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例(12篇)

daniel 0 2024-03-19

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文篇1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全区环境保护任务,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集中整治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问题,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违法倾倒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严防发生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持续加大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监管力度,努力改善我区环境质量,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靓丽槐荫”提供良好的环境质量保障。

二、工作重点和要求

(一)集中整治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环境污染问题。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的监管力度,在全区范围内对涉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的重点企业污染排放进行专项整治。要对辖区内上述企业进行全面细致的摸底排查,集中整治存在的问题,并按规定公开企业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确保不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要巩固年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成果,加速淘汰铅蓄电池落后产能,强化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管,防止铅蓄电池企业污染出现反弹。

(二)全面排查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利用企业。要全面细致排查辖区内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重点检查其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定、申报登记、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应急预案制定、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执行情况,落实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主体责任,防范环境风险。要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企业的环境监管,严格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审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经营许可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经营活动,保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稳定运行。要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故意倾倒、偷排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三)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和污染减排重点企业监管力度。要加强对重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擅自停运污染治理设施、在线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要加强辖区配套管网的规划和建设,推进雨污分流系统的改造和完善,提高城市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率;要加快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脱氮升级改造;要加强监管,防止工业企业废水超标排入污水处理厂。要加强辖区重点企业燃煤锅炉脱硫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和除尘设施运行的监管,督促企业制定、报送烟气相关技术改造可行性报告和计划备案,并尽快组织实施。要加强对燃煤锅炉脱硫在线监测系统的监管,督促企业不断提高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公开性。对偷排、擅自停运脱硫设施,连续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弄虚作假的,要依法从重处罚。要逐步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对其评先评优等提供信用评价支持。

(四)继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以城市扬尘、工业废气为重点,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努力实现空气能见度持续改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明显增加。区环保、城乡建设、城管、农发、市政、园林等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会商、联合执法和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强化建设工程环评审批、开工许可等源头控制措施,大力推行扬尘污染防治工程监理,严格渣土运输管理,提高道路保洁水平。要对各类尘源继续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分类挂牌管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格落实限期整改、行政处罚、停工整顿、绿色信贷等措施,切实解决扬尘污染问题。要加强工业大气污染源监控,区环保局要依托三级在线监控网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督促企业保持各类污染防治设施正常使用并加快实施设施升级改造,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深入开展小燃煤锅炉低空排烟设施和小烟囱拆除取缔复查工作。区发改、经信等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各有关部门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确定各自整治重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完成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

(二)集中检查和整治阶段。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实施方案确定的整治重点进行集中检查和整治。

(三)总结阶段。区环保局认真总结专项行动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的措施,并将书面总结于年月日前报区政府,同时报送市环保局。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区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负责全区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调度。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实际,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区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不断完善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和环境违法违纪案件移送制度,切实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行动、公众广泛参与、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工作格局。

(二)挂牌督办突出问题。区有关部门要围绕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排查整治一批影响较大的环境违法违纪案件,加大挂牌督办力度,落实责任,跟踪督查。对性质严重、社会反映强烈的案件,区政府直接挂牌督办。

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文1篇2

【关键词】燃调;污染;腐蚀

活塞发动机燃调是供给和调节发动机燃油,并保证活塞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系统,直接关系到活塞发动机工作性能和飞行安全。RSA-5AD1型直喷式燃调主要用于装用活塞式发动机的小型飞机上,通过感受文氏管喉部压力,计量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并用空气动力控制和调节供给发动机的燃油流量,通过喷嘴直接将燃油喷入汽缸。长期维护和使用实践证明,RSA-5AD1直喷式燃调污染造成的故障比燃调本身的机械故障高得多。而造成燃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燃油污染、滑油进入污染、空气中的杂质通过破损的进气滤进入污染、制造翻修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维护过程中带入的污染等等。

1.燃调污染的危害

1.1燃油污染引发的危害

燃油的污染物主要有固体颗粒、水、氯化物、微生物等等。使用实践表明,燃油的污染是影响燃调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1)污染燃油的固体颗粒来自空气中的沙粒、金属屑。小型飞机油箱口盖无防尘、防水装置,空气中的沙粒、金属屑等很容易进入油箱,经过精度低的过滤装置未被过滤掉而进入燃调。这些固体颗粒首先沉积在燃调内部造成燃调堵塞,造成燃调故障。其次也沉积在活动部件之间,当活动部件活动时,就会加大部件间的磨损导致活动部件失效,造成燃调故障;如果金属屑过大堵塞燃油喷嘴的话,就会造成其它缸过富油而该缸贫油从而导致发动机自动停车。

(2)水与氯化物经由燃油带入燃调,易造成电化学腐蚀,使燃调内部构件锈蚀,造成燃调故障。

(3)微生物随雨水等进入油箱,利用燃油这个有机物为能量进行繁殖。微生物不但腐蚀油箱,并通过燃油管路进入燃调并腐蚀燃调,造成燃调故障。

1.2滑油污染引发的危害

滑油进入燃调的途径主要是在发动机翻修后,进气管路中残留的油封滑油流入燃调空气室,造成污染。燃油溶解并携带气门的滑油以及积碳等杂物,通过进气管流至燃调文氏管并被吸入空气室,导致空气室被污染。导致燃调计量燃油不准确。就会造成汽缸内燃气混合比过富油而导致发动机熄火停车。

1.3空气中的杂质通过破损的进气滤引发的危害

进气滤破损后,空气中的灰尘、水分等就会经进气道流过燃调文氏管并进入燃调内部,从而污染燃调,导致燃调故障。

1.4制造和翻修过程中带入的危害

在制造翻修过程中带入燃调的污染物主要是金属末、燃油中的胶质、高温产生的沉淀物和过氧化物。其中金属末会造成燃调堵塞,部件磨损;燃油中的胶质与细小金属末粘合在一起,成为新的污染源,可能导致系统内各类活门划伤、卡滞、紧涩。还有就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有较强的氧化性,与空气中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强碱。然而强碱具有强腐蚀性,这种腐蚀会造成燃调部件的损坏。

1.5维护过程带入的危害

维护过程会带入污染物主要是以为在维护过程中维护人员的操作不当,违规操作等。其主要污染物是地面灰尘、金属末、水份等。地面灰尘和金属末随维护过程进入燃油或者直接进入燃调,然后在里面沉积,久而久之就会堵塞燃调或喷嘴,或者使燃调内部零件磨损,造成燃调故障。

2.污染控制预防措施

根据不同的污染方式可以采取不同的控制预防措施,达到控制燃调污染的目的。

2.1燃油污染的控制预防措施

建立严格的燃油检查制度,对燃油的质量、使用情况实行监控,切断污染源,防止其进入燃油。例如,在飞行前和加油前检查燃油的质量;在加油时加强对燃油的防护,加油时将油枪伸入加油口深一些,尽量避免空气中的灰尘随加油时的气流进入油箱;下雨天为防止雨水进入油箱可以在加油口加雨伞;在油箱和燃调之间加装更好的过滤装置,并定期对燃油质量进行检查等。同时积极开展燃调抗污染的研究与设计,建立一套污染物及故障表现形式数据库,以便发生类似情况时及时判明污染源,排除故障。

2.2滑油污染的控制预防措施

安装新发或翻修后的发动机时,应加强对进气管内的油封滑油进行清洗。

2.3空气带入污染物控制预防措施

在维护过程中加强对进气滤的检查和更换。另外在风沙天气时尽量不要进行燃油系统的各项工作。无法避免时,加强对燃油系统的保护,拆下的管路及时用堵盖堵上,防止灰尘等进入燃油系统。

2.4对制造、翻修过程中污染的控制预防措施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的预防主要是对零件本身的清洁。在制造、翻修前后应保证工作区域干净清洁。在制造、翻修工作结束后,务必对制造、翻修的零件进行清洗和干燥。

2.5维护过程中带入污染的控制预防措施

维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燃油污染及其使用性能的好坏对飞行安全的重要性,首先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飞机维护,坚决杜绝违规操作。其次维护时要保证场所的干净整洁,积极做好燃油系统的维护工作;在拆卸和更换部件时,要防止带入污染物。例如,在拆卸燃调时,拆下来的燃调要将其部件用汽油进行清洗,燃调安装孔要用干净的毛巾或胶带等进行遮挡。

3.结语

本文着重介绍了RSA-5AD1型直喷式燃调污染形式及危害,以及如何控制污染。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燃调的污染对发动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平时的维护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燃调部件的检查维护。并在做与燃油系统相关的工作时要注意其会不会对燃调造成威胁,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已经受到影响的部件要分析造成此影响的原因,并作出改正措施,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再出现此类事件。

【参考文献】

[1]RSA-5AD1型燃调维护和翻修手册[M].FORM15-520B,1990.11.21.

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文篇3

关键字:城市道路;交通污染;现状;改善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交通在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城市交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道路交通污染已取代燃煤成为我国城市主要污染源。其中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和噪音污染,以及土壤重金属富集等,已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日益恶化。

1我国道路交通污染现状

1.1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的物质需求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国2010年汽车增长量是1990年的近17倍,是2000年的近10倍,较前一年增长1500万辆。尤其是私人汽车增长迅猛,2010年已达到近6000万辆,是2000年私人汽车拥有量的9.5倍,比上年增加了1370万辆,见图1,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2011年。我国汽车数量急速增长,特别是私人汽车量迅猛增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表现尤为突出。

图1全国汽车数量增长趋势

北京民用汽车和私人汽车数量各年数量见图2、图3,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2011年。2000年北京市民用汽车数量为105万辆,2005突破209.7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07万辆,约占51%。至2008年突破313.68万辆,私人汽车208万辆,约占66.3%,增加100万辆汽车用时3年。2010年民用汽车近449.72万辆,私人汽车370万辆,约占82.2%,增加近150万辆汽车用时2年。

上海2000年民用汽车为49.1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5.07万辆,占10.3%,2005年民用汽车数量增长到95.16万辆,私人汽车占41万辆,占43.1%,2008年民用汽车132.12万辆,私人汽车72.04万辆,占54.53%,2010年民用汽车175.51万辆,私人汽车103.71万辆,占59.1%。汽车数量增加,尤其是私人汽车比重越来越高,这不仅给城市道路带来较重负担、造成城市的停车位等资源紧张,同时汽车排放的尾气及噪声等也给居民的生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图2汽车总量增长趋势图3私人汽车数量增长趋势

1.2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

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尾气中有100余种害成份,2010年北京汽车排放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0.121mg/m3,二氧化硫0.032mg/m3,二氧化氮0.057mg/m3,上海可吸入颗粒物0.079mg/m3,二氧化硫0.029mg/m3,二氧化氮0.050mg/m3,如图4,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2011年,这些尾气一般集中在离地面1m左右,处于人们的呼吸带附近。尾气浓度过高可引起头疼、头晕等不适,二氧化氮含量过多会使人的肺功能减弱,引起纤维性细支气管炎等疾病,尾气中的铅化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肌体,对胃、肾、心、肺、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危害,在大脑的早期发育阶段影响尤为严重,直接影响人的智力发育,导致智力低下。因此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是不容忽视的。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已对此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北京1999年起,开始实施阶段性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如淘汰高排放黄标车、严格执行汽车环保准入标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新购公交车优先选用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天然气车、无轨电车等污染排放低或零排放车辆等。截至目前,京城空气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蓝天目标”逐渐增多,如图5所示,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1年,2003年为224天,2010年已达到286天,增加62天。上海同时也在加强汽车尾气治理,引进或研制新型汽车燃料,减少尾气中污染物含量,更为严格实施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宣传鼓励市民选用公共交通出行。另外,上海通过私车牌照拍卖的方式有效控制了私人汽车的数量。上海的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以上的天数从2003年的325天,增加到2010年的336天,增加11天,空气质量同样好转。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2009、2010年两年相比,“蓝天数”增加幅度很小,汽车污染气体排放量减少幅度较缓慢,污染物的排放仍然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图4各年汽车排放污染物数量

