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设计案例范例(3篇)
城市公园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公园;设计;文化历史;艺术探讨;低碳环保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周围的环境和公共场所给地段带来的优越性。好的公园设计不仅可以为游览的人们提供舒适的感觉,同时也可以为这个区块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和好的气候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其实是多方面设计的结合。
1人性化的公园包含的内容
1.1优美的公园
人性化的公园也许是有优美的景观,也许是绿树成荫,也许是有人文文化,也许现代时尚,也可能有趣和谐。它的存在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还给城市增加了富于变化的美丽景色,丰富了城市的景观,使得人们充分领悟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美。
1.2特色的公园
人性化的公园可以是观光旅游的地点,也可以是休闲养老的基地,随着城市中的各种环境问题,以及人们的生活压力的增加,现代人对于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作时间的缩短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走进自然,观光旅游的愿望越发增强,城市公园绿地,风景区都可以以当地特色为主,形成有特色的公园,历史名胜,都市景观等等。这些主题的公园都能给人们带来新的气息和起到疏减压力的作用。
2公园的发展和特征
2.1公园是随着社会城市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城乡的结合也变得越来越紧密,随着城市居住人口的增多,公共区域也随之增加,其中之一便是公园。一般公园分为几类,一类是以城市中心为主,范围不大,交通便捷,满足附近居民的活动需要。另外一类是以开放式的活动区域为主,或者是绿地为主,还有些公园有比较明确的主题,如活动乐园。
2.2公园的种类与逐步演化出来的不同功能
以发达国家为例,美国早在1872年就设立了国家公园法案、包括国家公园、纪念物公园、军事公园、滨河公园、城市公园、自然公园等等。所以,公园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有单纯游园性质的,也有参与活动性质的和游览路过的。但是,无论是怎样性质的公园,有一些基本作用或者是设计原则基本都是相同的:担负着一些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公共场地。以一般城市公园为例,我们简单探讨下公园设计的要点和方法。例如洛阳的牡丹园,建于1956年,是洛阳的代表性公园,当时的定位是市民公园和文化历史公园,该公园是在隋西苑遗址上规划建设的以洛阳牡丹文化为特色,应用现代园林建筑风格,融水上娱乐、休闲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在牡丹园中绿化覆盖率大概为80%,并且设置不少的活动区域。有水上活动区,烧烤区,观赏区。
公园的主题定位在牡丹花卉园,公园广场可作为城市活动的区域,每年的公园都会以牡丹为主题举办各式各样的游园活动,吸引当地和外地来的游客参观。在设计形式上面,牡丹园设计上突出了牡丹的主题,以各式的牡丹为主,以内容吸引人流也是一个公园设计的突出主题的方法。
公园设计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公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公园现状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休闲功能要求的城市公园,并且可以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等特点,将公园定位成不同功能的公园主题。这是人性化公园设计的一个方向。
2.3从实际功能考虑公园的设计
城市公园在设计中需要以实际功能出发,以活动功能区域为主,为附近市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去处,除了功能性为主的公园之外,和美观的基础上,解决了实际问题也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设计,从宏观的角度上,人性化的公园同时也是利于人们生活习惯和行走习惯的公园。人们在穿越浏览一个区域的时候,公园是否能满足人们的交通作用和休闲作用。比如有些公园建在闹市区,可能会有公共道路穿插在公园中,所以公园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这种情况,处理好步行和车行道路的交通关系,优化本来的交通联系。
以国外的公园为案例,这个案例是处于发达城市的一个典型的新型公园设计。瓦伦西亚中央公园,这座新公园的建设将与高速铁路的发展结合起来。位于市中心的区域,周围交通复杂,并且密度高,所以在这里设计的公园面积不能太大,这座公园大约占地23hm2,并且绿化面积60%,一半的面积种植了花草,而且设在新的轨道隧道之上。地块四周是城市的主要交通,所以出入口和道路衔接的设计就会非常多,处理的手法也比较特别。有标志的入口广场可以满足市民活动,而且人行道路非常之多,便捷的交通流线也是公园设计的特色之一,在方正的场地之中有不同作用的空间,比如为周围的住宅配备了必须的停车场和花园,花园的部分和公园也衔接起来,水系和草地流线型地衔接起来,开阔的草地可以在日常为人们提供沐浴阳光的场地,夜晚的时候LED灯亮起,沿水边的道路就会凸显出来,人们在散步的同时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感觉。
同时为了提升这个区域的集聚效应,周围还有一些房地产的开发。其中包含住宅区停车场和花园,占据43hm2的土地。并且成为城市的再开发计划,有着异乎寻常的美丽景观。以下是公园的总平面图。
可以看到绿化的面积远远大于硬质铺装的面积由此可见在城市中的公园,更加注重能否改善区域的小环境,人性化的公园设计注重细节部分,例如上海的静安雕塑公园,小而精致。在小空间中做文章,不得不说到中国的古典园林,和皇家园林,虽然不是开放的公园,但是修建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人的空间感受,例如私家园林留园,拙政园等。空间上小巧丰富,色彩上颜色清雅,在人流交通上,通过人工的处理手法,使得景致一步一景,每个区域不同的角度都有不一样的风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利用自然的形式装饰点缀在有限的空间中。小而精致别有洞天,也是营造空间增加体验的人性化设计之一。
3公园设计的实践内容
3.1宏观角度考虑公园设计
在宏观设计中,不单是考虑人的角度,也需要从城市总体出发,甚至是上位城市的总体设计入手,分析公园设计的合理性,满足区域的需求,甚至是从生态角度出发,改善区域环境。从城市交通综合能力出发,考虑公园设置的地段是否可以解决人流的需要和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一个好的设计需要站在人的角度,更需要在总体规划上进行布置,不能随心所欲,合理的设计前期必定需要严谨的分析。
3.2微观角度考虑公园设计
细节的设计,不单单在作用上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并且每增加一处细节,就更加合丰富了环境的趣味性。让游览在里面的游人更加舒适。从人的感受角度来体现公园的价值。铺装材料的运用和座椅小品的布置,灯光的设计和雕塑,都是影响感受的细节设计。在公园设计中,材料一般可以选用比较自然的材料,尤其在小空间里,自然的材料更加可以拉近人的感觉,一般的材料有透水砖,青石板,卵石,洗石子,防腐木地板等等。不少理论研究者提出了自己对人性化景观园林设计的想法,公园也是属于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其中吴良镛先生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提到,要把人类聚集作为一个整体,从设计案例中讨论如何才是人性化绿色生态设计。人性化的公园设计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人们也意识到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公园有大面积的绿化,通过绿化可以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改善城市的环境,改善热岛效应。同时也可以降低噪音,通过40m宽的林带可以使得噪音降低10~15DB。
