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思维训练方法范例(3篇)

daniel 0 2025-09-23

创意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篇1

关键词:儿童创造力;头脑风暴法;强制联想法;训练

一、问题提出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有关儿童创造力训练的研究多集中在综合训练的实验研究方面。这些研究对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在这样的训练中集中了许多因素,缺乏能够详细说明哪种因素或哪几种因素更多地导致了创造力的提高。baer认为,“对未来的研究而言,一种潜在的较为广阔的领域将会是这样的实验设计,即能分离出哪种发散性思维训练导致了特定任务下创造力成绩的增加”。

我们认为,对于不同创造力水平的儿童来说,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存在着最佳的训练方法。

头脑风暴法和强制联想法是当前创造力训练中两种常用的训练方法。两者都立足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实践中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中我们将这两种常用的训练方法分别用于训练不同创造力水平的儿童,并设置控制组、对不同训练方法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进行检验。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抽取郑州大学附属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476人。采用林幸台修订的威廉斯创造性思维量表,对被试施测。根据被试创造力5个维度的标准分,按高低进行排序,取前20%(95名)的学生作为高分组被试,随机分配到控制组、头脑风暴组和强制联想组;取后20%(95名)的学生作为低分组被试,也随机分配到控制组、头脑风暴组和强制联想组。由于实验中的被试在训练中或后测中缺席,还有少量测验的答卷不合格,实际完成实验的高分组被试84人,低分组被试86人,其中男生79人,女生91人,平均年龄10?67岁。

2.测量工具

被试的选取和后测都采用林幸台修订的威廉斯创造力组合测验中的创造性思维量表,该量表共12个未完成的图形,要求被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图中的线条,尽可能画出与众不同的或有趣的图。研究表明,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41~0?68,分半信度为0?41~0?92,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40~0?87;同时效度显示,与托伦斯图形创造思考测验相关系数为0?38~0?73,与宾西法尼亚创造倾向量表相关系数为0?57~0?82。该量表分别从流畅性、开放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和标题6个维度计分。流畅性主要包括观念数量的扩充、思路的流利、反应数目的多少;开放性主要包括思路的开阔,内外的反应;变通性主要包括提出不同的见解、变换类别、富有变化的思路;独创性包括非同寻常的反应、提出聪明的主意、得出不同凡响的结果;精密性包括能想象与描述出事物或事件的具体细节,并能对创造出的成果进行精细修饰。标题主要考察独特的想象力、语言创造力等。考虑到创造性思维的维度,本研究只选取了流畅性、开放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5个主要维度来作为创造力的指标加以记录。

3.研究程序

(1)实验分组

将筛选的低分组被试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实验组各为32人,控制组31人),采用被试间设计,两实验组中一个进行头脑风暴法训练,一个进行强制联想法训练。高分95人也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也采用被试间设计,其中的两个实验组一个进行头脑风暴法训练,另一个进行强制联想法训练。这样高分组和低分组中便各有二个实验组分别接受不同的训练方法,高分和低分各有一个控制组可以比较。

(2)实验设计

采用2×3因素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一个因素为被试的创造力水平:分为低水平、高水平,为组间设计;另一因素为训练方法:分为控制组(不进行训练)、头脑风暴训练组、强制联想训练组,也采用组间设计。

(3)训练教学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这种训练方法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或要讨论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按照一定的步骤,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下,小组成员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自由联想,充分发挥创造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可能有使用价值的设想。训练中鼓励成员充分表达思想,不管这一思想看起来多么奇怪,甚至是疯狂,都严禁批判和嘲笑。强制联想法主要根据是,联想可以活跃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产生新的观念,出现创造的灵感。训练中采用焦点法,给学生一个指定的项目作为焦点,让学生再任选一项目与焦点相互联想。根据训练要求和主要理论,编制“头脑风暴训练法”和“强制联想训练法”教材,尽量控制因教师的差异而带来的影响,科学安排实验和训练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4)后测

仍使用威廉斯创造性思维活动量表进行后测。由于在训练和后测时有少量被试缺席,最后,完成实验的被试人数和开始时人数不同。

(5)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

本研究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forwindows13.0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不同创造力水平各组训练前后成绩增加值的方差分析

由于前测和后测都采用了同一个测量量表,因此,三种训练(包括控制组,不采用任何训练方法)我们都取创造力各维度的前后测的差值(即创造力分数的增加值)作为评价指标,由于有控制组的运用,较好地控制了测量中的学习效应。

创造力水平低分组和高分组在不同训练条件下创造力各维度的分数的增加值结果见上表。

方差分析显示,在创造力的开放性的维度上,f(2,164)=20?81,p<0.001,在精密性的维度上,f(2,164)=3.76,p<0?05,训练方法的主效应显著。在流畅性的维度上,f(2,164)=0.70,p>0.05,在变通性的维度上,f(2,164)=1.38,p>0.05,在独创性的维度上,f(2,164)=1.23,p>0.05,训练方法的主效应均不显著。

