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范例(3篇)

daniel 0 2025-10-04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追溯试点;建设;成效;问题;建议;陕西定边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3-0296-03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地处陕、甘、宁、蒙4个省交界。全县总人口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6920km2,有农耕地246667hm2。定边县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石油、天然气、食盐富集区。农业生物资源多样,盛产马铃薯、玉米、荞麦、油料、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是全国马铃薯生产大县,世界红花荞麦原产地,陕西省政府确定的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

农产品追溯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2012年以来,定边县按照“以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基地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生产档案记录为起点,以产品信息标识为手段,以消费者查询为终端,通过挂接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链接生产、流通2个环节,实施从基地到市场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的思路,积极开展农产品追溯试点探索,初步实现了事前预防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中界定清楚责任主体、事后产品质量可追溯的目标。

1追溯试点主体企业选择

定边县纳入农产品追溯项目的企业共有10家,其中生产型企业6家,包括白泥井镇助民大棚蔬菜合作社、定边镇晨阳蔬菜专业合作社、白泥井镇绿恒蔬菜专业合作社、安边镇龙飞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科发马铃薯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定边县绿康源有机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工型企业2家,包括定边县鑫宏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定边县塞雪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流通型企业1家,为隆菁工贸有限公司;农产品批发市场1家,为定边县东园子农贸市场。

参与农产品追溯项目的企业,除批发市场外,其他9家企业既有省市级龙头企业,又有省市级以及部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企业生产基地及产品均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一体化认证,部分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全县纳入农产品追溯项目的企业,生产基地面积3021.5hm2,追溯产品产量3.76万t,追溯产品种类涉及马铃薯、辣椒、西甜瓜、荞麦、葵花等14类。

2追溯平台及运行制度建设

2.1追溯平台硬件建设

一是建成县级监管平台1处。在县农检中心配备电脑、数据采集等监管追溯设备6台(套)。二是建成企业检测追溯平台10处。在纳入追溯的企业中,每家检测平台配备农残速测仪1套、检测附属设备(包括振荡器、水浴锅、冰箱)3套,追溯平台配备二维码打印机1台、针式打印机1台、密码U盾、电脑等。粮食类初加工产品为主企业,主要配套了黄曲霉毒素速测卡。

2.2追溯管理运行制度建设

2.2.1生产企业追溯运行管理制度。

(1)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企业负责人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企业设内检员、技术员,分别负责产品质量和技术宣传指导工作,是企业产品质量直接责任人。

(2)产地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安排布局农产品生产基地。具体生产基地编号由生产企业在生产记录档案内进行详细登记。

(3)投入品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指定农药、化肥等农资定点供应门市,建立农资购销台账,实行实名制销售,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不合格肥料等农资流入生产基地。

(4)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详细制定各类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做到依标生产、依标经营。

(5)生产过程档案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落实专人,组织农户如实记录生产农事过程操作档案,重点记载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使用次数及农药安全间隔期等事项。原始记录档案必须保存2年。

(6)产地产品自检准出制度。主要是生产企业对本企业或合作农户销售的农产品,按批次在产品销售前,实施质量检测,符合标准的准予销售。

(7)产品信息采集录入网上上传制度。企业利用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网页系统,免费申请设立企业自有网页。落实专门操作人员,按照“生产企业版”网页系统设置要求,在产品生产周期内,及时、准确、完整录入产品生产过程档案及质量检测等信息。

(8)产品准出加贴追溯标识制度。企业利用“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平台”的“生产企业版”网页系统设置要求,自动采用第1部分为主体码(2位数省份代码+4位数企业主体代码)+第2部分为追溯码(9位数)产品批次码的编码规则,将企业或合作农户销售的批次产品赋予二维信息码。在产品销售时,对包装或单个产品加贴追溯标识。追溯标识包括二维码标识、认证标识。

2.2.2产地农贸市场追溯运行制度。即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产地农贸市场(包括生产、流通型企业)利用“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平台”的“批发市场版”网页系统设置要求,免费申请设立企业自有网页。对进场产品实行严格的索证索票登记、检验检测以及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制度,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1-2]。