4结语
最后谈到人性化的公园设计,其实包含的方面非常之多,我们这里探讨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泛泛而谈,公园的设计有很多是根据城市和自身的情况,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联系起来,考虑大的关系系统也考虑到公园中生态植物和人文的关怀,才能使得设计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城市公园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城市中心区用地日益紧张,传统城市公园的建设趋向饱和,新兴的城市湿地公园逐渐成为风景园林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园林绿化形式,城市湿地公园在城市绿地中扮演着过渡与发展的角色,其园林景观注重原生态与人工的结合,其规划设计成果往往是多学科交流合作而成的。
1.城市湿地公园理论归纳
1.1城市湿地公园概念
根据国内外目前湿地保护和管理的相关文献,城市湿地公园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1]。
1.2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
城市湿地公园中具有天然湿地类型的湿地资源,它们具有一定自然生态影响力及代表性[2]。同时城市湿地公园能供人们观赏、游览并且开展科普教育和科学文化活动,并具有较高保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必须位于城市规划区内,必须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内。
1.3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意义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可将城市融入大尺度生态系统中,有机地将湿地水景、湿地动植物景观、湿地文化、湿地小气候等与城市功能融为一体,将会大大改善城市环境。此外,还可以提高城市环境容量与安全水平,并且巧妙地融合进城市湿地效益,满足多方位的城市功能,建设出鸟语花香、空间宜人的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案例分析
目前我国已建设若干城市湿地公园,笔者选择不同地域的案例进行介绍,并且对其规划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2.1香港湿地公园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天水围新市镇东北隅,接近香港与深圳的边境,占地61hm2。该项目满足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宣传、科普教育及野生物栖息地保护等多种功能[3]。香港湿地公园园区被划分为旅游休闲区和湿地保护区。旅游休闲区主要包括室内游客中心和室外展览区等,为游客提供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湿地保护区占地约60hm2,由不同的生境构成,包括咸淡水栖息地、淡水湖、淡水沼泽、芦苇床、草地、矮树林、人造泥滩、红树林、林木区等,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公园中不同区域的游径使用了不同类型的栈道形式,标识大多采用鸟的形象以增加其可识别性。硬质景观的部分材料选用本地废旧物品,包括军器厂的花岗岩废料,周边流浮山渔村中弃置的蚝壳等,都被巧妙地运用在入口景观设计中。
香港湿地公园的规划特色体现在公园选址方面。公园依托的是极富香港特色的城市背景,这便衬托出了园区周边天然的湿地景观。通过公园景观以及人工湿地的建设,实现了风貌由城市向湿地转变,景观由人工向自然过渡。
2.2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离西湖5km,占地10.08km2,其在空间布局上可归纳为“三区、一廊、三带”。整个保护区分成三大区域:东部是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西部是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中部是的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廊”指环绕保护区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三带”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阴风情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特色是其丰富的湿地景观,主要地貌为低洼的水网平原,有较为显著的桑基鱼塘和柿基鱼塘。在这良好的湿地景观基础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人们呈现出各种天然与农作文化相结合的景观,体现在包括园路、园桥、驳岸及植物等方面。
2.3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地处北京市海淀区西北地区,位于海淀区上庄镇稻香湖风景
旅游区内,距离北京市中心约30km。规划面积达700km2。翠湖湿地公园包括湿地生态核心,湿地景观展示,湿地休闲科普,湿地研究实验,湿地管理服务。
翠湖湿地公园的景观特色为变化的水面,这也是开展生态游览的理想场所。规划遵循环境优先、最小干预、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恢复和扩建后的湿地以及良好的田园风光开展滨水踏青、野生动植物观赏、湿地生态展示等活动,使游客获得人与自然交融的体验,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我国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要点总结
通过分析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案例,可以看出其规划设计类型呈现多样性,公园的规划布局形式丰富,这为城市湿地公园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对于我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要点有如下总结。
3.1强调生态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体规划以改善生境为先,加强保育林带,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扰,保护和培育栖息地环境。在对湿地生态特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地处理好湿地生态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3.2结合生态旅游规划
完善各种生态旅游服务设施与保护监测设施。保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实现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将旅游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且在规划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们体闲游览和观光的需求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3布局须合理