图5北京和上海各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

1.3噪声污染

城市交通带来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发动机的噪声、喇叭声、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以及报警器等带来的噪声。2000年,对214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噪音监测结果显示,等效声级在56.2~80.7dB之间,其中有22.4%的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差,8.9%的城市声污染严重。2003年,统计的401个城市中,13个城市属重度污染,占3.2%,21个城市属中度污染,占5.2%,50个城市属轻度污染,占12.5%。据分析可知,城市的交通噪声直接影响区域环境噪声,近年来,上海的城市交通噪声在逐渐降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也相应降低,见图6,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1年,到2010年,北京和上海的交通噪声为70dB左右,属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第4类。

图6道路交通噪声与区域环境噪声

1.4交通对土壤的污染

交通污染不仅仅是指汽车排放的尾气所造成的CO、SO2、NOx等物质的大气污染污染,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汽车尾气排放已造成了Zn、Cd、Hg、Pb、Cu、Cr、As等元素在道路两侧土壤中的积累[1,2],对道路两侧的土壤和植物产生重金属污染,并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据前人分析,汽车重金属排放量较大的省份集中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山东、广东两省汽车的重金属排放量最大;其次是辽宁、山西、河南、河北、江浙一带,以及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西部各省份汽车的重金属排放总量相对于东部省市较低。2003年,北京市和全国受公路交通影响的Pb污染土地面积分别是2310km2和28900km2[3],道路周边土壤中其他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均明显高于同一地区远离交通干道的清洁区土壤,其中Ni,Cr,Pb,Zn,Cd最高分别较清洁区高1.17倍、1.59倍、2.20倍、1.77倍和1.96倍[4]。

2减少城市交通污染的对策

减少城市交通污染,就要控制污染源,有效减少汽车有害气体排放和嗓声污染,同时还要加强汽车辆的使用管理和城市交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下面提出了混合利用城市土地减少交通出行时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制定相关政策合理控制小汽车使用、加快新技术和新能源的推广运用等4项具体措施。

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改善为中心,深入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切实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为我市建设更具活力新型城市、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

二、总体目标

实施“8160污染整治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等“三大工程”,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目标,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0%以上,出境水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省定目标,确保全市环境和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三、工作任务

(一)强力实施“8160污染整治工程”

围绕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开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整治、城区大气环境污染专项整治、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污染专项整治、电力水泥行业脱硝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及重金属行业专项整治、燃煤锅炉专项整治、食品加工行业专项整治、清洁生产审核”等8个方面的综合整治,完成160项污染综合整治任务。

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整治

一是实施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康达环保水务有限公司修武分公司和孟州市、博爱县、武陟县、修武县、温县现有污水处理厂要实施升级改造,增加脱氮、脱磷等功能,外排废水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二是加快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孟州市、武陟县、修武县、温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市工业产业集聚区中站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2012年10月底前建成投运。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和综合利用力度。新建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必须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三是加快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要围绕扩大收水范围,进一步完善干、支管网,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各县(市)要结合已运行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加大配套管网建设力度,确保现有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常运转,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中站区要完成中站城区和西部工业产业集聚区配套管网建设任务,山阳区要完成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配套管网建设任务。

四是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建设。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再利用”原则,对全市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进行整治,实现污泥的安全贮存、处置及综合利用。2012年9月底前,各城镇污水处理厂要全部建成污泥处置设施,以贮存为目的(即不处理处置)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

五是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已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要达到80%以上,实现稳定、规范运行。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和水量的监察监测力度,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2.城区大气环境污染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餐饮服务业油烟专项整治。城区内餐饮业的加工炉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对市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含200平方米)以上、基准灶头3个(含3个)以上的餐饮单位,要安装经国家环保认证的油烟净化装置、设置专用烟道,并督导其定期清洗维护,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防止油烟对周围民居等环境敏感点造成污染。

二是开展施工工地扬尘专项整治。加强城市施工工地管理,施工场地应采取洒水、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城区内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工地采取建筑工地道路硬化、主体结构施工外脚手架密目网全封闭、车辆出工地全冲洗等措施,确保施工工地周边环境整洁。建筑物拆除必须做好围挡,边拆除、边洒水、边清运渣土,渣土、垃圾应在建筑物拆除完成后3天内清运完毕,暂时不能清运出场的,要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

三是开展机动车尾气专项整治。强化机动车排气监管,实施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对排放不达标车辆进行专项整治,达标前不予核发定期检验合格标志和其他审验证件。对排气污染控制技术差的机动车(高排放车辆)发放黄色标志,其余发放绿色标志。对高排放车辆采取限制行驶区域、行驶时间等交通管制措施,对重型货车进一步扩大限行范围。积极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汽车、小排量汽车,加快淘汰高排放、高污染机动车。

四是开展燃煤煤质专项整治。市区范围内,所有企事业单位燃煤必须使用全硫份≤0.5%、灰份≤20%的优质煤炭(有特殊设计要求的锅炉除外)。加强煤质重点监控单位和年用煤量超过3000吨的其它用煤单位的煤质监管,对超标单位在媒体上曝光并依法进行处理。取得资质的型煤生产企业必须按要求添加固硫剂,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五是开展交通运输扬尘专项整治。城区行驶的物料运输车辆必须实行密闭运输,保持车辆整洁,均衡装载,捆扎牢固,不得沿路泄漏、遗撒;禁止未采取密闭措施的车辆在城区范围内行驶。

3.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污染专项整治

一是切实抓好蟒沁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水环境整治工作。以皮毛(制革)、造纸、酒精、白酒、化肥、橡胶等重点水污染行业的深度治理为重点,通过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完善治污设施,提高污染治理水平,进一步改善两个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孟州市要启动桑坡皮毛群三年搬迁整治计划,通过关闭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以及对保留企业实施搬迁改造,调整结构和布局,减少污染排放,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武陟县要继续实施小麻村皮毛群、圪垱店皮毛群环境综合整治,关闭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对保留企业治污设施进行完善改造,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

二是开展西部工业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大气污染专项整治,提升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道路沿线两侧(500米内)企业物料堆场要实行仓储或建设防风抑尘网;粉状物料运输要实行密闭运输,防止物料抛洒扬尘污染;企业厂区至主要公路干线的通道要硬化,并落实防扬尘措施。企业粉尘排放点源采取高效污染治理设施,烟粉尘排放浓度≤50毫克/立方米。各有关县(市)区要按照要求,对辖区内主要道路加强管理,解决道路沿线扬尘污染问题。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国家、省产业政策要求,各县(市)区要及时关闭污染严重、列入淘汰名录的造纸生产线、制革及皮毛加工企业、蓄电池加工企业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列入淘汰、关闭范围的企业,要依法组织有关部门予以关停,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对列入国家、省、市明令淘汰关停的落后设备一律不得出租、转让、出售或异地转移生产。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的分类指导,鼓励落后产能提前退出,为重点建设项目腾出发展空间。

4.电力水泥行业脱硝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电力行业脱硝工程建设。电力企业要按照要求建设烟气脱硝设施或改用低氮燃烧技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华润热电有限公司、煤业(集团)冯营电力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10月底前完成低氮燃烧或脱硝改造;金冠嘉华电力有限公司2012年10月底前脱硝工程建成投运;其他电力企业要逐步开展除尘、脱硫、脱硝工程建设,确保2014年7月1日起全市所有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达到《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要求。同时,各电力企业要完善锅炉脱硫脱硝控制分析系统,联入中控室计算机主系统进行控制,具备进出口二氧化硫浓度、进出口氮氧化物浓度、发电负荷、增压风机电流等其它生产控制参数分析功能,具备核查调阅查取打印功能。

二是启动水泥企业脱硝工程建设。千业水泥有限公司等生产规模在4000吨/日及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企业2012年底前要启动脱硝工程建设,2013年10月底前建成投运,综合脱硝率达到60%以上。

5.危险化学品及重金属行业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加大全市环境敏感区域、化工园区及化工企业集中区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的环境综合整治,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对原有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完善或建设新的治理工程,确保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对风险较大、有重大污染隐患的企业,有关县(市)区要采取限期搬迁或关闭等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是开展重金属行业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国家、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重金属企业开展限期治理,对属于落后生产工艺的坚决予以淘汰,切实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减少重金属排放,确保环境安全。孟州市要按照规划要求完成皮毛企业关闭淘汰任务。

三是加强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以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达标考核为抓手,建立国家、省、市级监管重点源清单,加大产生和经营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危险废物管理水平,确保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

6.燃煤锅炉专项整治

一是市建成区范围内不得擅自新建燃煤锅炉,集中供热范围内所有燃煤锅炉必须关闭到位,备用锅炉必须使用清洁能源。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持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对市建成区内10吨(含10吨)以下燃煤锅炉予以取缔拆除,县(市)建成区内2吨(含2吨)以下燃煤锅炉予以取缔拆除。

二是对集中供热锅炉及保留的燃煤锅炉开展高效除尘、脱硫治理。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市绿源热力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锅炉大气污染物必须严格按环保要求(烟尘排放低于5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低于200毫克/立方米)排放,同时建设密闭的煤、灰渣堆场和防扬尘设施。

7.食品加工行业专项整治

严格落实国家污染物最新排放标准,按照分类整治的原则,在全市组织开展粮食及饲料加工、制糖、屠宰、肉禽类加工、蛋品加工、水产品加工、食盐加工、乳制品加工、调味品及发酵制品制造、酒精饮料及酒类制造、果蔬汁类及其他软饮料制造、其他食品制造等行业污染专项整治,对原有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完善或建设新的治理工程,确保废水达到国家新的排放标准,提高全行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水平。

8.清洁生产审核

继续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力度,督促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坚固水泥有限公司等49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制订和实施中高费方案,充分发挥清洁生产的减排效益。

(二)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按照国家、省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市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要求,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1.开展生态创建工作

开展生态县(市)、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完成沁阳市、修武县创建生态县(市)环境规划的修编和审查工作;启动9个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完成11个省级生态乡(镇)、41个生态村(其中省级17个)的创建任务。

2.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

2012年6月底前,完成省政府确定的2011年度9个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并通过达标验收;组织申报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并实施整治。

3.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结合畜禽养殖单位的标准化建设工程,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建设为重点,完成3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任务(其中示范工程6家)。通过强力推进重点养殖企业污染治理,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减排阶段性目标。

(三)大力推进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构建环境监控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我市环境自动监控体系、环境监察体系、环境监测体系、环境应急体系,有效提升我市环境监督管理水平。

1.加强环境自动监控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省有关要求,继续开展环境自动监控体系建设,确保完成2012年度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基站)更新改造任务,强化对氨氮、氮氧化物等“十二五”期间新增减排指标的监控能力。在重金属排放企业逐步安装重金属污染物监控设备,提高重金属自动监控能力水平。完善市、县两级自动监控平台综合应用功能,强化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的监管和考核,建立规范的第三方运营体系,切实发挥自动监控系统的科学、高效监管作用,为总量减排提供稳定、可靠数据支持。

2.加强环境监察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市、县两级环境监察能力建设,以深化“五化”管理(责任化、规范化、精细化、网格化、信息化)为手段,进一步提高环境监察工作效能,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防范性环境监察工作,集中整治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各类环境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以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为重点,保障环境安全。开发环境执法移动平台,设置环境监管数据库、环境监察电子档案,显示动态监管情况,实现信息共享,推进环境监管信息化建设。