在创造力水平方面,在开放性的维度上,f(1,164)=11?27,p<0.01,在流畅性的维度上,f(1,164)=5.94,p<0.05,在精密性的维度上,f(1,164)=3.91,p<0.05,这三个维度上创造力水平的主效应均显著。但在变通性的维度上,f(1,164)=0.66,p>0.05,在独创性的维度上,f(1,164)=0.67,p>0.05,创造力水平的主效应均不显著。

通过对各维度训练方法与水平交互作用的分析显示,在开放性的维度上,f(2,164)=15?92,p<0.001,在精密性的维度上,f(2,164)=6.57,p<0.01,训练方法与创造力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而在流畅性维度上f(2,164)=1?40,p>0?05,在变通性的维度上,f(2,164)=0.35,p>0.05,在独创性的维度上,f(2,164)=2.88,p>0.05,训练方法与创造力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2.训练方法与创造力水平的简单效应分析

为了明确头脑风暴和强制联想两种训练方法对在不同创造力水平上的儿童创造力的具体影响,在交互作用显著的维度上我们进一步做了交互作用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低创造力水平组,开放性维度上,f(2,164)=24.92,p<0.001,精密性维度上,f(2,164)=11.50,p<0.001,表明了在低创造力水平组在这两个维度上训练效果显著。而在创造力水平的高分组,开放性维度,f(2,164)=0.20,p>0.05,精密性维度,f(2,164)=1.46,p>0.05,表明在两个维度上创造力训练的效应不显著。

就训练方法而言,头脑风暴法训练在两个创造力水平组的测试结果是:开放性维度上,f(1,164)=24.76,p<0.001,精密性维度上,f(1,164)=14.44,p<0.001,简单效应显著,表明这种训练方法是有效的。强制联想法训练在两个创造力水平组的结果显示:开放性维度上,f(1,164)=1.37,p>0.05,精密性维度上,f(1,164)=0.01,p>0.05,这种训练方法的效应不显著。

四、讨论

1.两种训练方法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不同?本研究发现,头脑风暴训练法在儿童的创造力训练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在开放性、精密性二个维度上提高的幅度都明显高于控制组和强制联想法训练组。

研究结果启发我们,并非所有的创造力训练在短期内都能提高儿童的创造力成绩,我们所进行的一些创造力的短期培训采用综合的、立体的等多种方法混合,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有的方法根本就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把握创造力训练的高效性应该是今后创造力训练研究和实际操作中的重要内容。

2.短期的教学训练对高创造力水平儿童的创造力影响较小

通过有针对性的思维方法与技能的训练,可以较为明显地提高创造意识和创造技能,从而明显地提高其部分维度的创造力成绩。而对于创造力水平高的儿童而言,短期的常规性的创造性训练课对其创造力发展的作用较差,因为,这一群体已经具有较好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且养成了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因此,创造力的训练应该强调个性化,对于不同的儿童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只选取了创造力水平高低不同的儿童进行了训练,研究没有涉及对年龄和性别变量的探讨;同时在训练中只采用了两种常用的训练方法,而在创造力的训练中存在着许多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collinsma,amabiletm.motivationandcreativity.insternbergrj(ed).handbookofcreativity.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9:297~312.

[2]eisenbergerr,shanockl.rewards,intrinsicmotivation,andcreativity:acasestudyofconceptualandmethodologicalisolation.creativityresarchjournal,2003,15:121~130.

[3]kingn,andersonn.innovationinworkinggroups.inwestma,farrjl(eds.)innovationandcreativityatwork.newyork:wiley,1990:81~100.

[4]kurtzbergtr,amabiletm.fromguilfordtocreativesynergy:openingtheblackboxofteamlevelcreativity.creativityresearchjoural,2001,13:285~294.

[5]claphammm.ideationalskillstraining:akeyelementincreativitytrainingprograms.creativityresearchjournal,1997,10(1):33~44.

[6]张庆林,曹贵康.创造性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0~113.

[7]沈德立,吕勇,马丽.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4):26~27.

[8]张景焕,陈泽河.开发儿童创造力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6(3):277~283.

[9]段继扬.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1(6):24~28.

创意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实施创造教育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成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造性思想的结果。

1运用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多为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其中必然包括学习的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科学运用学习的迁移,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小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简单的办法是求多解练。小学数学教学要适应数学教学的实际,提高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解变型和恒等变型的能力。以一题多解为例,从各种规律中找出规律,便能举一反三。作为教师要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编选适量的习题,再按深度分成几套,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想,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六年级应用题综合复习教学中出示题目:王师傅原计划16天生产零件900个,结果4天生产了360个,照这样可以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教师提问:"你可以从哪些不同角度来解答这道题呢?"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全方位审视结果,学生发现有多种解法:①归一法解:15-900÷(360÷4);②比例解:设实际X天完成900/X=360/4,设提前X天完成900/(15-X)=360/4,③分数法解:15-4÷(360÷900);④倍比法解:15-4×(900÷360);⑤方程解:设可提前X天完成360÷(360÷4)+X=15。这些解法,使学生沟通了比例,归一、倍比、方程等知识间的联系,起到了活跃学生思维的作用。由此可见,只有科学运用学习的迁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求异性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方式,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学生个体的思维方式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24-6可以连续减多少个6等于0?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24里包含几个6,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如:二年级数学中又这样一题训练:(1)牛16只,羊比牛多8只,羊几只?(2)牛16只,羊24只,羊比牛多多少只?这两道题目有相似的地方,但意思是完全不同的,经过多次实践,我领悟到: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将有利于学生突破已有的思维方式。