2.2.3县级追溯平台监管运行制度。负责纳入追溯企业的预审备案上报工作;负责指导企业建立检测追溯平台,提供技术服务;负责指导企业按规范实施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监督企业及时维护运行“企业网络追溯平台”;负责企业诚信体系考评和问题产品质量追责工作;负责县级监管平台网络系统维护。

3追溯试点成效

3.1初步探索出农产品追溯基本技术流程模式

按照农业部门监管职责分工,定边县农产品追溯试点设计追溯的边界为从生产基地到农贸市场流通2个环节。

3.1.1生产环节。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作为实施主体,以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为前提,以生产过程档案记录为核心,以产品质量检测为关键,以产品身份标识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实现“生产有标准、过程有记录、质量有检测、身份有标识、产品准出可追溯”的目标。生产环节追溯技术流程模式见图1。

3.1.2流通环节。选择农贸市场作为实施主体,对入市产品索证索票登记、质量检测、终端查询扫描,实现“入市产品有来源、产品质量有检测、产品责任可界定”的目标。流通环节追溯技术流程模式见图2。

3.2建立健全企业产品生产经营质量控制制度,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

落实了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防止一旦出现问题产品,监管部门之间、产品生产与流通各环节之间互相推诿、责任边界不清现象。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标准化,提高了企业和农户依标生产、依标经营的意识。

3.3落实市场准入制度

通过追溯,实施产地产品准出检测、产地农贸市场产品入场登记复检,确保了不合格产品不出产地、不流入市场,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准入制度的深化落实。

3.4增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通过追溯,提升了产品销售价格,增强了产品品牌竞争力,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例如,助民合作社的“白泥井”牌西瓜、香瓜,隆菁公司的“一定”牌辣椒等产品,通过在产品包装上(或产品上)加贴追溯标识,价格比同期上市的其他地区产品高0.6元/kg以上。据统计,10家企业完成销售产品追溯量达25300t,加贴二维码标识1552枚,无公害认证标识97356枚,出具食品安全合格证明216份,无一例质量投诉案件发生,实现了消费者明白消费,有效提升了质量安全水平。

4追溯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4.1加强项目组织领导

定边县农业局把农产品质量追溯试点项目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的重要途径,按照监管职责责任分工要求,成立了以主管局长为组长,局下属农检、农技、种子、园艺、综合执法等单位负责人的项目领导小组,总体协调项目推进落实工作。在县农检中心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及技术服务工作。

4.2狠抓技术宣传培训

定边县近年来拿出15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专项经费,支持培训工作。一是采取“送出去”的办法,选派县农检中心、试点企业负责人和内检员等45人次分别参加省市有关质量追溯专题培训,考察外地经验,有效提高了县级及企业质量监管人员追溯技术能力。二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先后邀请北京中信国安公司追溯软件平台开发专家及市农检中心专家深入试点企业,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仪器现场安装及追溯软件操作演示培训。三是组织县级监管人员通过举办专题培训会,培训企业负责人、内检员、检测员、农民技术员、示范农户等300人以上,有效提高了追溯项目参与人员的技术实施能力。

4.3加大项目资金投入

采取省级财政补一部分,企业自筹一部分,确保了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4.4加强追溯企业管理

县农检中心一方面深入试点企业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场解决、现场纠正;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县级监管网络平台,对企业实施追溯情况跟踪监控,对多次不按项目相关实施要求操作的企业,通过诫勉警告、降低企业信用等级等措施,倒逼企业规范追溯工作。

5追溯试点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追溯是一项集农业常规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质量控制制度、企业现代经营管理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新型技术工作[3-4],定边县虽然在项目试点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5.1企业主动参与动力不强

由于农产品销区市场执行市场准入制度不到位,市场对产地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证明的索要、倒逼机制没有形成,追溯与不追溯产品之间没有显著的市场价格差异,企业认为,实行产品追溯是自找麻烦、自找责任,因而企业没有动力参与产品质量追溯。

5.2企业实施产品追溯运行成本高

一般建一个检测追溯平台,至少需要硬件投资3万元,加上企业网络年费、雇佣1个专门从事质量检测和信息档案采集人员工资等费用至少需要6万元。同时,在追溯标识加贴方面,额外增加了产品包装成本。如此高额的运行成本,一般企业很难承受。