3.加强环境监测和应急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市、县两级环境监测体系、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对重点防控区域、重点企业的定期监测和公告制度。加强县级环境监测机构、环境应急机构人员培训和设备配置,建立重金属监测体系,提高应急监测能力,提高县级重金属监测水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要修订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重金属污染突发环境事件等专项预案,提高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健全环境应急体系,继续开展企业环境风险评估,落实重点风险源应急预案专家评审制和预案备案制,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对重金属排放企业每季度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重金属排放企业要建立特征污染物监测制度,建立完善管理档案,每月要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管理情况。

4.加强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规范化建设

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规范化建设,以水污染防治设施、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固体废物处置场为重点,以定量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手段,通过企业加强设施设备维护、内部管理和环保部门的现场监管,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提高现有污染防治设施完好率、运行率、达标率,充分发挥污染治理设施环境效益。2012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市控以上重点企业、重金属排放企业、食品加工企业要全面完成环境管理规范化建设任务。

重点排污单位要建立中控平台,对治污工艺实施过程化、定量化、科学化管理;规范设置排污口,并设立标志牌;建立完善岗位职责、操作规范、设备维修维护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设施运行、设备维修、污染减排等管理台帐;加强人员培训,切实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指导,组织企业环境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帮助企业查找设施运行和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指导企业积极整改完善。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现场监管,严查不正常停运、擅自停运、暗排偷排、稀释外排等环境违法行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召集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开展本辖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年度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圆满完成。

(二)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污染减排考核奖惩机制。市政府按照“年初预算、年中调度、年底考核”的原则,建立完善污染减排考核奖惩机制,定期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总量减排完成情况进行核查调度,严格考核,确保完成减排目标。二是完善河流生态补偿机制。要按照省政府河流生态补偿考核新的要求,完善我市河流生态补偿考核实施办法,实施严格考核。三是强化激励机制。大力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建立完善环保经济政策。继续实施高耗能产业差别电价,进一步落实燃煤电厂脱硫电价等环保电价政策。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扩大和深化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办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健全农村环保监管网络。五是落实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将处罚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作为企业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

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文

一、工作目标

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污染防治,着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⒉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2012年四项减排目标任务。

⒊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遏制污染反弹,保障群众健康,切实维护好群众的环境权益。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局党组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将“加强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作为环保系统反腐败重要工作任务,着力抓好落实。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二是明确工作责任。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纪检组协助局党组抓好各项任务的分解落实。机关各科室、事业单位按照任务分解和具体要求,制定细化措施,落实好所承担的任务。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纪检组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力推进污染减排

一是抓好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收水量;增加脱氮设施,削减氨氮指标;加快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作建设和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以及萧县皮革园污水处理厂建设。

二是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治理,减少污染排放。

三是抓好燃煤电厂监管,增加脱氮设施,控制原煤的硫份,保证脱硫和脱氮设施的正常运行,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四是及时淘汰、关闭一批落后产能企业,减少污染排放。

五是积极配合市监察局、发改委等部门,加强对污染减排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减排任务和减排措施落实到承担单位。将治污减排项目的实施情况作为行政监察的重点,不定期开展检查,严厉查处违法排污企业,促进污染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深入整治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问题,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重金属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重点是要抓好集中整治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和“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落实。

一是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重点抓好重金属排放企业特别是铅蓄电池行业企业环境违法问题、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的环境监管,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治工作。

二是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执法检查,对辖区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执法检查,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三是集中开展化学品企业排查整治工作。

四是全面开展环境隐患再排查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专项执法检查,集中整治各类工业企业的违法环境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危害社会安全和稳定的环境问题。

(四)强化责任落实

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文篇6

关键词:生物炭;蔬菜;重金属污染;环境污染;食品安全

近年来,由于采矿冶炼、污水灌溉、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的过量施用、汽车尾气及生活垃圾的不断排放,土壤和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环境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作物和人体内并富集,使人产生头晕、贫血、精神错乱、代谢紊乱等症状,且重金属有致癌作用,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威胁。目前,我国一些蔬菜、粮食种植区正遭受着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农产品重金属超标事件屡见不鲜。研究如何净化土壤和水体,减少重金属元素在陆生和水生植物体内的累积愈来愈成为国内外的科研热点。当前,国内外都在积极寻找有效的重金属修复方法,如卓有成效的电动修复、植物修复、生物降解法等,但是各种措施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生物炭是生物质通过热裂解的方法在缺氧或者低氧条件下制备的一种富含孔隙结构、含碳量高的碳化物质[1],其性质优良,具有较好的农用效益和环境污染修复潜力,已有研究表明,生物炭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因此有关将生物炭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制备生物炭的原料来源广泛,农林业废弃物如木材、秸秆、果壳及有机废弃物等都可以作为原料[2,3],同时,其具有碳封存的潜力,因而生物炭的应用可作为我国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全球已举办过多次有关生物炭的会议,并成立了许多生物炭协会、学会、相关企业与研究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机构是国际生物炭协会(InternationalBiocharInitiative,IBI)。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生物炭在作物安全生产方面正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能。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目前用于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各项措施,通过综述生物炭的特性及其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上的研究应用进展,展望了生物炭在减少蔬菜重金属污染、提高蔬菜产量、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应用潜力以及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生物炭应用于蔬菜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

重金属在化学上是指密度大于4.5g/cm3的约46种金属元素。环境污染上所说的重金属是指铬(Cr)、镉(Cd)、汞(Hg)、铅(Pb)以及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金属,即重金属“五毒”。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中,土壤和水体重金属污染引起的蔬菜及其他农作物重金属超标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威胁人类健康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蔬菜重金属污染主要是人为因素所致,重金属可经由各种路径进入人体内(图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使蔬菜产业向着高产优质的方向发展,很多设施菜地、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生态农业等已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其中,作为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的评价指标之一,重金属含量在生产基地、生产过程和产品中都有严格的限定标准。无土栽培基质也较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如李静等[4]发现煤渣是引起基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主要因素,通过寻找理想的无土栽培基质来解决重金属超标问题,也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任务。

1.1蔬菜重金属污染为害及研究现状

世界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如日本20世纪50年生的水俣病(汞污染)、骨痛病(镉污染),防治重金属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世界性课题[5]。我国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严峻,国家环保部数据显示,2009年重金属污染事件致使4035人血铅超标、182人镉超标,引发32起[6],其中的典型案例有陕西宝鸡市凤翔县长青镇的血铅超标事件、湖南浏阳市湘和化工厂镉污染事件等[7]。仲维科等[8]研究发现,按食品卫生标准,我国各主要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都存在一定的重金属超标现象,其中Cd、Hg、Pb的污染尤为明显。迄今为止,国内已对北京、上海、天津、贵阳、大同、蚌埠、成都、寿光、哈尔滨、福州、长沙等大中城市郊区菜园土壤及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过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蔬菜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蔬菜出口中的忧中之忧。随着中国加入WTO,蔬菜出口面临着巨大的绿色壁垒[9]。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蔬菜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十多种陆生和水生蔬菜的镉、铜、锌、铅、汞、镍、铬及砷等重金属的为害进行了分析研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通过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刺激和抑制一些酶的活性、影响组织蛋白质合成、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伤害细胞膜系统,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王林等[10,11]先后研究了Cd、Pb及其复合污染对茄果类蔬菜辣椒和根茎类蔬菜萝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发现辣椒的生长发育、氮代谢、膜系统、根系和光合系统都受到一定的伤害,萝卜的生理生化指标也受到明显抑制,细胞膜透性显著升高,并且Cd、Pb复合污染的毒害作用始终比单一污染强,说明Cd、Pb复合污染表现为协同作用。他们的研究结果与秦天才等[12]研究的Cd、Pb及其复合污染对叶菜类蔬菜小白菜的影响结果一致,小白菜除出现植株矮化、失绿和根系不发达等直接毒害表现外,还出现叶绿素含量降低、抗坏血酸分解、游离脯氨酸积累、硝酸还原酶活性受到抑制等现象。

1.2陆生蔬菜地重金属污染现状

蔬菜是易受重金属污染的作物之一,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远远高于其他农作物,因此蔬菜重金属污染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已基本掌握[13]。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污染以砷、铬、镉、汞、铅、铜(Cu)、镍(Ni)、锌(Zn)等为主。一般对同一类蔬菜来说,Cu、Cd、Zn为高富集元素,Hg、As、Cr为中等富集元素,Ni、Pb为低富集元素[14]。其中,城市中的矿区周围、污灌地和交通干线两侧农田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严重,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更为严重。黄绍文等[15]研究发现,河北定州市北城区东关村城郊公路边菜田土壤Cu、Zn、Pb和Cd总量和韭菜可食部分Pb含量总体上均随与公路距离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而且,不同的土壤类型,其有机质含量、孔隙度、酶活性、pH值、CEC值(Cationexchangecapacity,阳离子交换量)等理化特性不同,直接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固定,从而影响蔬菜对其的吸收与富集[16]。一般认为土壤胶体带负电荷,而绝大多数金属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土壤pH值越高,金属离子被吸附的越多,进入蔬菜体内的越少。土壤中的腐殖质能提供大量的螯合基团,对很多重金属元素有较强的固定作用,使进入蔬菜中的重金属减少。因此,我们可以依据不同蔬菜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差异以及不同的土壤条件选择相应的蔬菜类别,合理布局种植地,也可以通过施用土壤改良剂、有机肥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活性,从而减轻重金属的污染。

1.3水生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

水生蔬菜通常是指生长在淡水中、产品可作蔬菜食用的维管束植物。我国是众多水生蔬菜的发源地,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包括莲藕、茭白、荸荠、水芹、慈姑、莼菜、芡实、菱、水芋等[17]。作为我国的特产蔬菜,水生蔬菜已成为农业种植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8],国内现有栽培面积有66.7万hm2以上,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我国水生蔬菜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我国也是世界水生蔬菜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已有众多特色鲜明的水生蔬菜基地[19,20]。

相对陆生蔬菜而言,水生植物不仅可以从根部摄入重金属,而且因其维管组织、通气组织发达,更容易从生长环境中吸收或转移重金属元素,并长久的富集于体内。国家食品标准规定了水生蔬菜产品重金属最大限度As、Pb、Hg、Cd、Cr分别为0.5、0.2、0.01、0.05、0.5mg/kg,和其他蔬菜作物相同[19]。水生蔬菜各器官对重金属的吸收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中重金属浓度、重金属的有效性、水体富营养化以及不同水生蔬菜对各重金属元素特有的富集特性等[21]。如许晓光等[22]研究发现,随着Cd、Pb浓度的增加,莲藕各器官的重金属累积量也相应增多,并且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莲藕各器官中Cd、Pb含量逐渐增加。但是,由于蔬菜、重金属和土壤类型不同,生长环境条件、重金属性质与含量不同以及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复合污染等种种复杂因素,使得重金属的为害呈现出复杂性,例如不同蔬菜对同种重金属、同种蔬菜对不同重金属以及同种蔬菜的不同器官中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均存在着差异。李海华等[23]检测了Cd在12种粮食和蔬菜作物不同器官的含量后发现,除了萝卜,Cd在其他作物的根部中含量是最高的;不同种类重金属在莲藕各器官中的累积量也不同,如Cd含量为匍匐茎>荷叶>藕>荷梗,而Pb含量为匍匐茎>荷梗>藕>荷叶,这些研究为我们有效控制水生蔬菜重金属污染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科学指导。

2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及其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物理修复措施、化学修复措施、生物修复措施以及农业生态修复措施。

