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旅游规划范例(3篇)
农村生态旅游规划范文篇1
1.1旅游发展定位
依托区域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资源,并结合山西太原、晋中的城市文化,导入主题性旅游产品,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融合文化、商务、运动、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经济,努力塑造区域旅游型的城市名片”和城市会客厅”形象。项目作为区域旅游升级发展的核心引擎,需打造旅游产业链,承担提升产业经济效益的使命。
1.2规划理念
注重生态理念:龙栖湖山环水绕山水相映,自然植被较好。为了平衡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本规划强调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在保护好旅游资源的条件下适当的开发观光旅游项目,努力维护好以龙栖湖为核心的区域生态系统。突出休闲旅游:本规划以龙栖湖的山水资源为本底,有条件地开展农业观光、运动、科普、养生等休闲旅游项目,满足城镇居民亲近自然、体验农家生活和观光游憩的需要。塑造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好比是一坛陈年老酒,因为有了岁月的积淀,才会越香越醇。因此,本规划在旅游文化塑造上,着重打造生态文化、农家文化、休闲文化、体育文化、渔家文化和煤炭文化”。促进产业发展:本规划应综合考虑与农业、交通、餐饮住宿、手工业等行业的紧密融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1.3具体规划
该项目拟规划为:旅游服务区、煤炭安全综合区、湿地景观区、山地探险区、中心景观区、农家体验区、康体活动区、观光农业区等八个区。旅游服务区:该区位于基地的北侧、金鸡垴村东侧,规划面积约58.9hm2。拟规划旅游服务中心、入口停车场、演艺广场等,并将周边的农田建设为现代观光农业园。煤炭安全综合区:该区位于基地的北侧、水磨滩村南侧,规划面积约68.2hm2。拟规划煤机博览园和模拟矿井拓展训练园。湿地景观区:该区位于基地的北侧、金鸡垴村南侧、水磨滩村东侧,规划面积约93.0hm2。利用现有的采矿陷地水塘和季节性河床,拟规划为湿地观光园。山地探险区:该区位于水库东侧,规划面积约219.7hm2。拟规划CS野战园、森林探险园和森林氧吧。中心景观区:该区位于基地中心,即龙栖湖,规划面积约218.2hm2。拟规划卧龙岗标志性景观和各类游船码头。
农家体验区:该区位于基地中心,包括北雷公村和西雷公村,规划面积约62.1hm2。拟规划将北雷公村和西雷公村改造为农家乐,满足游客体验农家生活的需要。康体活动区:该区位于基地西侧,规划面积约130.6hm2。拟规划健身场、跑马场、滑雪场等。观光农业区:该区位于基地南侧,规划面积约246.3hm2。拟规划百果园、采摘园、百花园、蔬菜园等。道路交通规划:主环路:分别在金鸡垴村、曲尺庄村、南雷公村、蔡庄村设置主路与龙栖湖相接,并且打通龙栖湖周边的环形主路。主环路宽7m。次路:主环路至各旅游景点的通道,宽约3m~5m。支路:各旅游景点内的步行游步道,宽约1m~2m。水上游览线:分别在蔡庄水库大坝、南雷公村、曲尺庄村、北雷公村和水库西侧设置游船码头,满足游客划船戏水的需要。
2结语
农村生态旅游规划范文
ExampledontheCountrysideTourismPlanninginDashiyaoVillage,NanzhaoCounty,He'nanProvince
LiuCailing
(InstituteofGeographicalSciences,He'nanAcademyofSciences,Zhengzhou450015,China)
摘要:乡村游蕴藏着很大的市场潜力,已经开始遍及我国大部分地区。通过旅游产品、重点项目、景观系统、旅游服务设施、民俗娱乐活动、基础配套设施等的设计和规划,以及保障性政策法规制度的制定等,可以全方位地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因地制宜性的规划和开发,从而打造出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景点。
Abstract:Thecountrysidetourismhashadaverystrongmarketpotentialandbeguntospreadovermostregionsofourcountry.Bythedesignandplanningofthetourismproducts,keyprojects,sightseeingsystem,tourismservicefacilities,folk-customentertainmentsandbasicmatchedestablishment,andthroughmakingthepolicies,rulesandsystemswithassurance,wecanplananddevelopthecountrysidetourismresourcesaccordingtoitslocalconditionsinordertobuildaspecialtourismsceneryspot.