5.3追溯软件系统设计过于繁杂

目前,定边县挂接的榆林市农产品质量监管追溯系统软件平台,存在系统设计的信息量过多、内容庞杂,信息采集成本高,企业人员没有一定的网上操作技能,维护起来十分困难。

6建议

针对目前追溯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议在省级及以上层面出台“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用严格规范的法律条文确保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落到实处,形成农产品追溯市场倒逼机制,推动生产企业变“要我追”为“我要追”。二是建议各级政府在今后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项目扶持资金安排上,要把企业是否实施农产品追溯,作为项目申报的首要条件,实行严格审核,一票否决。通过项目资金引导企业参与农产品追溯。三是优化追溯软件平台设计,分类设置产品追溯广度、宽度和精度。在当前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组织不健全,追溯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应以产品追溯到企业为主,只要消费者通过二维信息码查询到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就起到了追溯作用[5-8],生产经营主体再逐步通过生产记录档案细化到具体农户、地块。系统设计必须门槛降低,需要采集上传的信息内容尽量简化,能让每一个企业首先“追”起来,不断向深度、广度、精度“追”。

7参考文献

[1]杨信廷,钱建平,张正,等.基于地理坐标和多重加密的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7):131-135.

[2]杨信廷,孙传恒,钱建平.基于UCC/EAN-128条码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标签的设计与实现[J].包装工程,2006,27(3):113-114.

[3]方炎,高观,范新鲁,等.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5(2):37-39.

[4]余华,吴振华.农产品追溯码的编码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801-4806.

[5]修文彦,任爱胜.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发展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8(S1):208-212.

[6]周洁红,姜励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中的农户行为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2):118-125.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范文

1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意义

追溯就是追本溯源,也就是探寻事物的本质或源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可追溯性的概念定义为通过登记的标识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2]。通过开展追溯,可以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加强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从根本上能够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农业生产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一是消费者和生产企业合作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的起源是长久以来的生产模式决定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仅从外包装来看根本无法判断出安全与否。如农药残留等这些问题都是隐形的,潜在地危害消费者的健康。而确实有企业、合作社是用良心做产品的,消费者却看不到。一旦有问题出现,则对整个产业造成损失;二是生产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监管部门无法对每个企业实行全程监管,分辨是守法企业还是不法企业,造成一定的不信任感。只有解决消费者和企业合作社之间、企业合作社和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才能有效地减少问题产品,进而保障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

2宜君县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工作情况

陕西省在2008年就开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建立,先后在太白、阎良、洛川、商州、宜君等地开展了试点示范,目前信息平台已经基本成熟,只要登录陕西省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就可以查询到追溯产品的信息。宜君县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2008年在西村云阳果蔬专业合作社等生产基地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试点,获取了一定的经验。2015年,铜川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建成后,选取了4个基础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试点示范,目前平台运转基本稳定,生产记录上传正常,作为追溯企业只要点击登录,输入账号和密码,就可以将生产记录信息输入,并打印追溯条码。作为监管部门,可以输入账号密码对所管理企业的生产信息等情况进行查询监管,实现了企业、监管部门、消费者三方信息的共享。

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在基层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通过开展追溯试点,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3.1农产品追溯目前仍以政府主导为主,企业、合作社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目前政府考虑到开展农产品追溯有利于进行监管,因此积极性较高,系统不断优化,在顶层建设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企业接受较为被动。

3.2基层企业、合作社信息化程度不高,生产档案不全,资料上报滞后

目前基层合作社重视生产技术的提高,在提高产品质量上投入较大,但对生产记录档案管理相对滞后,各合作社的生产档案管理要求上也不尽相同,一些农户的生产记录过于简单,与追溯系统要求的生产记录有一定的差距,造成生产记录上传滞后。

3.3农产品追溯管理导致合作社生产成本增大,追溯产品市场信任度差,影响追溯工作的持续开展

实施农产品追溯企业需要较大的成本,首先是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进行档案的管理登记、上传和标识打印。其次在追溯过程中,消费者对追溯产品认知和信任度较低,追溯产品的价值无法完全体现,导致企业利润下降。