①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客土、换土、去表土、排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其中排土、换土、去表土、客土被认为是4种治本的好方法。工程措施具有效果彻底、稳定等优点,但是工程量大、费用高,破坏原有土体结构,引起土壤肥力下降,并有遗留污土的问题。

②物理修复措施主要有电动修复和电热修复等。前者是在电场的各种电动力学效应下,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无机离子向电极区运输、集聚,然后进行集中处理或分离[24];后者是利用高频电压产生的电磁波和热能对土壤进行加热,使污染物从土壤颗粒内解吸并分离出来,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此两种方法都是原位修复技术,不搅动土层,并缩短修复时间,但是操作复杂,成本较高。现在,一些发达国家还在污染严重地区试行玻璃化技术、挖土深埋包装技术、固化技术等,但是限于成本高等原因,普及率不高。

③化学修复措施目前常用的是施用改良剂(抑制剂、表面活性剂、重金属拮抗剂等)、淋洗、固化、络合提取等。施用改良剂主要通过对重金属的吸附、氧化还原、拮抗或沉淀作用,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淋洗法是用清水淋洗液或含有化学助剂的水溶液淋洗被污染的土壤。固化技术是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按一定比例与固化剂混合,经熟化后形成渗透性低的固体混合物。络合提取是使试剂和土壤中的重金属作用,形成可溶性重金属离子或金属-试剂络合物,最后从提取液中回收重金属并循环利用提取液。化学修复是在土壤原位上进行的,简单易行,但不是永久性修复,它只改变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重金属元素仍保留在土壤中,容易被再度活化,不适用于污染严重区[25]。

④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集中在植物和微生物两方面。国内对植物修复研究较多,动物修复也有涉及,而国外在微生物修复方面研究较多。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有效修复技术,根据其作用过程和机理又分为植物提取、植物挥发和植物稳定3种类型[26]。a.植物提取,即利用重金属超累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重金属污染物,随后收割植物地上部分并进行集中处理,连续种植该植物以降低或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b.植物挥发,其机理是利用植物根系吸收重金属,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挥发到大气中,以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c.植物稳定,利用耐重金属植物或超累积植物降低重金属的活性,其机理主要是通过金属在根部的积累、沉淀或利用根表吸收来加强土壤中重金属的固化。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主要作用原理有5种类型。

a.通过微生物的各种代谢活动产生多种低分子有机酸直接或间接溶解重金属或重金属矿物;b.通过微生物氧化还原作用改变变价金属的存在状态;c.通过微生物胞外络合、胞外沉淀以及胞内积累实现对重金属的固定作用;d.微生物细胞壁具有活性,可以将重金属螯合在细胞表面;e.微生物可改变根系微环境,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挥发或固定效率,辅助植物修复技术发挥作用。

但生物修复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大,能找到的理想重金属富集植物比较少,并且这类植物的生长量一般较小,修复周期长,很难有实际应用价值[27]。

⑤农业生态修复包括农艺修复和生态修复两方面。前者主要指改变耕作制度、调整作物品种,通过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等措施来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后者主要是通过调节土壤水分、养分、pH值和氧化还原状况等理化性质及气温、湿度等生态因子,对重金属所处的环境进行调控。但是此修复方式易受土壤性质、水分条件、施肥状况、栽培方式以及耕作模式等情况的影响,结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5]。

国内现阶段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采用较多的措施是施用化学改良剂、生物修复、增施有机肥等。国外对改良、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较先进的方法主要有固定法、提取法、生物降解法、电化法、固化法、热解吸法等。尽管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但都有局限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依然任重而道远,如何阻止蔬菜、粮食作物吸收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成为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3生物炭的特性及其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3.1生物炭及其特性

①生物炭(Biochar)定义生物炭是生物质热解的产物。由于生物炭的广泛性、可再生性和成本低廉,加上生物炭本身的优良特性,使其在土壤改良和污染修复上体现出很大的优势。国内外对生物炭的科学研究真正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3],目前对生物炭并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概念,但是国内外文献中生物炭的定义中包括生物质、缺氧条件(或不完全燃烧)、热解、含碳丰富、芳香化、稳定固态、多孔性等诸多关键词[28~35],这些关键词反映了生物炭的来源、制备条件和方式、结构特征。而国际生物炭倡导组织在定义中指定了其添加到土壤中在农业和环境中产生的有益功能,强调其生物质原料来源和在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应用于土壤肥力改良、大气碳库增汇减排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

②生物炭特性a.孔隙结构发达,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能[36]。不同材料、不同裂解方式产生的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差别很大[37~39],较高的热解温度有利于生物炭微孔结构的形成。张伟

明[40]通过比较花生壳、水稻秸秆、玉米芯以及玉米秸秆4种材质在炭化前后的结构,发现炭化后所形成的碳架结构保留了原有主体结构,但比原有结构更为清晰、明显。原有生物炭的部分不稳定、易挥发的结构在热解过程中逐渐消失或形成微小孔隙结构。陈宝梁等[41]用橘子皮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得到生物炭,经过元素分析、BET-N2表面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试,对比生物炭的组成、结构,并结合其结构分析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作用。

b.表面官能团主要包括羧基、羰基、内酯、酚羟基、吡喃酮、酸酐等,并具有大量的表面负电荷以及高电荷密度[42],构成了生物炭良好的吸附特性,能够吸附水、土壤中的金属离子及极性或非极性有机化合物。但是生物炭的表面官能团也会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而不同。陈再明等[43]研究发现,水稻秸秆的升温裂解过程是有机组分富碳、去极性官能团的过程,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一些含氧官能团逐渐消失,这与其他生物质制备炭的过程一致[41,44]。

c.pH值较高。生物炭中主要含有C(含量可达38%~76%)、H、O、N等元素,同时含有一定的矿质元素[45],如Na、K、Mg、Ca等以氧化物或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溶于水后呈碱性,加上其表面的有机官能团可吸收土壤中的氢离子,添加到土壤中可提高土壤的pH值,Yuan等[46]研究证明,生物炭能够显著地提高酸性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肥力,因而可用于酸性土壤的改良。但一般来说,生物炭的pH值取决于其制备的原料[45],如灰分含量较高的畜禽粪便制成的生物炭比木炭或秸秆炭有更高的pH值。此外,裂解温度越高,pH值也会越高[47]。

d.阳离子交换量(CEC值)较高。这与其表面积和羧基官能团有关[48],当然与其生物质原料来源密不可分[49]。生物炭的CEC值高,容易吸附大量可交换态阳离子,提高土壤对养分离子Ca2+、K+、Mg2+和NH4+等的吸附能力,从而提升土壤的肥力,减少养分的淋失,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率。

e.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微生物降解[50],抗氧化能力强。生物炭具有高度的芳香化结构,有很高的生物化学和热稳定性[51],可长期保存于环境和古沉积物中而不易被矿化。生物炭氧化分解缓慢,如Shindo[52]研究发现,经过280d培养,添加草地放火形成的生物炭的土壤与没有添加生物炭的土壤排放的CO2量相近,说明生物炭分解非常少。

3.2生物炭降低重金属的有效作用机制

生物炭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主要是通过降低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促进植物的生长来体现。研究显示,将生物炭添加到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后,生物炭不仅可以直接吸附或固持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降低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还可以通过影响土壤的pH值、CEC值、持水性能等理化性质来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和有效性,减少其向植物体内的迁移,降低其对植物的毒性,从而减少对动物及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生物炭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表面能和结合重金属离子的强烈倾向,因此能够较好地去除溶液和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安增莉等[53]将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固持机理主要分为3种,①添加生物炭后,土壤的pH值升高,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形成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磷酸盐沉淀,或者增加了土壤表面活性位点[54];②金属离子与碳表面电荷产生静电作用;③金属离子与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形成特定的金属配合物,这种反应对与特定配位体有很强亲和力的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固持非常重要[55,56]。周建斌等[57]试验表明,棉秆炭能够通过吸附或共沉淀作用来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使在受污染土壤上生长的小白菜可食部分和根部Cd的积累量分别降低49.43%~68.29%和64.14%~77.66%,提高了蔬菜品质。Cao等[55]发现生物炭对Pb的吸附是一个双Langmuir-Langmuir模型,84%~87%是通过铅沉淀,6%~13%是表面吸附,添加未处理的粪便和200℃热解产生的生物炭处理中,铅主要以β-Pb9(PO4)6形式沉淀,而在350℃热解产生的生物炭处理中则是以Pb3(CO3)2(OH)2形式存在,其中200℃热解产生的生物炭,吸附效果最好,达到680mmol/kg,是遵循简单Langmuir吸附模型的一般活性炭的6倍。Wang等[58]发现竹炭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行为最适合Langmuir吸附模型,最大吸附力是12.8mg/g;而刘创等[59]发现竹炭对溶液中镉离子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陈再明等[60]研究了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的水稻秸秆生物炭对Pb2+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其等温吸附曲线适合Langmuir方程。吴成等[61]还发现,玉米秸秆生物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与水化热差异有关,金属离子水化热越大,水合金属离子越难脱水,越不易与生物炭表面活性位点反应。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通过溶解、沉淀、凝聚、络合、吸附等各种反应形成不同的化学形态,并表现出不同的活性[62]。但是土壤化学性质(pH值、EH值、CEC值、元素组成等)、物理性质(结构、质地、黏粒含量、有机质含量等)和生物过程(细菌、真菌)及其交互作用都会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和有效性。已有众多研究显示,将生物炭施加到土壤中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孔隙度、表面积、土壤离子交换能力[42]、pH值[63],降低土壤容重,增强土壤团聚性、保水性和保肥性[64,65],为土壤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增强微生物的活性[66~68],减少土壤养分的淋失,促进养分的循环,并且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69]。这些性质的改良都有利于促进土壤中有害物质的降解和失活,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态发生变化。

3.3影响生物炭降低重金属污染有效性的因素

①生物炭的原料和制备温度生物炭来源是决定其组成及性质的基础,Shinogi等[70]证明动物生物质来源的生物炭比植物生物质来源的生物炭C/N比更低,灰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电导率更高。Uchimiya等[71]还发现山核桃壳制备的酸性活性炭和生活垃圾制备的碱性生物炭在酸性土壤中对Cu2+的吸附好于在碱性土壤中。但是,关于生物炭热解温度对其特性的影响还存在争议,如Cao等[72]认为与由粪肥制造的生物炭随温度变化的特点相似,比表面积、含碳量以及pH值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吸附的Pb2+随温度的升高可达到100%。而吴成等[73]却发现Pb2+或Cd2+吸附初始浓度相同时,热解温度为150~300℃的生物炭中极性基团含量增加,生物炭吸附Pb2+和Cd2+的量增大;热解温度为300~500℃的生物炭中极性基团含量减少,生物炭吸附Pb2+和Cd2+的量降低。目前,普遍认为热解温度升高,生物炭比表面积、灰分含量增大[72],而在CEC值方面还存在争议。

②生物炭本身的pH值、CEC值、有机质含量以及表面官能团的性质通常情况下,土壤pH值、CEC值、有机质含量越高,越不利于重金属向有效态转化。由于生物炭本身具有较高的pH值、CEC值和有机质含量,故将其施加于土壤中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CEC值和有机质含量[74]。Wang等[58]的试验证明,pH值高(≥8)有利于Cd2+的吸附和去除。祖艳群等[75]进行大田调查也发现,提高土壤pH值有助于降低蔬菜中镉的含量,并认为对于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严重的地区,通过提高土壤pH值降低蔬菜中镉含量是可行的。王鹤[76]通过试验证明了生物炭不仅可以通过简单吸附来降低有效态铅含量,还可以通过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来促进有效态铅向其他形态转化,从而降低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Uchimiya等[56]用不同温度生产的生物炭对水中和土壤中的Cd2+、Cu2+、Ni2+和Pb2+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温热解能够使生物炭表面的脂肪族等基团消失并形成吸附能力强的表面官能团,同时随着生物炭的pH值升高,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固定加强,也说明了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与生物炭的表面官能团和pH值有关。官能团可能与亲和特定配位体的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金属配合物,有些亲水性含氧官能团还能使生物炭吸附更多的水分子,形成水分子簇,可有利于重金属离子向生物炭微孔扩散,从而降低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富集;而土壤pH值的升高,促使重金属离子形成碳酸盐或磷酸盐等而沉淀,或者增加土壤表面的某些活性位点,从而增加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持。

