仅能使绝缘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附近的易燃、可燃物质燃烧,造成火灾。
过电荷。一般电线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65℃当线路过负荷时,电线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值,会使电线的绝缘层加速变化,甚至变质损坏引起短路着火事故。
接触电阻过大。接触电阻过大时,会产生极大地热量,可以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并能引起绝缘材料、可燃物质及积落的可燃灰尘燃烧。
2.2.2放电型隐患
不合格电气设备。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电器产大部分电气性能技术指标、绝缘等级不符合国家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未经质量和安全认证。如常见的配电箱(盘)的火灾隐患,配电箱内的低压电器集中,打火放电的机率较大,导线接点密集,产生热量不易扩散,极易引燃箱体和周围的可燃物。
电气线路自然老化。环境的影响加快电气线路的自然老化,如风力、温度变化、化学腐蚀、粉尘等。电气设备与导线,或导线与导线连接处接触不良好、松动,会导致放电火花的火灾隐患。
2.2.3人为型隐患
一些承包施工队伍人员技术素质低,质量意识差,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低价位的假冒伪劣电器产品或已明确淘汰的电器产品。
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追求华丽,使用大量可燃性装修材料,电器设备位置随意安装,无预留散热空间;电源导线敷设不按防火要求;接头处理马虎,随意在吊顶棚内分支接线,接头没有设在接线盒内;装修工程非电气专业人员安装电器设备。
人员密集场所开业前都实施了改造,但改造不尽完善,进户后的电气线路多数没有更新或有些电气线路自用上电以后就没有进行过改造,加之过早建成的建筑中大量使用铝芯电线、电缆,电气线路设计过于节约,线路容量偏低,线路老化严重,导致电气线路存在的火灾隐患严重。
3预防措施
从总体上看,减少电气火灾隐患的预防对策,涉汲到科学技术上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涉汲到日常管理措施和我国目前体制的有机结合,综合多年来日常防火监督所得的认知和体会,提出减少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预防对策。
3.1加强对电气火灾隐患的监管力度
预防电气火灾要从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控制,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强监管。新颁布的国家消防法增加了专门的条款,对电气产品的安全质量和电气线路安装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建设、房管、技监等职能部门,都应当对此发挥监管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电气火灾的严峻形势得以有效的控制。
3.2推动电气火灾隐患的检测工作
电气安全防火检测是发现电气火灾隐患的重要手段,对电气系统的防火安全检查,技术性比较强,加上电气系统的许多部件和线路都处于隐蔽状态,单靠以眼看、手摸、鼻子闻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检查方法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而借助于激光、红外、超声等现代检测手段,与传统的检查方法相结合,加以系统化、标准化,就能够提高消防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安全检查的质量与效率。
3.3加强电气防火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
减少火灾隐患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人们发现火灾隐患能力,许多重、特大火灾都是由于忽视用电安全,缺乏用电知识和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的。在宣传教育方面首先要在广大群众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手段,广泛普及用电安全知识,宣传电气火灾隐患所潜在的危害性。
结语
消除电气火灾隐患是防火工作中的组成部分,我国的电气防火工作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应立足本国国情,参照国外的先进防火技术和经验,不断的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出消除电气火灾隐患的有效措施,进而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电气防火系统的安全性,使电真正发挥出光和热来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胡志敏.浅析电气检测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7(1):111.
[2]黄子聪.电气火灾隐患的诊断和改进方法[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0(3):61.
[3]王丽虹.电气火灾隐患产生原因及分类的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9):16-19.