3.4以农产品质量追溯为基础的农产品监管手段在基层仍处于探索阶段,监管覆盖面较小

需要进一步优化措施,加大监管力度。追溯作为监管手段之一,监管部门对企业上报记录的真实性仍需要在检查后才能核实,没有有效措施对企业进行追溯管理,衔接不到位,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规范。

4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思考

政府在农产品追溯中的主导作用不可动摇,适当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也是今后追溯工作的重要方面。开展农产品追溯,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但是收益不能马上显示,因此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缺乏主动性,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立的重要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范文篇3

关键词:物联网;RFID;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266-03

1引言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源性疾病危害巨大,因此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际上有疯牛病、口蹄疫、猪链球菌感染以及禽流感等疾病的爆发和传播,国内有苏丹红、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猪肉、抗生素超标鸡肉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目前,欧盟、美国等地区与国家相继立法来强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通过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的信息加强管理来实现预警和追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迅速追溯到问题源头,进行相应的处理[1~3]。文献[4]综合应用动物个体标识、二维条码、RFID射频电子标识和一维条码标签技术,将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与传统的养猪业和屠宰加工业结合,构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用猪和猪肉安全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文献[5]基于产品批次记录与逐级编码方式,将肉鸡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与鸡肉产品安全有关的信息串连起来,建立电子文档记录,构建肉鸡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通过该系统消费者可逆向追溯肉鸡饲养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与免疫情况等多项可追溯内容,达到监控肉禽食品安全目的。文献[6]为适应中国牛肉出口需要,采用耳标与分割肉号码及对应的EAN/UCC条码技术等动物标识方法,构建了牛肉安全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文献[7]为实现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中蔬菜产品的标识,应用EAN/UCC系统,制定了蔬菜产品追溯码编码方案,设计实现了蔬菜产品质量追溯标签。

文献[8]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模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集成方法,采用C/S和B/S混合模式来构架系统,利用射频识别和条码技术对产品进行标志、信息采集和传输,使用组件技术开发系统的关键模块。文献[9]提出了一套统合性的食品生产追溯操作理论。文献[10]通过对某蔬菜企业的实际调研,分析了蔬菜生产管理流程,设计了系统基本框架,建立了基于Web的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蔬菜产品信息,还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蔬菜质量安全监控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文献[11]分析了RFID技术框架,设计了一种包含产品信息和公钥的RFID标签。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质量追踪分布式模型,该模型通过网格服务解决不同供应商之间的质量信息追踪问题,并通过一个实例来描述产品从加工到流通环节信息追溯的实现方法。文献[12]对食品生产链的检测和追溯模型展开了研究,文献[13]通过运用射频识别技术与二维码技术,构建了一种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文献[14]在对农产品从田间到货架流程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架构。文献[15]从农产品安全管理技术的现状出发,介绍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实例,表明在农产品安全领域中运用物联网技术,构筑农产品供应链的新型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的可视化和可追溯,使农产品的质量更加安全、有保障,将对农产品产销价值链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上述的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不少方法在处理对象上是针对肉鸡、牛肉、蔬菜等某类特定类型的农产品,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面向农产品的通用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另一方面,不少方法在技术层面上只采用单一的RFID和条码技术,没有形成一个具有RFID、GIS、GPS、智能传感器等各传感器联合的物联网。

2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架构设计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RFID、红外感应器、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的实现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农产品相关资源管理平台,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库存和检疫等各环节的信息进行记录、管理和共享,为各种信息系统提供可共享、可集成的数据。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由数据层、业务层和客户层构成。数据层包含业务数据库、GIS空间数据库和GPS实时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实现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库存和检疫等各环节所发生的业务数据的存储;GIS空间数据库存储与业务发生地相关的地形、道路等基础图形数据,以及与这些图形数据相关的地名、高程、坐标、经纬度、行政区代码等属性数据;GPS实时数据库存储物流过程中,运输车辆通过GPS获得的实时位置与状态等信息。业务层提供系统的核心功能,根据功能分为业务流程模块和物联网感知模块。业务流程模块由农产品生产子系统、农产品库存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以及农产品跟踪与追溯子系统组成;物联网感知模块提供物联网相关的各个子系统数据接口模块,主要包括RFID子系统、GPS子系统、GIS子系统和智能传感器子系统。客户层用于提供给终端用户多样化系统使用界面,主要分为手机客户端、浏览器Web界面和用户定制软件客户端等方式的界面。