③重金属的形态与性质重金属的形态是指重金属的价态、化合态、结合态和结构态4个方面,即某一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以某种离子或分子存在的实际形式。重金属形态是决定其生物有效性的基础。重金属的总量并不能真实评价其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其在土壤中的形态、含量及其比例才是决定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对于重金属形态,目前比较常用的是欧洲共同体参考局(EuropeanCommunityBureauofReference,BCR)提出的标准,分为酸溶态(如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可还原态(如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氧化态(如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4种,所用提取方法称为BCR提取法。研究表明,酸溶态是植物最容易吸收的形态,可还原态是植物较易利用的形态,可氧化态是植物较难利用的形态,残渣态是植物几乎不能利用的形态。前两者即为重金属有效态,生物有效性高;后两者为重金属稳定态,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低[77,78]。关于生物炭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已有研究结果[79~82]认为,生物炭的施入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形态和迁移行为有明显作用,即生物有效性高的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重金属的浓度都显著下降,而植物较难利用的有机结合态、残渣态重金属的浓度显著上升,从而降低植株体内的重金属含量。

④土壤类型在生物炭―土壤―植物系统中,土壤的砂、黏、壤质类型不同,理化性质差异很大,对重金属有效性和生物炭的作用发挥会产生不同影响。例如,Uchimiya等[71,83]研究生物炭修复土壤中Cu2+的吸附等温线及阳离子的释放时发现,在黏土和碱性土壤中,生物炭对Cu2+有显著的吸附能力,在侵蚀土壤、酸性肥沃土壤中,生物炭对Cu2+的吸附能力很弱。Beesley等[84,85]在被As、Cd、Cu、Zn等污染的棕色土地区和含As、Cd、Cu、Pb和Zn较高的城市土中,添加450℃热解硬木材产生的生物炭(生物炭体积比30%),发现在柱淋溶试验中,Cd和Zn的量分别减少300倍和45倍。佟雪娇等[86]用添加4种农作物秸秆制备的生物炭提高了红壤对Cu2+的吸附量,有效降低了Cu2+在酸性红壤中的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黄超等[87]研究发现,施加生物炭到贫瘠的红壤中能明显降低土壤酸度,增加盐基饱和度,提高土壤团聚体数量和田间持水量,降低土壤容重,明显提高红壤的速效氮、磷、钾含量,增加土壤保肥能力,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并发现施用生物炭对肥力水平较低的红壤改善作用更明显。

4生物炭对蔬菜产量的影响

国内已有学者系统综述过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作物效益[88]以及肥效作用[49]的研究进展。施用生物炭可改善土壤肥力和养分利用率,维持农田系统的高产、稳产。许多研究表明,生物炭对许多作物生长和产量有促进作用,其中,对增产效应方面主要研究的蔬菜有菜豆[89]、豇豆[90,91]、萝卜[92,93]、菠菜[94]、白萝卜[95]等。关于施用生物炭使作物增产的原因包括提高了土壤pH值,增加了有效磷、钾、镁和钙含量,降低了重金属元素的有效性;为养分的吸附和微生物群落的生存提供了较大空间;可以作为滤膜,吸附带正电或负电的矿物离子;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持水性,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促进植物和根系的生长;增加了土壤电导率、盐基饱和度及可交换态养分离子等;促进了原生菌、真菌等的活性,从而促进了作物生长[96]。单施生物炭就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或增产,将生物炭与肥料混施,或复合后对作物生长及产量促进作用更显著,因为将生物炭和肥料混施或复合施用,可以发挥两者的互补或协同作用,生物炭可延长肥料养分的释放期,减少养分损失[34],反之肥料消除了生物炭养分不足的缺陷[97]。也有众多学者研究过生物炭对粮食作物的增产作用,如Major[98]施加生物炭于哥伦比亚草原氧化土中,通过4a的种植,发现玉米第2,3,4年分别增产28%、30%、140%。但是,还缺乏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种植不同作物的大田试验来进一步验证这些增产效果。

然而在需要人为添加营养的无土栽培中,情况有所不同。Graber等[99]添加不含营养成分的木质生物炭到椰纤维+凝灰岩的无土基质中,种植的番茄和辣椒生长量增加既不是因为直接或间接的植物营养成分含量的提高,也不是因为无土基质持水性增强,推测和验证了2个可能机制,一是生物炭可引起微生物群体向有益植物生长的方向转变;二是生物炭中的化合物引起毒物兴奋效应,因而具有生物毒性的化学物质或者高浓度生物炭就会刺激生长并引起系统抗病性。Nichols等[100]证明了生物炭比其他水培基质性能更优越,并且能够通过再次热解进行杀菌,从而破坏潜在的致病菌。Elad等[101]也验证了添加生物炭可以促使辣椒和番茄对灰霉病菌和白粉病菌产生系统抗性,并使辣椒具有抗螨性。可见生物炭不仅可以通过影响土壤pH值、CEC值、盐基饱和度、电导率、交换态氮和磷有效性,提高钾、钙、钠、镁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作物产量[102],而且可以运用到无土栽培中杀菌抗病,促进植物生长。目前市场上交易的生物炭多用于改良栽培基质和促进粮食作物增产,将其应用于蔬菜安全生产必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展望

种种研究表明,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的治理效果明显,促进作物生长的潜力巨大,张伟明[40]系统研究了生物炭的理化性质(结构与形态、比表面积与孔径特征、因素组成以及吸附性能等)及其对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炭肥互作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的作用,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生物炭优良的理化性质对土壤系统的改良作用、对促进作物产量与品质的有利影响以及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巨大潜力,并指出中国的生物炭应用技术已具备了一定基础,且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将生物炭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安全上,仍有几个关键点需要解决。

①虽然已有研究认为生物炭能产生良好的农用和环境效益,但是对于生物炭的最优施用条件、最佳施用量及相关机理还没有明确定论。比如,有些试验在较低用量下即产生影响,有些则显示高用量下才有效果,甚至还有些产生不良影响[87],不同作物、不同地域、不同基质和不同管理条件等可能表现出不一样的结果;生物炭对重金属等污染物的作用是络合、螯合、吸附、截留或沉淀等都尚不明确。

②生物炭对施入环境的有益作用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其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还不十分明确,如生物炭在热解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有毒物质,生产的高温分解过程也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等[103]。

③由于生物炭是直接施加到土壤和溶液中的,吸附或固持了污染物之后依然留在其中,不清楚污染物以后是否会被重新释放出来而恢复生物毒性。成杰民[104]认为,除了研究吸附剂的氧化稳定性、吸附稳定性和释放规律外,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将吸附后的钝化剂从土壤中彻底移除,但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措施。

④生物炭的老化或氧化分解问题。Uchimiya

等[105]认为,生物炭的老化主要表现在对环境污染物尤其是对天然有机物吸附的减少,及其自身的氧化分解作用。但由于生物炭稳定性高,氧化分解的速度缓慢(分解机理尚不明确,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过程可能共存),在有限的试验周期内还无法观察到其氧化后的结果,对生物炭施用后的长期效应方面的研究亟待开展。

⑤目前国内关于生物炭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和田间阶段[103],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推广和使用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也还处于起步阶段。降低生物炭的生产成本,也将关系到生物炭未来发展的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1]LehmannJ.Ahandfulofcarbon[J].Nature,2007,447:143-144.

[2]JonkerMTO,KoelmansAA.Sorptionof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andpolychlorinatedbiphenylstosootandsoot-likematerialsintheaqueousenvironment:mechanisticconsiderations[J].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2002,36(17):3725-3734.

[3]何绪生,耿增超,佘雕,等.生物炭生产与农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动态[J].农业工程学报,2011,2(27):1-7.

[4]李静,赵秀兰,魏世强,等.无公害蔬菜无土栽培基质理化特性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2):112-115.

[5]郑喜,鲁安怀,高翔,等.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J].土壤与环境,2002,11(1):79-84.

[6]周锐.中国环保部长:“重金属污染“今年将被集中整治[EB/OL].(2010-01-25)http:///cj/cj-hbht/news/2010/01-25/2090643.shtml.

[7]陈明,王道尚,张丙珍.综合防控重金属污染保障群众生命安全――2009年典型重金属污染事件解析[J].环境保护,2010(3):49-51.

[8]仲维科,樊耀波,王敏健.我国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止对策[J].农业环境保护,2001,20(4):270-272.

[9]唐仁华,朱晓波.中国蔬菜生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1):131-135.

[10]王林,史衍玺.镉、铅及其复合污染对辣椒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1):107-112.

[11]王林,史衍玺.镉、铅及其复合污染对萝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11-414.

[12]秦天才,吴玉树,王焕.镉、铅及其相互作用对小白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1994,14(1):46-50.

[13]汪琳琳,方凤满,蒋炳言.中国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科学,2009(2):61-64.

[14]施泽明,倪师军,张成江.成都城郊典型蔬菜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J].地球与环境,2006(2):52-56.

[15]黄绍文,韩宝文,和爱玲,等.城郊公路边菜田土壤和韭菜中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征[J].华北农学报,2007,22(z2):152-157.

[16]梁称福,陈正法,刘明月.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2(4):45-48.

[17]江解增,曹碚生.水生蔬菜品种类型及其产品利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9):21-23.

[18]孔庆东.中国水生蔬菜基地成果集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9]柯卫东,刘义满,吴祝平.绿色食品水生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0]柯卫东.水生蔬菜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1]熊春晖,卢永恩,欧阳波,等.水生蔬菜重金属污染与防治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2(16):1-5.

[22]许晓光,卢永恩,李汉霞.镉和铅在莲藕各器官中累积规律的研究[J].长江蔬菜,2010(14):53-56.

[23]李海华,刘建武,李树人.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及作物富集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34(1):30-34.

[24]王慧,马建伟,范向宇,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原位修复技术研究[J].生态环境,2007,16(1):223-227.

[25]徐应明,李军幸,孙国红,等.新型功能膜材料对污染土壤铅汞镉钝化作用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1):86-89.

[26]骆永明.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J].土壤,1999,31(5):261-265.

[27]ErnstWHO.Phytoextractionofminewastes-optionsandimpossibilities[J].ChemieDerErde-Geochemistry,2005,65:29-42.

[28]陈温福,张伟明,孟军,等.生物炭应用技术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2):83-89.

[29]SohiS,Lopez-CapelE,KrullE,etal.Biochar,climatechangeandsoil:Areviewtoguidefutureresearch[J].CSIROLandandWaterScienceReport,2009,5(9):17-31.

[30]LehmannJ,GauntJ,RondonM.Biocharsequestrationinterrestrialecosystems-Areview[J].MitigationandAdaptationStrategiesforGlobalChange,2006,11(2):395-419.

[31]HammesK,SmernikRJ,SkjemstadJO,etal.Characterisationandevaluationofreferencematerialsforblackcarbonanalysisusingelementalcomposition,colour,BETsurfaceareaand13CNMRspectroscopy[J].AppliedGeochemistry,2008,23(8):2113-2122.

[32]李力,刘娅,陆宇超,等.生物炭的环境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1,30(8):1411-1421.