电气火灾的安全措施范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在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建筑电气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也有着很深的影响。若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不合理,没有对配电线路进行防火保护,会很容易导致火灾事故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对此必须加以重视,加强监管力度,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文就是对建筑电气配线线路的配电方式及防火措施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对相关人员能够有所启示。
关键词:
建筑电气;配电线路;建筑工程;配电方式;防火措施
以往在建筑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选择较为随意,没有给予相应程度的重视。为了降低建筑工程建设的成本投入,致使配电线路的防火处理存在很多的漏洞,导致配电线路的防火性能较差,对建筑内部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实际改善,必定会阻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所以,对于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及防火处理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
想要深入地了解我国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就需要全面地掌握我国建筑电气配电负荷的具体情况。本文以我国的民用建筑为例进行阐述。民用建筑依据需求的电负荷大小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就是一些建筑规模较大,耗电量较多的建筑工程,例如:大型的运动场、体育馆,还有一些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工程都属于第一等级负荷的范畴之内,配电方式以10KV为主。对于一些建设规模较小的民用建筑主要是应用380V或者是200V低压配电方式,就可以满足建筑工程应用的实际需求。不管建筑工程配电线路选用何种配电方式,都需要注重防火措施的落实,从而保障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电路引起火灾的概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建筑电气配电线路配电方式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电气配电线路配电方式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内容众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关于配电线路原材料的应用,以及原材料的布置。如果应用原材料的质量较差,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对于建筑电气配电线路配电方式的选择,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一)了解材料的燃烧特性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建筑火灾事故发生,其中由于电能应用导致的火灾占有很大的比例。现阶段人们对于电能应用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对电能火灾的管理与控制也越来越关注,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配电线路设计时,也会格外地注重防火措施的落实。但是因为电力能源本身的特性,导致电能火灾不能完全避免,特别是在一些电能应用环境较为复杂的建筑中,防火措施的落实具有很高的难度。所以建筑电气配电线路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中,需要选择耐火性较为良好,并且不易燃烧的材料进行配电线路的装配。同时还要求材料在火焰高温灼烧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的有害物质,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这就需要对材料的燃烧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合理、科学地进行材料的选择,从而将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幅度降低。
(二)电线和电缆的选择
以往建筑电气配电线路设计人员在对电线和电缆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主要是考虑电线、电缆是否满足工程配电电路建设的实际需求,以及对于配电线路建设的经济性是否会造成不利影响,对于电线和电缆的防火性能常常采取忽略的态度。这样的配电线路设计不能满足人们对电能应用环境的需求,必定会埋下很多的安全隐患。所以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人员在选择电线和电缆时,需要提升重视程度,考虑电线和电缆的防火和耐火性能,要选择外表包有绝缘、阻燃材料的电缆和电线进行配电线路建设。现阶段我国很多科研机构都在加强研究力度,使得很多的阻燃性电线和电缆诞生,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
三、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防火措施
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防火措施与建筑工程整体的防火性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能够加强对火灾事故的预防,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生活环境,避免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一)防止火灾蔓延的有效措施
电能火灾具有很高的危害性,主要是因为电能火灾容易蔓延,导致火灾区域不断扩大,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建筑配电线路的防火处理,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对火灾蔓延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灾情进一步恶化。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大多选择设施封闭式的金属线槽来控制火灾蔓延,同时在建筑工程配电线路实际建设过程中也要避免线路可能发生的短路情况,对建筑电能火灾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二)层间防火的有效措施
对于建设规模较大,人员分布较为密集的建筑工程,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层与层之间,以及不同功能分区之间的防护处理。超高层建筑人员分部非常的密集,电能火灾发生后很有可能沿着楼层进行蔓延,最终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必须要注重层间防火处理,这就需要建设防火墙以及设置防火隔层,提升建筑工程的防火性能。
(三)防火技术和材料
为了能够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整体防火性能的提升,设计人员需要合理、科学地运用防火技术和防火材料。对于配电线路中一些容易燃烧的物质,可以在其表面涂抹一层防火材料,作为防火层,避免火灾事故发生后引燃物品,导致火情不断蔓延。我国对于建筑配电线路的防火处理非常重视,并且也在不断地进行研究。设计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防火技能,了解新的防火材料,并将其应用到建筑工程配电线路实际建设中去,促进建筑工程配电线路防火性能的不断提升。
四、结语
电气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以及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选择,必须要依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并且做好防火措施,将电能火灾发生的概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促进建筑工程整体防火性能的提升,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刘滨单位:河北省消防总队邢台支队
参考文献:
[1]刘文杰.建筑电气在设计中对火灾的防范[J].民营科技,2015,(01).
-
电气及其自动化学科评估范例(3篇)
电气及其自动化学科评估范文篇11.1雷击风险评估的要义雷击风险评估是指根据建筑物所在地雷电活动规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本区域内发生的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
想象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范例(3篇
想象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范文纳法、演绎法以及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形象思维主要是指创造性形象思维,其主要形式是创造性想象;直觉思维不仅涉及灵感这心理状态,而且还包括直..
-
内控合规管理工作的建议范例(3篇)
内控合规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篇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
-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范例(3篇)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范文众所周知,精神病患者随时有可能出现危险行为,这些危险行为包括伤人毁物、突然出走、冲动行为和自残自杀等。不少人认为,精神病患者的这些危险行为是..
-
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模式范例(3篇)
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模式范文关键词:社会保障税;筹资模式;费改税abstract:thecurrentsocialsecurityfinancingchannelsforfund-raisingmodethereisasingle,rigid,lackoflegisla..
-
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本策略范例(3篇
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本策略范文关健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应以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及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倡导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动手实..
-
马拉松训练计划范例(3篇)
马拉松训练计划范文RunningTimes《跑步时代》期别:Jul/2012炎炎夏日已经近在眼前,跑步计划依然要一如既往地进行,如何抵抗热浪、预防高温危险就成为夏季跑步的重头戏。那么高..
-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范例(3篇)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范文关键词:概率论思维特征思维方法从帕斯卡和费尔玛开始研究古典概率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对随机博弈游戏即中的一些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