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分析范例(3篇)
国土空间规划分析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GIS技术
前言
土地管理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但本质上是对土地的使用、维护及土地商品的等价交换等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手段是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管理部门的广泛应用,无疑为土地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当前,我国国内在土地资源的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前提下,GIS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对土地利用规划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GIS系统简介
GIS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即指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对系统工作以及信息科学理论进行合理的运用,综合分析并科学管理有着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从而为管理、规划、决策以及研究提供必需的信息,作为一种全新技术系统。主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具备采集、分析、管理、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以地理研究及预测为主要目标,采用地理模型方法为主要的手段,具备区域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以及动态预测能力;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精确、快速、综合的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动态分析。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系统操作人员等4个部分组成。
二、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在土地的科学管理中,应用GIS技术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实时、准确地采集土地管理的信息数据。
(一)GIS支持下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地籍是指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含图)。简言之,地籍就是土地的“户口簿”。地籍管理包括对土地权属的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等内容,权属调整是目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一项重要且困难的工作。借助GIS技术可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这些工作。地籍管理系统可以对土地开发整理区内土地的权属、土地利用、土地等级、土地生产能力、地表覆盖、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等各种统计资料及报表等进行管理,并具有查询、漫游、分析和统计功能,为土地开发整理区正常的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服务。
(二)GIS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由于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分析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土地利用状况信息,因此需要一套完整和科学的实时更新机制,既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现势性,又能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在土地利用调查以及动态监测中,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的结合,获取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监测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以及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的土地评价分析,利用专家们的知识与学问研究,建立土地利用决策模型,辅助土地利用决策。把计算机技术与GIS技术应用于执法监察工作中,不但减少土地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中进行土地现场勘测的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而且可以及时把握土地违法案件的发展与变化的动态信息,为执法监察管理和决策提供高效和科学的信息服务。在土地动态巡查过程中,对于有效防范土地违法行为发生,有力发挥土地执法监察效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GIS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一)GIS数据采集及建立空间数据库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GIS提供这些数据一直是制约GIS应用的重要问题。由于早期的研究和技术为土地管理提供盼数据采集手段的支持相当有限,因此在土地管理中为了分析和管理上的简便,通常将有关数据看成是与时间无关的非时间数据显然。这种分析上的简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数据处理精度的降低以及管理效率的下降,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土地管理,就必须引入土地管理数据的时同属性和空间属性。通常将这种为GIS提供的具有时间序列特征和空间属性的数据称为四维数据,引入四维数据的―个明显结果是在土地管理中存贮的数据密度将大大增加,需要更大的存储器和更快的数据处理算法。可以预见,为了适应在土地管理中实际应用的需要,对四维数据织、采集和处理的研究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基于GIS技术,在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之上,能把各类图形数据直观并有效的展示出来,同时能够对图形实施人机交互式的编辑并输出。基于GIS的多种功能,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人员能够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更好的开展规划工作,多种图形的展示大大提升了土地利用规划获得成果直观性;土地利用规划审批工作人员能够在从图形上直观的观察各类项目用地的具体情况,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空间分析功能
GIS有别于其他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它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当中,涉及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这些功能同各类专业模型有效结合在一起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收集充分的土地利用规划地区基础数据作为支撑时,把GIS中繁多的空间分析工具同土地利用规划专业模型联合起来加以使用,能够为实现快速、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制造出非常有利的条件。
(四)土地利用规划
基于GIS能够建立起土地利用的空间信息系统,为土地的利用规划切实提供出详细的资料。此外,GIS拥有非常强的空间分析能力,依靠这种能力,能够实施规划设计中的择优分析,在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中加以辅助。同规划设计当中的多种应用模型,运用GIS中可视化的功能,对规划设计所得出的结果实施模拟显示并分析,为更好的完善规划设计提供出详尽的信息。
(五)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当中,需明确规定出各类土地利用的用地面积、用地现状、权属等多个方面的信息,进而确保用地分类的准确性、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图斑一致性,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土地利用规划获得成果的科学有效性。基于GIS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土地利用规划中对于定位、定时、定量的需求。
四、总结
在未来,GIS不仅将成为土地管理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对土地管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促进土地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而且将与GPS、D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RS(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一起促使自动化土地管理(ALM)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总之,GIS技术择为土地规划以及利用提供了数据采集、管理、存储、处理、应用、分析、显示等多项服务,同时能够对原始数据文件进行自动更新;基于GIS技术,不但能够实现对土地利用的现状实施分析评价,自动生成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成果库,也能够实施土地利用远景规划以及利用类型预测,对土地利用结构实施优化以及布局制图并对土地进行适宜性的评价等等。基于GIS的多种功能,能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有力的帮助,在将来有广阔的实施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明星,查良松,金宝石,张峰.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网络一体化模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04)
[2]张海玲,胡宾,益建芳.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影像技术.2004(02)
[3]郭琳,贾艳杰.天津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
国土空间规划分析范文
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中国地质公园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重数量发展到重品质的提高,从疏于管理到加强管理,从公园建设要求不够规范走向各项建设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新阶段。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先后建立了184个国家地质公园,其中29处已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体系成员,约占三分之一,是建立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初步形成了地质公园体系轮廓。