3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的分析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依赖于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检疫到流通整个过程的信息记录。实现优秀的追溯平台需要建立一个跟踪体系,采集和记录农产品各个环节的信息。追溯体系是跟踪体系的逆过程,从农产品零售商开始追溯到上级经销商直至生产厂商的第一个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获取农产品生产流通数据,并将数据与各环节的地理信息结合起来在GIS地图上直观的提供给用户。所以以上两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跟踪追溯体系。

3.1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跟踪分析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商需要记录该批次农产品相关的温度、湿度和检疫等信息。对于牲畜家禽等大型人体的农产品可以在一开始就安装RFID标签,以便系统自动采集和记录温度、湿度和检疫等信息。对于未装配RFID的农产品,在生产完成之后在包装上安装RFID标签,同时利用子系统导入该批次生产过程中相关的温度、湿度和检疫等信息。农产品出厂之后,可根据唯一的RFID标签信息实现对该农产品的标识。农产品入库时,可以在安装RFID读写器的库门中记录入库信息。

在运输过程中,农产品可根据出库时读取的RFID信息记录车辆装载信息,运输车辆安装GPS、温度和湿度等相关的传感设备。这些运输过程中所获得的实时信息可进行记录,并根据需要通过3G无线通信技术实时上传给服务器,或者在运输车辆到达目的地后,在入库时一次性导入到后台服务器中。农产品入库后,继续根据RFID信息与仓库的温度和湿度等传感信息以及同批次检疫信息相关联记录在后能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在农产品销售环节中,农产品的RFID标签可以作为该产品的唯一标识与价格关联,同时记录进入市场所进行的抽样和检疫等相关信息。

3.2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分析

可追溯的定义为:“通过记录的标识,对某个实体历史、用途或者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即利用已有的、唯一对实体对应的记录标识,追溯产品的历史、应用情况、所在位置或者类似产品、活动的能力。农产品的追溯系统就是基于物联网技术,根据农产品在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采集和记录的数据对农产品进行追踪溯源的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用户根据农产品的RFID信息在手机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或者用户定制软件界面中查询系统数据;②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农产品RFID信息以及用户的权限访问该农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记录的各种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访问权限对信息进行过滤;③系统将过滤后的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结合,在GIS系统中进行显示,给用户直观和便利的产品追溯体验;④用户可以根据GIS显示的信息,在各个环节的节点中对农产品信息进一步交互查询,以获取更详细的农产品信息。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用户包括普通消费者用户和监管部门用户,二者的需求存在差别,在追溯平台中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数据访问权限。对于普通消费者用户,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需求限于对该农产品生产、检疫和流通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的信息;而对于监管部门用户,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信息要求更详细,需要访问生产、检疫和流通过程中各种详细信息,包括物联网中涉及的智能传感信息、流通过程中的实时GPS信息以及同批次产品的流向信息等。

4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实现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的实现需要各个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共享信息。平台基于三层架构,采用VisualStudio2008作为开发工具,Web服务器部署采用Tomcat,应用服务器软件采用JBoss,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8。系统在实验室的模拟环境下运行良好,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在平台的可追溯功能中,根据用户的类型分为普通消费者用户和监管部门用户。普通消费者用户购买了农产品之后,可利用追溯终端提供的RFID读写器输入到系统进行产品追溯,系统显示该农产品从生产厂商到零售所在地所经历的路径,并在GIS地图上显示各个关键环节以及相关的信息。普通消费者用户可以进一步在GIS地图上进行操作,点击各个环节以进一步显示更详细的产品数据。监管部门用户可以完成比普通消费者用户更多的功能,以便实现对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进行追寻源头、同批次农产品查封召回销毁等操作。监管部门用户登陆之后,根据农产品的RFID信息在GIS地图上显示生产流量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的各种详细信息,并可以查看同批次农产品的流向信息以及物流的实时GPS信息,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可为监管部门快速、准确的处理提供足够的信息。

5结语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是一个包含数据层、业务层和客户层的层次式体系架构,该架构的设计和实现表明采用统一的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层次式体系架构是可行的。在层次式体系架构中,在业务层中独立各个业务功能的子系统一方面可以在系统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降低难度,减少除错的成本;另一方面独立物联网的各个子系统可以让业务功能开发只关注于业务的本身,降低物联网各种传感器细节的掌握难度,同时也方便对新型传感器的扩充。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让追溯平台数据拥有采集过程自动化程序更高、速度更快、信息显示更直观等特点。

参考文献:

[1]LhommeaJP,Chehbounibmentsondual-sourcevegetation-atmospheretransfermodels[J].AgriculturalandForestMeteorology,1999,94(3):269~273.