城市湿地公园的合理布局体现在多重方面,其中功能布局须考虑与湿地有关的各种活动所衍生出的内容;交通的组织则须考虑游览路线与城市湿地的关联,可供步行、骑车和解说介绍的游径也需精心设计;此外配套设施的布局在城市湿地公园中也尤为重要,除游客中心外,还包括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野生动植物观察站,甚至宾馆、餐厅、影院等。
3.4要素设计到位
3.4.1水体景观设计
水是湿地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因此城市湿地公园中水体景观的设计
是重中之重。水系统的设计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水源一方面来自于现状天然水资源,
另一方面来自于城市排放的水,经过沉降池以及植物过滤床后进入水体。
3.4.2硬质景观设计
设计结合自然是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一大宗旨,这种自然往往体现在硬质景观材料的使用上。硬质材料应取自本地的材料,尺寸与材质上区别于传统城市公园,不宜过分人工化,并且投资比例应该有所控制。
3.4.3植物景观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重点在于自然植物群落的模拟重建,配置应遵循物种多样
性,再现自然的原则,体现陆生―湿生―水生生态系统的渐变特点。设计中应大量使用城市园林绿化中不常见的乡土湿地植物,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境。
3.5生物多样性的营造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境创造很大程度上在于生物多样性的营造,因此在自然植物群落构建的基础上,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引进就成为公园建设的一大课题。不同类型野生动物的分类展示需要有相关的园林景观设计进行结合,形成植物、鸟类、鱼类和其他生物相对稳定的生物链,保持整个动植物、微生物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湿地公园是维护和改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园林绿化专业的基础上,需要多专业进行协作完成的。通过统筹协调,使得规划、设计和管理有机结合,以便于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J].风景园林.2006(1)
[2]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J].北京规划建设.2005(2)
[3]林锐芳.香港湿地公园规划理念.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3)
作者简介
城市公园设计案例范文篇3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动物园管理,充分发挥动物园的作用,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提高的需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综合性动物园(水族馆)、专类性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城市公园的动物展区、珍稀濒危动物饲养繁殖研究场所。
从事城市动物园(以下简称动物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动物保护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动物园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园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城市的动物园管理工作。
动物园管理机构负责动物园的日常管理及动物保护工作。
第四条国家鼓励动物园积极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和移地保护工作。
第二章动物园的规划和建设
第五条动物园的规划和建设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园林和绿化规划,并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发展。
第六条需要新建动物园的,应当对建设地点、资金、动物资源和技术条件、管理人员配备等,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报告和计划任务书,并向城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城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应当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城市人民政府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新建动物园组织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论证结果应当公示。
第七条动物园的规划设计应当坚持环境优美、适于动物栖息、生长和展出、保证安全、方便游人的原则,遵照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有关标准规范。
第八条动物园的设计单位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设计资质,并在资质证书许可的范围内承接业务。
第九条动物园规划设计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全国总体布局规划;
(二)饲养动物种类、数量,展览分区方案,分期引进计划;
(三)展览方式、路线规划,动物笼舍和展馆设计,游览区及设施规划设计;
(四)动物医疗、隔离和动物园管理设施;
(五)绿化规划设计,绿地和水面面积不应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六)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七)商业、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八)人员配制规划,建设资金概算及建设进度计划等;
(九)建成后维护管理资金估算。
第十条城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动物园规划、审批时,应当将动物园设计方案征求城市人民政府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一)符合动物生活习性要求;
(二)方便游览观赏;
(三)保证动物、游人和饲养人员的安全;
(四)饲养人员管理操作方便;
(五)规定的设施齐全。
第十一条城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动物园规划审批时,应当将动物园规划设计方案征求城市人民政府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动物园规划设计方案,应当由城市人民政府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论证结果应当公示。