地质公园的规划是公园具体管理者用以建设本公园的依据,是各公园管理者应该严格遵守的“公园宪法”,因此编制一个好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是建设好、管理好地质公园的关键。查阅国内外相关期刊文献可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和遥感(RemoteSensing,RS)技术目前在地质公园规划的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与旅游规划、景观规划等不同的是,它最大的特色是要突出地学的科学性和空间数据的精确性,在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公园边界划分、土地利用协调等诸多方面都涉及到空间定位即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关的问题,目前在GIS和RS技术在地质公园规划编制中的应用还存在层次较低、应用领域较片面等问题,如:GIS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制图、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或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应用的层次还比较浅,深度的空间分析、数据处理、分析建模等很少涉及;RS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成因演化分析等方面,未能在功能区划、总体空间布局等宏观方面有更多深入的应用研究;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方面很少涉及GIS技术,多采用属性定性或半定量的属性进行分析,很少考虑地质遗迹本应有的空间属性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关联性。
针对上述问题,决定开展基于GIS和RS的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关键技术问题分析研究,旨在解决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与空间地质位置有关难点问题。其主要的关键问题分析如下:
(一)基于GIS和RS的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方法。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的根据,保护地质遗迹是地质公园的首要任务。目前的地质遗迹评价,大多是基于地质遗迹单点的定性的或半定量的评价,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很少考虑地质公园整体地质遗迹空间关联性,忽略了地质遗迹固有的空间属性。因此,需要建立基于GIS和RS技术,从宏观角度分析地质遗迹发育分布特征和成因演化规律,建立与空间位置相关联的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方法。
(二)基于GIS的地质公园规划数据库建设。地质公园规划涉及大量空间数据,如何合理有效的管理好海量空间数据将是编制一份高质量规划的基础。因此,建立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整合地质遗迹数据库和遥感影像、基础地理、地质、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管理规划等空间数据库,全面掌握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建设和其他相关规划等方面的现状和规划情况,从而为制定地质公园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三)地质公园范围划界研究。地质公园在申报时往往对公园边界划定具有随意性,贪大求全,且对地方建设前景、矿权状况考虑不够,往往面积过大,给公园管理、地方发展造成麻烦。因此合理调整公园的面积成为地质公园规划编制重点中的重点。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地质遗迹集中度的方法划定地质公园边界,确保在效保护地质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的前提下,综合与各类景区、各类规划的协调,避免与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相冲突。
(四)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编制土地利用平衡表是地质公园规划的一个难点问题,需要在收集相关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数据的基础上,采用遥感影像人工目视解译、GIS空间分析等技术,对地质公园土地利用与公园建设之间的协调性关系进行分析,综合协调有效控制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编制土地利用平衡表。
国土空间规划分析范文篇3
>>江淮城市群的研究述评及展望着力构建江淮城市群的对策建议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探析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特征分析中三角城市群的比较研究基于结构要素下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浙江省城市群形成机理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浅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GIS的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滇中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关天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缺陷及其功能优化崛起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流时空差异分析我国三大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城市流分析中国三大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比较珠三角城市群中的城市合作浅析新世纪的“三生主义”读书的“三生主义”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②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参考文献:
[1]樊杰,周侃,陈东.生态文化建设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创新与应用实践[J].经济地理,2013,33(1):1-8.
[2]方创琳.中国城市发展格局优化的科学基础与框架体系[J].经济地理,2013,33(12):1-9.
[3]吕立刚,周生路,周兵兵,等.区域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J].地理科学,2013,33(12):1442-1448.
[4]党丽娟,徐勇,高雅.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及空间结构评价方法[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193-203.
[5]金贵.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
[6]汪阳红,卢伟.优化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的总体思路[J].中国城市观察,2014
[7]念沛豪,蔡玉梅,张文新.面向综合区划的国土空间地理实体分类与功能识别[J].经济地理,2014,34(12):7-14.
[8]蔡玉梅,王晓良,庄立.中国省级国土空间多功能识别方法研究[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5543-5549.
[9]朱媛媛,余斌,曾菊新,等.国家限制开发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J].经济地理,2015,35(4):26-32.
[10]武占云.贵安新区空间布局及三生空间划分研究[C].贵安新区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07-221.
[11]舒沐晖,沈艳丽,蒋伟,等.法定城乡规划划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方法初探[C].2015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12]李广东,方创琳.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定量识别与分析[J].地理学报,2016,71(1):49-65.
[13]陈龙,周生路,周兵兵,等.基于主导功能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与驱动力[J].经济地理,2015,35(2):155-162.
[14]周生路,黄劲松.东南沿海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域分异研究[J].土壤学报,2003,40(1):37-45.
[15]吴堑红,刘琼,段雪刚.土地利用结构指标新探及计算程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1):110-114.
-
足球战术训练方法范例(3篇)
足球战术训练方法范文关键词: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1前言人的一切行为(包括运动行为)都受意识的支配。足球运动员比赛中的观察、判断、正确行动、协同配合与随机应变的能..
-
科技创新的论据范例(3篇)
科技创新的论据范文篇1关键词:制度合法性;高新区;群体规模;高科技创业中图分类号:F4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6002607一、引言转型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大范围和大..
-
文化旅游分析范例(3篇)
文化旅游分析范文一、文化旅游城镇化概念的提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跃入历史新时期。工商业经济产业的发展促使部分投资产业集中在农村,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范例(3篇)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范文篇1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可持续发展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积极影响从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的角度来说,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平衡、..
-
武术文化范例(3篇)
武术文化范文关键词:武术教育;文化传承;内涵;价值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1—0099—04Abstract:Withthemethodsofliteraturereview,expertinterviewand..
-
语文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例(3篇)
语文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以上..
-
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范例(3篇)
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范文一、制造业服务化的原因制造业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服务意识的增强、服务水平的提高、服务内容的丰富。服务增值的经营方式,成为企..
-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范例(3篇)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范文【关键词】商业智能企业信息化竞争力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已掀起信息化的浪潮,信息化的层次也在不断演进,从MRP,MRPII,ERP到CRM,..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