[2]PouliotS,SumnerDA.Traceability,LiabilityandIncentivesforFoodSafetyandQuality[J].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2008,90(1):15~27.

[3]RegattieriA,GamberiM,ManziniR.Traceabilityoffoodproducts:Generalframeworkandexperimentalevidence[J].JournalofFoodEngineering,2007,81(2):347~356.

[4]陆昌华,谢菊芳,王立方.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溯源数字系统的实现[J].江苏农业学报,2006,22(1):51~54.

[5]白云峰,陆昌华,李秉柏.肉鸡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的设计[J].江苏农业学报,2005,21(4):326~330.

[6]昝林森,郑同超,申光磊.牛肉安全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研发[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0):2083~2088.

[7]叶春玲,张兵,古松浩.应用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蔬菜产品追溯标签的设计与实现[J].食品科学,2007,28(7):572~574.

[8]刘树,田东,张小栓,等.基于混合模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集成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10):3804~3806.

[9]WangX,LiaD,BrienCO.Optimizationoftraceabilityandoperationsplanning:anintegratedmodelforperishablefoodproduc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2009,47(11):2865~2886.

[10]付骁,傅泽田,张领先.基于Web的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1(15):85~87.

[11]曾益.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1,13(7):2736~2739.

[12]MiragliaM.Detectionandtraceabilityof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inthefoodproductionchain[J].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2004(42):1157~1180.

[13]边吉荣,宋丽亚.基于RFID与二维码技术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设计[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0,10(8):39~41.

  • 下一篇:财务审计的意义范例(3篇)
    上一篇:精品课程要求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精品课程要求范例(3篇)

      精品课程要求范文精品课程建设有着较强的系统性,能够将专业建设特色反映出来。对于医药卫生类院校而言,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实力强大的师资队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

      daniel 0 2025-10-04 14:56:39

    2. 科技创新扶持办法范例(3篇)

      科技创新扶持办法范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保一弘扬”的指示精..

      daniel 0 2025-10-04 14:56:05

    3. 提高文学素养的方法范例(3篇)

      提高文学素养的方法范文篇1一、中职卫校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对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一直是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人文素养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水平以及层次..

      daniel 0 2025-10-04 14:55:21

    4. 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和意义范例(3篇)

      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一、文献回顾与评述(一)网络营销的概念、特征与基本方法1、网络营销的概念“网络营销”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公认的定义。从..

      daniel 0 2025-10-04 14:54:50

    5. 对高职教育的理解范例(3篇)

      对高职教育的理解范文篇1关键词:高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作者简介:冯宁(1957-),女,江苏南京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和数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常..

      daniel 0 2025-10-04 14:54:20

    6. 民间艺术活动方案范例(3篇)

      民间艺术活动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河套;民间艺术;美术作品;蒙古元素一、河套民间美术作品与蒙古元素概述(一)河套民间美术作品河套是指内蒙古与宁夏境内贺兰山以东、大青山以南..

      daniel 0 2025-10-04 14:53:32

    7. 科技创新与服务范例(3篇)

      科技创新与服务范文一、统一认识,明确一切为教学服务的装备理念做事总要有个为什么?装备工作为什么?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但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涉及方方面面。无论怎样的回答,..

      daniel 1 2025-10-03 14:54:56

    8. 红色旅游资源概念范例(3篇)

      红色旅游资源概念范文关键词:红色旅游整合问题研究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中红色旅游日益受到青睐。红色旅游是以我国现代革命史迹为主要资源,将现代革命史迹所在区域作为游客的..

      daniel 1 2025-10-03 14:54:14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10-04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