关键词:乡村旅游设计规划
Keywords:countryside;tourism;design;plan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328-02
0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假期的远途旅游已不能满足需要,利用闲暇周末在城市近郊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也迅速发展。我国旅游局曾将2006年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年。乡村旅游的大力推进和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
目前,我国各地乡村旅游的开发状况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地区缺少对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尚未形成乡村旅游所应有的氛围,多数乡村旅游业的经营者目前对乡村旅游的内涵、本质归属尚不十分清楚,简单的把乡村旅游理解为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在开发经营中重经济效益,轻文化传统;重设施建设,轻环境营造;重眼前收益,轻科学管理。因此,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开发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大石窑村地处河南省南召县四棵树乡,位于国家AAA级景区五朵山的腹地,周边还有内乡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老界岭风景区、西峡恐龙遗迹园、西峡县老鹳河漂流风景区、南召真武顶景区、龙潭沟风景区等等一大批省内外知名旅游景点。该村距乡政府17公里,距县城30余公里,环山旅游路穿村而过,与312国道相连。大石窑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多户、共380人,耕地极少,几乎都为山地。近年来随着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该村也发展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旅游服务等项目,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880元。但由于旅游产品模式单一,缺乏合理规划,更没有对现有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市场竞争力后劲不足,也不能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旅游需求。
1乡村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1.1指导思想大石窑村乡村旅游的开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河南省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为契机,以山水景观为重点,以五朵山景区为依托,充分挖掘道教养生文化特色,完善旅游服务接待功能。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旅游市场发展为导向,通过政府引导、农民广泛参与、社会积极配合和市场有效运作,进行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重点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功能与设施,开发、丰富旅游景点,将大石窑村建设成为五朵山景区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和农家乐休闲度假区。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民众富裕、社会和谐、环境良好的目标。
1.2规划原则旅游接待与自然景观开发相结合原则:统观全村资源,在重点发展农家旅游接待的同时,积极开发村域内的自然旅游资源,使优质的旅游服务与美丽的自然景观巧妙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公众参与性原则:村民自发自主的参与,发挥公众力量,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市场导向原则:适时适地根据市场做出相应的调整。
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要树立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理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适度超前,并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使村民和旅游经营者在实践中获益。
2乡村旅游开发的设计与规划
2.1旅游产品设计大石窑村的旅游产品体系为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两大产品体系。
生态观光旅游:对现有的各种旅游资源,在很好保护的同时进行积极开发建设,满足游客观光旅游需求。同时,使本村成为五朵山景区的生态观光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家休闲养生旅游:依托现有农家乐旅游接待设施,突出农家主题和乡村特色,利用乡村特有的风土人情,烘托乡村旅游氛围,强化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乡村意象。
2.2重点项目策划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农家旅游服务接待处、文化娱乐中心、生态停车场、农家庭院改造与建设、旅游度假山庄、休闲广场、卫生医疗室等。
景观建设项目。景观建设项目重点是对现有景观的开发,包括景观命名、旅游步道设计与建设、旅游标识系统设计与建设、旅游休息设施建设、旅游安全设施建设、环卫设施建设等方面。其中,以大门到村部的红河谷和村内农家景观建设为重点。