[33]谢祖彬,刘琦,许燕萍,等.生物炭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方向[J].土壤,2011,43(6):857-861.

[34]LehmannJ.Bio-energyintheblack[J].FrontiersinEcologyandtheEnvironment,2007,5(7):381-387.

[35]AntalMJJr,Gr?nliM.Theart,science,andtechnologyofcharcoalproduction[J].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2003,42(8):1619-1640.

[36]DukuMH,GuS,HaganEB.BiocharproductionpotentialinGhana-Areview[J].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11,15(8):3539-3551.

[37]?z?imenD,Ersoy-Meri?boyuA.Characterizationofbiocharandbio-oilsamplesobtainedfromcarbonizationofvariousbiomassmaterials[J].RenewableEnergy,2010,35(6):1319-1324.

[38]ChunY,ShengG,ChiouCT,etal.Compositionsandsorptivepropertiesofcropresidue-derivedchars[J].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2004,38:4649-4655.

[39]崔立强.生物黑炭抑制稻麦对污染土壤中Cd/Pb吸收的试验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40]张伟明.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2.

[41]ChenBL,ChenZM.Sorptionofnaphthaleneand1-naphtholbybiocharsoforangepeelswithdifferentpyrolytictemperatures[J].Chemosphere,2009,76(1):127-133.

[42]LiangB,LehmannJ,SolomonD,etal.Blackcarbonincreasescationexchangecapacityinsoils[J].SoilSci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2006,70(5):1719-1730.

[43]陈再明,陈宝梁,周丹丹.水稻秸秆生物炭的结构特征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J].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9-19.

[44]ChenBL,ZhouDD,ZhuLZ.Transitionaladsorptionandpartitionofnonpolarandpolararomaticcontaminantsbybiocharsofpineneedleswithdifferentpyrolytictemperatures[J].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2008,42(14):5137-5143.

[45]GaskinJ,SteinerC,HarrisK,etal.Effectoflow-temperaturepyrolysisconditionsonbiocharforagriculturaluse[J].TransAsabe,2008,51(6):2061-2069.

[46]YuanJH,XuRK.TheameliorationeffectsoflowtemperaturebiochargeneratedfromninecropresiduesonanacidicUltisol[J].SoilUseandManagement,2011,27(1):110-115.

[47]YuanJH,XuRK,ZhangH.Theformsofalkalisinthebiocharproducedfromcropresiduesatdifferenttemperatures[J].BioresourceTechnology,2011,102(3):3488-3497.

[48]ChengCH,LehmannJ,ThiesJE,etal.Oxidationofblackcarbonbybioticandabioticprocesses[J].OrganicGeochemistry,2006,37(11):1477-1488.

[49]何绪生,张树清,佘雕,等.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5):16-25.

[50]NguyenBT,LehmannJ,KinyangiJ,etal.Long-termblackcarbondynamicsincultivatedsoil[J].Biogeochemistry,2009,92(1/2):163-176.

[51]GlaserB,HaumaierL,GuggenbergerG,etal.The‘TerraPreta’phenomenon:amodelforsustainableagricultureinthehumidtropics[J].Naturwissenschaften,2001,88(1):37-41.

[52]ShindoH.Elementarycomposition,humuscomposition,anddecompositioninsoilofcharredgrasslandplants[J].SoilScienceandPlantNutrition,1991,37(4):651-657.

[53]安增莉,方青松,侯艳伟.生物炭输入对土壤污染物迁移行为的影响[J].环境科学导刊,2011,30(3):7-10.

[54]宋延静,龚骏.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4):361-365.

[55]CaoXD,MaLN,GaoB,etal.Dairy-manurederivedbiochareffectivelysorbsleadandatrazine[J].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2009,43(9):3285-3291.

[56]UchimiyaM,LimaIM,KlassonKT,etal.Immobilizationofheavymetalions(CuⅡ,CdⅡ,NiⅡ,andPbⅡ)bybroilerlitter-derivedbiocharsinwaterandsoil[J].JAgricFoodChem,2010,58(9):5538-5544.

[57]周建斌,邓丛静,陈金林,等.棉秆炭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J].生态环境,2008,17(5):1857-1860.

[58]WangFY,WangH,MaJW.Adsorptionofcadmium(Ⅱ)ionsfromaqueoussolutionbyanewlow-costadsorbent-Bamboocharcoal[J].JHazardMater,2010,177(1/3):300-306.

[59]刘创,赵松林,许坚.竹炭对水溶液中Cd(Ⅱ)的吸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11):3009-3012.

[60]陈再明,方远,徐义亮,等.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重金属Pb2+的吸附作用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学报,2012,32(4):769-776.

[61]吴成,张晓丽,李关宾.黑炭吸附汞砷铅镉离子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2):770-774.

[62]魏树和,周启星.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基本原理及强化措施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4,23(1):65-72.

[63]RondonMA,LehmannJ,RamírezJ,etal.Biologicalnitrogenfixationbycommonbeans(PhaseolusvulgarisL.)increaseswithbiocharadditions[J].BiologyandFertilityofSoils,2007,43(6):699-708.

[64]KarhuK,MattilaT,Bergstr?mI,etal.BiocharadditiontoagriculturalsoilincreasedCH4uptakeandwaterholdingcapacity-Resultsfromashort-termpilotfieldstudy[J].

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2011,140(1/2):309-313.

[65]LairdDA,FlemingP,DavisDD,etal.ImpactofbiocharamendmentsonthequalityofatypicalMidwesternagriculturalsoil[J].Geoderma,2010,158(3/4):443-449.

[66]WarnockDD,LehmannJ,KuyperTW,etal.Mycorrhizalresponsestobiocharinsoil-conceptsandmechanisms[J].PlantandSoil,2007,300(1/2):9-20.

[67]FowlesM.Blackcarbonsequestrationasanalternativetobioenergy[J].BiomassandBioenergy,2007,31(6):426-432.

[68]AtkinsonCJ,FitzgeraldJD,HippsNA.Potentialmechanismsforachievingagriculturalbenefitsfrombiocharapplicationtotemperatesoils:areview[J].PlantandSoil,2010,337(1/2):1-18.

[69]AsaiH,SamsonBK,StephanHM,etal.BiocharamendmenttechniquesforuplandriceproductioninNorthernLaos:1.Soilphysicalproperties,leafSPADandgrainyield[J].FieldCropsResearch,2009,111(1/2):81-84.

[70]ShinogiY,YoshidaH,KoizumiT,etal.Basiccharacteristicsoflow-temperaturecarbonproductsfromwastesludge[J].AdvancesinEnvironmentalResearch,2003,7(3):661-665.

[71]UchimiyaM,KlassonKT,WartelleLH,etal.Influenceofsoilpropertiesonheavymetalsequestrationbybiocharamendment:1.Coppersorptionisothermsandthereleaseofcations[J].Chemosphere,2011,82(10):1431-1437.

[72]CaoXD,HarrisW.Propertiesofdairy-manure-derivedbiocharpertinenttoitspotentialuseinremediation[J].BioresourceTechnology,2010,101(14):5222-5228.

[73]吴成,张晓丽,李关宾.热解温度对黑炭阳离子交换量和铅镉吸附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3):

1169-1172.

[74]陈红霞,杜章留,郭伟,等.施用生物炭对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和颗粒有机质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1):2930-2934.

[75]祖艳群,李元,陈海燕,等.蔬菜中铅镉铜锌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3):289-292.

[76]王鹤.施用硅酸盐和生物炭对土壤铅形态与含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4):10-12.

[77]黄光明,周康民,汤志云,等.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J].土壤,2009,41(2):201-205.

[78]韩春梅,王林山,巩宗强,等.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及其环境学意义[J].生态学杂志,2005,24(12):1499-1502.

[79]王汉卫,王玉军,陈杰华,等.改性纳米碳黑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9,29(4):431-436.

[80]林爱军,张旭红,苏玉红,等.骨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和降低基因毒性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7,28(2):232-237.

[81]苏天明,李杨瑞,江泽普,等.泥炭对菜心―土壤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效应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2):339-344.

[82]HuaL,WuWX,LiuYX,etal.ReductionofnitrogenlossandCuandZnmobilityduringsludgecompostingwithbamboocharcoalamendment[J].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2009,16(1):1-9.

[83]UchimiyaM,KlassonKT,WartelleLH,etal.Influenceofsoilpropertiesonheavymetalsequestrationbybiocharamendment:2.Copperdesorptionisotherms[J].Chemosphere,2011,82(10):1438-1447.

[84]BeesleyL,MarmiroliM.Theimmobilisationandretentionofsolublearsenic,cadmiumandzincbybiochar[J].EnvironPollut,2011,159(2):474-480.

[85]BeesleyL,Moreno-JiménezE,Gomez-EylesJL.Effectsofbiocharandgreenwastecompostamendmentsonmobility,bioavailabilityandtoxicityofinorganicandorganiccontaminantsinamulti-elementpollutedsoil[J].EnvironPollut,2010,158(6):2282-2287.

[86]佟雪娇,李九玉,姜军,等.添加农作物秸秆炭对红壤吸附Cu(Ⅱ)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27(5):37-41.

[87]黄超,刘丽君,章明奎.生物质炭对红壤性质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1,37(4):439-445.

[88]王典,张祥,姜存仓,等.生物质炭改良土壤及对作物效应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8):963-967.

[89]YanGZ,KazutoS,SatoshiF.Theeffectsofbamboocharcoalandphosphorusfertilizationonmixedplantingwithgrassesandsoilimprovingspeciesunderthenutrientspoorcondition[J].JournaloftheJapaneseSocietyofRevegetationTechnology,2004,30(1):33-38.

[90]LehmannJ,daSilvaJP,SteinerC,etal.NutrientavailabilityandleachinginanarchaeologicalAnthrosolandaFerralsolofthecentralAmazonbasin:fertilizer,manureandcharcoalamendments[J].PlantandSoil,2003,249(2):343-357.

[91]TopoliantzS,PongeJF,BallofS.Maniocpeelandcharcoal:apotentialorganicamendmentforsustainablesoilfertilityinthetropics[J].BiologyandFertilityofSoils,2005,41(1):15-21.

[92]VanZwietenL,KimberS,MorrisS,etal.Effectsofbiocharfromslowpyrolysisofpapermillwasteonagronomicperformanceandsoilfertility[J].PlantandSoil,2010,327(1/2):235-246.

[93]ChanKY,VanZwietenL,MeszarosI,etal.Agronomicvaluesofgreenwastebiocharasasoilamendment[J].SoilResearch,2008,45(8):629-634.

[94]AsakiT.Utilizationofbamboocharcoalinspinachcultivation[J].AgricultureandHorticulture,2006,81(12):1262-1266.

[95]ChanKY,VanZwietenL,MeszarosI,etal.Usingpoultrylitterbiocharsassoilamendments[J].SoilResearch,2008,46(5):437-444.

[96]张文玲,李桂花,高卫东.生物质炭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153-157.

[97]姜玉萍,杨晓峰,张兆辉,等.生物炭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13,25(2):410-415.

[98]MajorJ.BiocharapplicationtoaColombiansavannaOxisol:Fateandeffectonsoilfertility,cropproduction,nutrientleachingandsoilhydrologyvolumeI[EB/OL].(2013-08-19)http://1813/13491.

[99]GraberER,HarelYM,KoltonM,etal.Biocharimpactondevelopmentandproductivityofpepperandtomatogrowninfertigatedsoillessmedia[J].PlantandSoil,2010,337(1/2):481-496.

[100]NicholsM,SavidovN,AschimK.Biocharasahydroponicgrowingmedium[J].PracticalHydroponicsandGreenhouses,2010,112:39-42.