动物园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确需改变的,应当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动物园的建设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进行。动物园的施工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竣工后按规定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侵占动物园及其规划用地,已被占用的应当限期归还。
第十四条动物园扩大规模、增加动物种类,必须在动物资源、动物笼舍、饲料、医疗等物质条件和技术、管理人员都具备的情况下稳步进行。
第三章动物园的管理
第十五条动物园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动物园的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职能部门,配备相应的人员,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科技人员应达到规定的比例。
第十六条动物园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建设部颁发的《动物园动物管理技术规程》标准。
第十七条动物园管理机构应当备有卫生防疫、医疗救护、麻醉保定设施,定时进行防疫和消毒。有条件的动物园要设有动物疾病检疫隔离场。
第十八条动物园管理机构应当对饲养动物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饲养动物谱系。
动物园都应当设立谱系登记员,负责整理全园饲养动物的谱系资料。
第十九条动物园管理机构每年应当从事业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科研经费,用于饲养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
第二十条动物园管理机构应当制定野生动物科学普及教育计划,要设专人负责科普工作,利用各种方式向群众,特别是向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
第二十一条动物园管理机构应当完善各项安全设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人、管理人员和动物的安全。
动物园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游人的管理,严禁游人在动物展区内惊扰动物和大声喧哗,闭园后禁止在动物展区进行干扰动物的各种活动。
第二十二条动物园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园容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完善环卫设施,妥善处理垃圾、排泄物和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
第二十三条动物园管理机构应当加强绿地的美化和管理,搞好绿地和园林植物的维护。
第二十四条动物园内的服务设施的设置应当符合动物园规划设计方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动物园内摆摊设点。
第四章动物的保护
第二十五条动物园管理机构应当制定野生动物种群发展计划。动物园间应当密切配合和协作,共同做好濒危物种的保护繁育研究工作。有条件的动物园应当建立繁育研究基地。
第二十六条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因自然或人为灾害受到威胁时,动物园管理机构有责任进行保护和拯救。
第二十七条动物园与国外进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进出口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Ⅱ野生动物的交换、展览、赠送等,涉及进出口边境口岸的,经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大熊猫的进出口需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章奖励和处罚
第二十八条对在动物园建设、管理和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科学普及教育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罚:
(一)未取得设计、施工资质证书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许可的范围承担动物园设计或施工的;
(二)违反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动物园建设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动物园规划设计方案的;
(四)擅自侵占动物园及其规划用地的。
-
城市规划设计报告范例(3篇)
城市规划设计报告范文篇1(一)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我局依据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2年)》和省建设厅关于依法编制城市重要规..
-
文化创新相关知识范例(3篇)
文化创新相关知识范文一、建设创新型社会中的知识产权对于创新型社会建设来说,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是自主创新不足,可持续创新能力较弱。这尤其表现在高新技术发展基本上..
-
住房公积金政策规定范例(3篇)
住房公积金政策规定范文《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已于1994年10月13日翻印下发,现将我省贯彻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一并贯彻执行。执行中有..
-
画画的创作理念范例(3篇)
画画的创作理念范文篇1关键词:数字技术影像图形绘画语言材料媒介检索:.cnAbstract:Themoderntechnologyactivatesthecreativethinkingofartists,expandsthepaintingartspace.Fo..
-
画画的基本知识范例(3篇)
画画的基本知识范文论文关键词:知识分类程序性知识三维动画软件技术基本技能认知策略当前,动画产业在我国呈现出一派方兴未艾、生气勃勃的气象。在动画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动画..
-
画画培训总结范例(3篇)
画画培训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动漫速写;造型;积累;角色;衔接速写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用快速简练的手法表现对象的特征,通过简要明确的描写物象表达作者的感受、感悟、情绪,同时也是积累..
-
安全防汛应急预案范例(3篇)
安全防汛应急预案范文篇1为做好全市教育系统防御洪涝、暴雨、台风等灾害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提高预防学校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学校洪涝、暴雨、..
-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例(3篇)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文篇1关键词: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分析引言:对于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科学、准确以及公正。实验室是进行检测实验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内部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