旅游节庆活动。每年举办一届“蚕丝节”,开展观养蚕、食蚕蛹、购蚕品和物资交易会、乡村致富交流等活动。
2.3景观系统规划根据大石窑村旅游资源是以“山、水、林、民居”为代表的突出特征,确定本村的景观系统由水景、山景、林景和农家庭院景观四部分构成。
2.3.1水景水景系统的展示规划是:以穿村而过的红河为主线,串联上至翠竹林、下到村大门的沿河周边景观,如龙脊背、龙潭、仙桃石、二狮戏水、鸳鸯潭、玉女潭、翠珠滩、青龙瀑布、青峰壁等,共同形成本村的特色水景系统。
2.3.2山景本村的山景系统是由周边雄峰和山梁,奇石和绝壁共同构成。山景系统的展示规划是:在清风岭上,四周的山水尽收眼底,远处的群峰、茂密的森林、流淌的河水、袅袅炊烟的农户等一同组成一幅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卷;能够使游客充分领略大石窑美丽的山水风光。
2.3.3林景本村的林景系统是由周边山上的祚蚕林、松树林、杂木林、低矮的灌木,以及村庄内各种树木等植被共同组成的。林景系统的展示规划是:登上清风岭,青山、绿水、密林,尽展眼前。四周林木郁郁葱葱;祚蚕坡上白绿相间,蚕茧如繁星点缀期间;五颜六色的果树,将果实的清香,送到小山村的每个角落。
2.3.4农家庭院景观农家庭院景观系统展示规划:站在清风岭上,俯视对面山上山下,依山沿河而建的农家院落,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青砖灰瓦的农舍、山石做成院落,干净整洁温馨的庭院,给人家的感觉。漫步在清静的山村里,处处都是绿色和花香,构成了安宁、祥和的山村景观系统。
2.4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2.4.1农家接待设施规划农家宾馆建设:发展农家旅游接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依托现有农家小院进行旅游接待,另一种是度假山庄接待。农家小院建设以两层楼为宜,依山就势,分散布局建设。度假山庄接待以中档为宜,重点搞好内部装修,内部设施齐全。加强农家接待设施周围环境绿化和环卫设施建设。
山村菜肴:遵照道家菜肴的“保持本真”原则,结合本地的各种中药材,开发各种药膳,做足道家养生餐饮风味,把菜肴打造成本村旅游的特色吸引物之一,创出“五朵山”道家菜肴品牌。同时,加强对农户的厨艺进行培训,强化卫生、食品安全教育。
管理与服务:按照河南省《农家宾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DB41/T492―2007)的要求,加强农家宾馆接待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尤其要强化卫生条件管理,统一配置被单、洗梳用具、餐具等,并做到干净卫生、及时更换;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卫生意识。
2.4.2特色旅游商品开发规划旅游商品开发系列:创新开发理念,加大旅游商品的研制开发力度,强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管理,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材、木材、柞蚕丝和其它土特产品资源,开发出不同系列的旅游商品,如旅游文化商品系列、旅游日用品系列、土特产系列等。
旅游商店布局:在农家旅游服务接待处再设置一处综合服务商店,商店的规模不宜大,突出特色。
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模式: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加工。积极引进、扶持集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鼓励以“公司+农户”、“前店后厂式”形式,加工生产各种农产品和土特产品。
2.5民俗娱乐活动策划民俗表演。在休闲广场,每个周末举行篝火晚会,请一些当地的文艺表演团来此表演当地特色民俗文艺,增加娱乐性和吸引力。
手工艺表演。本地手工艺生产主要有柞蚕的纺织和挂毯、真丝绣品、蚕丝被等。在文化娱乐中心的“工艺品制作展示室”,让当地的绣女在此进行生产表演,吸引游客参观,同时进行商品销售。
健身培训。发挥道家养身健体的特长,与五朵山景区开展合作,培训村民学习道教武术、气功等传统健身活动。同时,也可以邀请游客参与。既能够达到游客和村民康体健身,又能够增加一项旅游活动项目,丰富游客的旅游生活。
2.6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环卫、供排水、电力、通信、绿化等,要依据游客容量和地形地貌等合理地进行配套规划,以满足现在及中远期旅游发展的需要,为旅游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和动力。
2.7政策法规制度保障根据河南省、南阳市有关政策及本次规划要求,及时制定相关制度和具体实施措施。将旅游富民工程纳入村委年度工作计划,制定相关具体责任目标,作为年终村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3结束语
在大的旅游景区周边村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普遍现象,但这类依托景区发展的农家旅游与景区在发展战略上存在优势互补关系,乡村游使景区服务更有特色,景区发展也带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特别是在景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旅游和服务功能相分离,服务接待外移景区以外,景区周边区域服务功能更加突出。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外,乡村旅游更要突出特色,发挥饮食、民俗、建筑等资源优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打造饮食、住宿、休闲、游乐、购物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中文版).世界旅游组织(WTO)授权中国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局出版.