[101]EladY,DavidDR,HarelYM,etal.Inductionofsystemicresistanceinplantsbybiochar,asoil-appliedcarbonsequesteringagent[J].Phytopathology,2010,100(9):913-921.

[102]OguntundePG,FosuM,AjayiAE,etal.Effectsofcharcoalproductiononmaizeyield,chemicalpropertiesandtextureofsoil[J].BiologyandFertilityofSoils,2004,39(4):295-299.

[103]刘霞.生物炭能否给地球降降温?[N].科技日报,2009-07-12.

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文1篇7

提出以下意见,现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关于贯彻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发〔2011〕39号)转发给你并结合我州实际。请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明确责任主体。

要始终坚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各县市人民政府是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以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对人民群众健康负责、对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态度,严格依照政办发〔2011〕39号和《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州继续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政发〔2011〕7号)具体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抓好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深入排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的环境隐患,摸清重金属污染状况,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行业、企业和高风险人群,集中解决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各县市人民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要按照《人民政府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环境维护“一岗双责”制度文件的通知》政发〔2011〕42号)要求,全面履行环境维护“一岗双责”工作职责,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等手段,制定绩效考核实施方法,落实目标责任制。要依照国家联合督查组提出的取缔淘汰一批、停产整治一批、整合重组一批”要求,把重金属污染防治摆在更加紧迫和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个旧、元阳、金平、河口、建水等重点县市,一定要强化组织领导、整合各方力量,下决心、动真格,全力以赴抓好卡房大沟片区、火谷都片区、大屯片区、黑神庙坡片区、冲坡哨片区、老虎山冲片区、大坪矿区等重点工业集中区的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有色金属采选行业、冶炼行业的发展,着力提高重金属行业企业集中度,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形成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发展方式,使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及时制定。

全面完成全州重金属污染情况排查的基础上,依照国家编制原则及规范。编制完成重点防控区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和综合治理方案。各县市人民政府要立即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或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国家重点防控区个旧、元阳、金平3县市人民政府要针对卡房大沟、乍甸河、沙甸河、倘甸双河、大屯海、金子河、三家河等流域,及时编制出综合防治规划,并加强督促检查,推动规划全面实施,按期实现维护治理目标。其余10县市人民政府要立即编制各自行政辖区内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市人民政府要严格依照政发〔2011〕7号文件中关于方案、规划、总结的上报要求,按时上报综合治理规划、方案、工作季报、工作总结等材料。同时,要立即启动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并尽快批准实施,于2011年6月30日前将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上报州人民政府备案,同时抄送州环保局。

三、突出重点。

采取超凡规措施,个旧市人民政府要严格依照国家环保专项督查组、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及《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集中整治个旧市卡房大沟片区重金属污染专项行动的通知》府发电〔2011〕2号)要求。全力抓好“集中整治个旧市卡房大沟片区重金属污染专项行动”力求早日抓出成效,务必于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集中整治任务,使卡房大沟(浑水河)水质明显好转。

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文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存在问题防治对策

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因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围,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近年来,关于重金属污染事件屡见不鲜,从湖南儿童血铅超标、陕西风翔数百儿童铅超标、福建紫金矿业含铜酸性废水渗漏到重金属污染“菜篮子”等事件的发行,重金属污染已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该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1厦门市重金属污染现状

厦门市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业(电镀行业)、金属结构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等行业发展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逐渐累积形成的。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2010年厦门市废水中汞、镉、总铬、铅、类金属砷等5种重金属排放量以区域来划分的话,集美区占全市的72.75%;同安区占全市的17.59%;海沧区占全市的7.96%;思明区占全市的1.09%;翔安区占全市的0.57%;湖里区占全市的0.05%。5种重金属污染物按排放量大小排序为:总铬占全市总排放量的94.83%;铅占全市的3.78%;砷占全市的1.24%;镉占全市的0.05%;汞占全市的0.1%。从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看,我市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是铬,重金属污染集中区域是集美区,主要污染来源为工业废水污染。总铬排放量较大的行业有: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业(电镀)、金属制厨房调理及卫生器具制造业、金属结构制造业等行业。主要涉铅行业有:钨、钼冶炼业等行业。

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污染危害大,持续时间长、治理成本高。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的迁移转化和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环境,危害粮食、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2厦门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2.1布局分散,发展方式粗放

由于厦门市涉重金属的企业入驻较早,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改革开放初期环境准入制度几乎空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未对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进行评估,地方引进企业仅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造成涉重金属行业和企业无序发展,布局分散,结构污染比较突出,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2.2企业对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重视不够

近年来,厦门市不断加强对涉重金属企业的监管,并建立了先锋电镀企业集中控制区,但重金属排放企业依然比较分散,监管难度大,源头预防控制未能全面落实。企业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视不够,有些企业对现有排放标准执行不严,一些中小企业不严格执行环评和环保“三同时”等环保制度。企业自我监测措施不完善,尚未建立特征污染物日监测报告制度;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不高。

2.3环境监管能力不足,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厦门市环保队伍人员不足,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力量有待加强,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控能力相对薄弱,尚末建立重金属污染预警应急体系。通过近几年的摸排调查,全市重金属污染物整体排放情况基本摸清,但对环境影响程度尚未进行全面评估,污染治理技术产业支撑不够,重金属污染的基础调查、科学研究、技术政策等还滞后于污染防治。

3主要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

3.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坚持以“调结构、促减排”为手段,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分区域制定和实施重点防控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措施,明确淘汰进度。对于重金属排放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的,安排财政资金予以支持。

3.2严格项目准入条件

3.2.1严格区域准入

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新建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非工业区和食品、生物医药等有特殊要求的产业园区以及工业区通用厂房原则上不再审批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其它区域按行业准人要求审批。改建、扩建项目要达到厦门市“十二五”,重金属减排和增产不增污的要求。

3.2.2严格产业准入

凡涉及重金属排放的新建项目,除高科技(科技局批文)及高附加值(经发局批文)项目、并能解决总量指标的区域外,一律不予审批。

3.2.3严格限制排放重金属相关项目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域“减量置换”的原则,实施“以大带小”、“以新带老”;严格控制企业建设项目选址,合理确定重金属企业的排放浓度和环境安全防护距离,确保周边群众身体健康。

3.3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省环保厅、省经贸委的工作部署,督促涉重金属企业加快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进度。对于经公布要求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未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者虽经审核但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依法从重处罚。

3.4严格污染源监管

3.4.1进一步摸清重金属污染情况

全面调查涉重金属企业污染物排放、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深入开展污染现状评估,进一步摸清重金属污染情况,全面掌握辖区内重金属污染情况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计划,加大监控和治理力度。

3.4.2加强对污染源监管,促进企业稳定达标排放

进行重金属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控装置试点工作,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实现重点重金属污染源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实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督促涉重金属企业进一步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设施,配备应急物资,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3.4.3规范企业日常环境管理,提高操作运行水平

要求企业建立重金属污染物产生、排放详细台帐,每月向环保部门报备污泥等危险废物产生量、处置去向等环境管理信息资料,实施动态管理;指导企业完善治污设施,规范物料堆放场、废渣场、排污口等建设,提升污染治理技术水平。

3.4.4严格执行项目审批要求,清理违法企业

全面排查全市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对于超过环评审批范围、含重金属废水、废渣、废气未经处理或处理达不到要求、重金属污染物超标超总量的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文篇9

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为进一步加强环境维护.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确定年继续在全区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证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加大环境综合执法力度,紧紧围绕我区污染减排任务与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为总要求。强化监管手段,为切实打造宜居乡村提供环境质量保证。

二、工作重点和要求

(一)集中整治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在年专项检查的基础上,结合污染源普查成果,全面排查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及排放废水、废气、废渣中涉及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的污染源。重点查清重有色金属矿采选及冶炼、含铅蓄电池(包括加工、回收)、皮革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镀、危险废物处置等重金属排放企业及历史遗留重金属废物堆场。进一步加大污染物排放监督性监测和现场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和监测企业废水、废气(包括无组织排放)排放情况、废渣收集、贮存及处置情况和应急处置设施情况。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筛选一批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的区域、企业,明确特征污染物,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加强督促指导,尽快消除环境污染隐患,确保环境安全。同时,要扎实做好环境预警监测工作,逐步建立“车间排污口控制、厂区总排污口控制、入河排污口、出入境河流断面”四级防控体系,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处理,防患于未然。

彻底取缔关停国家明令淘汰的小电镀、小制革、小冶炼等落后工艺装备和生产能力,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应暂停其新增重点防控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严把环保准入关,认真执行新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新、扩、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必须将环境风险评价作为重点专题章节,凡未按规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或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应急预案审查不符合要求的,环保部门不予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落实不到位的,环保部门不予通过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严肃查处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认真梳理有关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投诉、举报、案件。对屡查屡犯、明知故犯、偷排偷放、多次被查处仍未整改到位的,一律停产整顿;对超标排放的,依法给予高限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对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的,责令停产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关闭;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重金属排放企业,一律取缔关闭;对无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一律取缔。严格禁止向城镇下水道排放重金属超标的废水,污水处理厂因此不能正常运行的,依法取消其排水许可,并予以处罚,造成城市排水设施损坏的,承担赔偿责任;严格禁止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物混入生活垃圾违法处置。

进一步规范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管理。督促重金属排放企业建立特征污染物产生、排放台账和日常监测制度,定期报告监测结果,并向社会公布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督促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规范原料、产品、废弃物堆放场和排放口,建立和完善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督促重点防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现预防重金属污染的全过程监管。

(二)强化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集中力量重点抓好扬尘污染控制区内的建筑、拆迁及市政工程工地、堆场、道路、物料及渣土运输、地面等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环保部门要充分利用扬尘污染源信息系统、降尘监测评估网络和扬尘污染防治信息定期通报制度三个有力载体,加强对全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建设、城管执法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强化各类工地监管力度,确保防尘措施落实到位。对防尘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扬尘污染、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单位要及时查处,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巩固治污减排成效,大力推进治污减排

重点抓好1家省控、5家市控重点企业和区控重点单位的环境监管。严格污染源在线监控、日常执法检查、项目核查督查等,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发挥污染减排效能。要把“区域、流域、行业限批”作为重要措施,充分发挥“限批”的威慑力。严肃查处故意不正常运转脱硫设施,使用旁路偷排、烟气连续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对那些不运行环保治理设施,仍然存在直排、偷排现象以及整治措施不到位、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违法企业,都要严格实行限批。

加强对工商河、西圩子豪聚贤片区中水处理站运行情况的检查。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加强监管,对长期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污泥未能实现安全处置或不能按时完成限期整改任务且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同时,要严厉打击排入市政管网严重超标、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工业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减少因工业企业外排废水严重超标致使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污水超标的现象。

(四)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督察,巩固整治成果

全面检查年国家、省、市政府挂牌督办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和国家、省、市转办的重点环境案件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淘汰落后产能、设备的取缔关闭情况,超标、超总量污染企业限期治理完成情况以及未批先建建设项目停止建设、停止生产情况,防止污染反弹。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上旬)。根据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确定整治重点,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完成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

(二)集中检查和整治阶段(6月中旬—10月)。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实施方案确定的整治重点进行集中检查和整治。其中,重金属排放企业整治情况于6月25日前报送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结阶段(11月)。认真总结专项行动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的措施,并写出专项总结,于11月20日前报送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区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调度。

(二)完善部门联动措施。各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加强协调配合,不断完善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和环境违法违纪案件移送制度,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切实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行动、公众广泛参与、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工作格局。