[2]陈志刚,保继刚.城市边缘化乡村旅游化效应及其意义―以山东日照王家皂村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6.
[3]朱青晓.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探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6.
农村生态旅游规划范文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指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发展农村生产力。曲格平说,新农村建设首先谈的是经济发展,而新农村发展关键还是靠农业,只有发展高科技农业,农村经济才会有较大地发展。新农村还可以发展一些无污染、低污染的项目,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要注重管理,这样才能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
当然,旅游业也并非绝对的“无烟”工业,有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缺乏系统规划,有的规划缺乏科学理念、不遵循自然规律,大建人造景点,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违背了生态旅游的原有之意。有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不规范,大批旅游者和旅游交通工具短时间内集中涌入,超过了旅游区的环境容量,乡村生态资源和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
*5年,为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改善旅游生态环境质量,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全旅游行业要牢固树立“环境兴旅”的观念和目标,各地、各单位在旅游开发活动中,必须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想结合的原则。在研讨会上,很多专家就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和规划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赵晖说,必须在具有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才能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各地农村应该在现有格局上进行合理规划,而不是一味的搞大拆、大建,规划的重点则应该是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因为有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农民才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王夏晖明确指出,没有规划的村庄,实际上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些地区盲目城镇化带来的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加剧,多是由于当地政府意识不足、宣传教育和引导不够以及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缺位所造成的。这就需要制定国家和地方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将环境保护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简单地说,应该突出政府的指导作用,在发展生态旅游时,要具体告诉农民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
那么,地方政府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应充当什么角色?
对此,北京市密云旅游局局长郭立新认为,旅游本身是一个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的行业。如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尽快收回投资是旅游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与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经济的理念显然是矛盾的。要想调解这一矛盾,地方政府首先要加大宣传发展生态经济理念的力度,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认同。其次通过市场准入,对进入旅游行业的企业、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并利用行政手段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对生态经济发展有导向性的项目给予扶持。郭立新强调,地方政府首先应当作为生态经济的倡导者。
地方政府要对本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认真地调查和评估,对资源开发的时序、方式、规摸进行严格规定,例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就要尽量远离生态脆弱区和资源储备区。因此,地方政府同时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方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有利于自然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可见,地方政府还应当是生态文化的传播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对这一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李明德说,乡村旅游利用的是城市与乡村的差异,用乡村文化吸引城市人,也只有利用乡村民俗、民间文艺、民间文学才能造就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点,传承和保留地域间的差别。乡村旅游有特定的市场,它最大的市场是对城市精神生活的弥补,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上,一直很反对搞过度城市化、园林化,特别反对搞过度城市型园林化,我们提倡要尽量做到乡村旅游和农业生产同步、雷同发展和特色发展同步、个体经营与整体提升同步。
-
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范例(3篇)
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范文篇1【关键词】银行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当前银行业风险形势依然严峻,银行业加强财务和风险管理、提升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防范基层单位金融案件的..
-
健身运动计划范例(3篇)
健身运动计划范文2、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充分调动全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途径,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
-
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范例(3篇)
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范文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旅游开发阳朔一、引言随着城市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闲暇时间走出城市亲近大自然,而乡村生态..
-
健身运动的方法范例(3篇)
健身运动的方法范文一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一)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概念运动处方教学是指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制定的针对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体育教师..
-
遗传算法论文范例(3篇)
遗传算法论文范文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2-2882-04ThresholdCitrusimageSegmentationResearchandAnalysisWANGJun,ZHOULi-juan(CollegeofInfo..
-
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例(3篇)
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文关键词:案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215-02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文化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口语、文字..
-
人文主义的优缺点范例(3篇)
人文主义的优缺点范文[关键词]优势中心大学生就业力[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08-03[作者简介]王本贤,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江..
-
心理素质差的根本原因范例(3篇)
心理素质差的根本原因范文篇1关键词:茵芋;扦插;植物生长素;基质;不定根中图分类号:S615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33InfluenceofCuttingsonAdventiti..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