(三)挂牌督办突出问题。要围绕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确定一批影响较大的环境违法违纪案件,不断加大挂牌督办力度,落实责任,跟踪督查。对违法性质严重、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市政府将直接挂牌督办。

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监管力度,强化日常环境监管,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巩固“十一五”污染减排成果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创造良好的执法保障机制。

二、工作重点

今年我县的环保专项行动突出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巩固减排成果的执法后督查两项重点内容。

(一)大力整治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1.全面开展涉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的污染源专项检查。检查范围为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及排放废水、废气、废渣中含有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等污染源的企业,主要清查有色金属冶炼、含铅蓄电池(包括加工、回收)、皮革及其制品、电镀、化学及化学制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重金属排放企业以及历史遗留重金属废物堆场等。加大重金属排放企业监督性监测和现场执法检查频次,重点检查和监测企业废水、废气排放情况,废渣收集、贮存及处置情况,应急设施和应急预案是否规范。加强经营单位范围涉及重金属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的检查,严禁含有重金属的危险废物混入普通固废处置。

2.加强对化工、电镀、制革等产生危险固废企业的监管。督促“双超双有”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双超”指产生和排放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国家或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控制指标;“双有”指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对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未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未申请评估、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必须重新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或验收。对已建成并投入生产但环保“三同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导致超标排放的,责令停产整顿,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关闭;对将危险废物提供或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经营活动的,一律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高限处罚。

3.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对环保专项行动以来查处的涉重金属环境违法案件整治措施落实情况、饮用水源地集中整治的成果、已经被取缔关闭企业(生产线)停电、停水、设备拆除等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复查。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及取水口周边企业的检查,确保电镀、酸洗五金等表面处理企业生产废水全回用。对整改不到位、治理不达标的,一律停产整治。

(二)巩固污染减排成效,加大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

1.开展“两高一资”行业重污染企业专项检查后督查。重点查处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条件以及未经审批擅自开工或建成投产的企业,不符合有关环保规定、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拒不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和落后设备的企业。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的项目进行实地检查,立案处理: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条件的,责令补办手续;不符合条件的,责令停止建设,并依法处理。对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或不符合有关环保规定、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以及被取缔关闭后死灰复燃的企业,从严、从重处理。

2.加大对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开展电厂脱硫设施和吨以上燃煤锅炉企业的专项检查,检查企业脱硫设施是否稳定运行、脱硫设施故障报备记录,严肃查处使用旁路偷排、不正常添加脱硫剂、脱硫设施非正常停用、烟气连续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

3.继续开展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专项检查。加强对临江、钱江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设施正常运转情况、在线监测设施运行情况、污泥是否得到妥善处置、台帐记录是否完善,确保污水排放达到减排技改要求。要加强对纳管源头污水的监控,建立日常联动执法机制,对超标排污企业坚决采取限禁排直至关停等处罚措施,防止超标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

.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的环保执法监管力度,特别是列入减排计划的18家畜禽养殖企业,通过督促养殖场完善“两分离、三配套”设施建设,监测畜禽粪便废水排放、设置规范化排放口、强化畜禽废弃物贮存场所防渗漏防溢流防淋失措施、落实“三同时”验收和排污申报登记等手段,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三、具体安排

(一)方案制定和动员部署阶段(月~月)

根据国家九部委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召开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确定全县整治重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成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

(二)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阶段(月~月)

按照今年整治重点和要求,组织开展对重点污染源(含重金属污染企业、重点减排企业、1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环境高发敏感区域、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排查,对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速查处。

(三)督查和迎检阶段(月~月)

对环保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开展督查,认真对照查漏补缺,并做好迎检工作。

(四)总结提高阶段(月~月)

总结专项行动的成效与不足,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和措施。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

专项行动由县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日常工作和各类信息汇总、上报由县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环保局)负责。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履行各自监管职责,加大监管力度。县发改、经发等部门要严格项目准入,加大对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淘汰力度;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服务;工商部门要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及时注销、吊销被依法关闭企业的执照;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供电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决定,对违法排污企业采取限电、停电措施。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协调与配合,形成部门联动的强大工作合力,确保专项行动深入有效开展。

(二)加强督查督办,加大惩治力度

要切实加强环保专项行动的督查督办,按照各阶段工作要求,制定具体督查方案,对工作开展不力或进展滞后、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隐瞒不报的部门或镇街场、管委会,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以及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力,甚至包庇、纵容违法排污企业,致使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确保环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三)加强挂牌督办,开展后督查

要围绕专项行动工作重点,及时梳理排摸环境违法违纪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明确挂牌督办要求和解决时限,落实相关责任,做到处理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挂牌督办结果向社会公布。特别是要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业园区、重点功能区的环境污染执法检查和集中整治,曝光典型违法违纪案件,督促环境违法企业切实履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命令。

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文篇11

一、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及危害

1.酸和碱。电池的电解质通常是酸和碱,因此,当电池不用时,如果不加处理,酸碱进入土壤和水域中,将对土壤和水质造成很大的污染。

2.金属离子。电池中一般含有这些金属:汞、镉、锌、镍、锰等。这些金属进入环境后,危害非常惊人,汞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大,特别是汞的有机化合物毒性更大。鱼在含汞量0.01~0.02毫克/升的水中生活就会中毒;人若食用0.1克汞就会中毒致死,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不同途径侵入人体。食用被汞污染的水产品,可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头晕、四肢末梢麻木,记忆力减退,神经错乱,甚至死亡。镉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其化合物也大都属毒性物质,震惊世界的日本“痛痛病”就是因镉污染而致。镉对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毒害是多方面的,且治疗极为困难。

二、应对措施

废旧电池污染问题,早已引起了全球各国的关注,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日趋严重的废旧电池问题。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将废电池都运往专门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场,但这种做法不仅花费太大,而且还造成浪费,因为其中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质。

2.回收利用。(1)热处理。热处理的方法花费较高,耗能高,且对技术要求也很高。(2)“湿处理”。将废旧电池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离子树脂从溶液中提取各种金属,用这种方式电池中包含的各种物质有95%都能提取出来。湿处理时可省去分拣环节,其成本虽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贵重金属原料不致丢弃,也不会污染环境。(3)真空热处理法。首先需要在废电池中分拣出镍镉电池,废电池在真空中加热,其中汞迅速蒸发,即可将其回收,然后将剩余原料磨碎,用磁体提取金属铁,再从余下粉末中提取镍和锰。

三、我国的方法

由于废旧电池的处理工序复杂,而且成本很高,所以,在我国目前并没有成熟的处理废旧电池的方法和程序。不过最近有人提出废旧电池回收程序:(1)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2)定期专人上门收集;(3)电池分类(普通电池、纽扣电池);(4)市内库房分类储存;(5)集中到一定数量后运至郊区设置地点,依电池种类装入集装箱内封存,直至国内成熟废电池回收技术出台。

四、建议

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措施范文篇12

关键词:重金属;重金属污染;危害

一、重金属污染的定义

重金属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砷、硒是非金属,但它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所以将其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内。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属如铜、钴、镍、锡、钒等污染物。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重金属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的环境,污染就是重金属污染。

二、重金属污染的种类及来源

由于重金属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使得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重金属污染源。

1.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有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种,由宇宙天体作用及地球上各种地质作用而使某些重金属元素进入大气中属于自然来源,人为来源的重金属主要为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它们主要分布在工矿的周围和公路、铁路的两侧。各种元素的两种来源间比例不同。据统计,全球由自然来源进入大气的重金属中,铅仅占其向大气总释放量3.5%左右,镉所占的比例也很低,只有总释放量的15%,而铬、铜的比例比较高,分别约为59%和44%。人为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重金属铅、镉、镍、钴、铜的数量远大于它们的自然输入量。在多种复杂的途径中,以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金属冶炼过程中的释放较为重要。大气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呼吸作用随气体进入人体,也可以沿食物链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对人群的危害极大。

2.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在没有人为污染的情况下,水体中的重金属的含量取决于水与土壤、岩石的相互作用,其值一般很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工矿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未经适当处理即向外排放,污染了土壤,废弃物堆放场受流水作用以及富含重金属的大气沉降物输入,都使水体重金属含量急剧升高,导致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水体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因此其主要危害人群也相对集中于城市地区。重金属通过直接饮水、食用被污水灌溉过的蔬菜、粮食等途径,很容易进入人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3.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在自然情况下,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母岩和残落的生物物质,一般情况下含量比较低,不会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人为作用是使土壤遭受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在金属矿床开发、城市化、固体废弃物堆积以及为提高农业生产而施用化肥、农药、污泥及污水灌溉过程中,都可以使重金属在土壤中大量积累。积累在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淋溶作用进入水体,也可以通过种植等农业活动进入农作物,进而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三、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重金属既可以直接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各类环境要素的直接污染;也可以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相互迁移,造成各类环境要素的间接污染。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重金属污染的消除往往更为困难,对生物引起的影响和危害也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

重金属进入人体有食道、呼吸道、皮肤三种途径。进入人体的重金属不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而是与体内有机成分结合成金属络合物或金属螯合物,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机体内蛋白质、核酸能与重金属反应,维生素、激素等微量活性物质和磷酸、糖也能与重金属反应。由于产生化学反应使上述物质丧失或改变了原来的生理化学功能,病变就产生了。另外,重金属还可能通过与酶的非活性部位结合而改变活性部位的构象,或与起辅酶作用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致使酶的活性减弱甚至丧失,从而表现出毒性。重金属在动物体内和人体内都有富集效应——即吸收进入体内后很难自然排出。比如体内如果有过量的铅,在不继续接受铅污染的条件下,骨骼内的铅要经过20年才能排除一半。而人体内镉的生物半衰期也有20~40年。因此,即使人们吃的食物里重金属含量没有高到让人急性中毒的浓度,如果长久接触或者食用某一种重金属,体内浓度还是会越来越高。当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就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因此,重金属中毒损害机体器官往往是不可逆的。

四、防治重金属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措施

  •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大学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大全(整理12篇)
    相关文章
    1. 金融数学前景范例(12篇)

      金融数学前景范文篇1关键词: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应对策略;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0-0067-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0.18一、..

      daniel 0 2024-03-19 01:12:13

    2.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范例(12篇)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初中;体育;改革创新体育主要是由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这3个部分组成的,体育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因而体育在涉及教育领域时对于学生的帮..

      daniel 0 2024-03-18 22:32:13

    3. 传统教学优点范例(12篇)

      传统教学优点范文篇1关键词:传统教育;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1-2539-021传统教育的教学结构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一般..

      daniel 0 2024-03-18 22:00:13

    4.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范例(12篇)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范文篇1【关键词】从众心理;大学生;创新思维;影响;对策一、什么是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

      daniel 0 2024-03-18 21:28:13

    5. 团队力量心得体会范例(3篇)

      团队力量心得体会范文篇1关键词:高校篮球运动队团队精神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246-01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

      daniel 0 2024-03-18 20:56:13

    6. 团队业绩考核方式范例(3篇)

      团队业绩考核方式范文关键词:银行网点;绩效考核;管理理念;制度改革1、目前我国经济大发展前提下银行网点绩效考核存在的一些问题1.1传统的管理理念仍占居主导。传统的管理理..

      daniel 0 2024-03-18 20:24:13

    7. 老年人健康教育范例(12篇)

      老年人健康教育范文篇11老年健康教育的内容1.1维护与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指导老年人正确评介自我健康状况;教育老年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克服老年人对人生的生与死的恐怖;教育..

      daniel 0 2024-03-18 19:52:13

    8. 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范例(12篇)

      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范文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现象,是在特定的历史、经济、社会、文化、政策背景下形成的非完全城市化的产物。目前我国的城市基本都..

      daniel 0 2024-03-18 19: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