3一题多解、变式引伸,训练思维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4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想性

创意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学;创新训练;学习能力;作用

在数学上,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所需的条件和实施的具体策略三方面入手,论述数学创新思维训练的必要性、可行性。

一、数学创新思维训练在教学中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现代数学论认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核心。因此,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思维训练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数学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则把数学思想方法这的发掘与渗透作为思维训练的突破口,从根本上改变了“为教知识而教”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了知识的全部教育功能。克服了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端,使学生成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与发现者。“问题--研究--解决”是课堂教学的三大环节,在这三个环节的进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的发生、形成的脉络,在原有认识基础上,在直观感知的氛围中,促使学生进行主动、丰富地想象与猜测,诱导他们进行类比、归纳、抽象、概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结论、应用结论。

二、数学创新思维目前现状及实施训练时存在误区

(一)教师对思维训练的方法意识不够,重视程度较为淡薄。当前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上呈现;“复习(提几个单间问题)——讲新课——讲练习——小结”这样以讲为主的简单的方法和模式,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比较严重。有不少年轻教师,讲课速度很快,如一位年轻教师讲“勾股定理”时,用“32+42=52,就马上得出勾股定理”,这样对重要定理、公式、法则等新知的推导没有留给学生思考、想象、探索和发现的时间,也没有留给学生体验、交流和表现的机会。存在着照本宣讲,平辅直叙,不处理教学环节等的现象。更有不少教师讲得过多过难等等。有些教师大搞“题海战、满堂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偏离了培养目标。

(二)目的解答,一题仅限一解,方法单一,无法拓展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本类与它类、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求一次函数y=3x-1与y=-3x+5的交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图象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组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几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后题海式强攻练习,没能突出重点。在教学中,变传统教学中被动的"补"为主动的"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是以本节课内容为中心,要对本节课负责,节节清,单元清,不增加授课时数,无增大课堂内、外学生学习活动的训练量。

三、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所需的条件和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教师创新教学的理论实践,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提供了经验保证。教学中我们始终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不仅要求教师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关键的知识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这就要求目标要具体、多样、尽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新课改教程为学生训练创新思维提供了素材保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随着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后,也出台了各类优秀的教材,真正从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能力出发。让教师、学生有了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素材保证。

(三)创新思维的方法及策略

1、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创新兴趣。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情景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2、分析学生训练遇到的困难,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3、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准备题——例题——练习题;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感知——理解——运用;课堂的教学结构是:引入——展开——结束。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学习和形成学生的认识结构的必要前提,而课堂的教学结构则是促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和动力。因此,在这三种结构相互作用过程中,教学结构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转化效率。

(四)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思维境界

1、一题多解

  • 下一篇:合规管理提升年总结范例(3篇)
    上一篇:中学篮球教学教案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中学篮球教学教案范例(3篇)

      中学篮球教学教案范文关键词:篮球训练;篮球教学;篮球意识;基本功篮球运动能培养人的机智、灵敏、速度、力量、耐力和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辨清态势、做出抉择的能力。篮球比赛是..

      daniel 0 2025-09-23 14:56:45

    2. 初中英语课文辅导范例(3篇)

      初中英语课文辅导范文那么,小学生参加校外辅导的现状究竟怎样?它对学生个体甚至整个基础教育生态又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亟须了解的事实,..

      daniel 0 2025-09-23 14:55:43

    3. 财务预警功能范例(3篇)

      财务预警功能范文随着退市风波的奏响,上市公司不再可能永久保持圈钱的能力。作为上市公司必须时刻监测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本文尝试将西方的财务预警系统的多变模式..

      daniel 0 2025-09-23 14:54:41

    4. 关于农学专业的知识范例(3篇)

      关于农学专业的知识范文篇1关键词:农产品流通;商贸;人才特征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专项课题《新农村建设中商贸经营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

      daniel 0 2025-09-23 14:53:44

    5. 眼部护理小技巧范例(3篇)

      眼部护理小技巧范文篇1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进步,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种护理操作技术,头皮针的换代,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优点: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保护血管,保证临..

      daniel 0 2025-09-23 14:52:48

    6. 农学专业现状范例(3篇)

      农学专业现状范文篇1一、调查设计1.调查工具为顺利开展本次调查,笔者设计出《南昌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daniel 0 2025-09-23 14:51:56

    7. 小学学校安全管理方案范例(3篇)

      小学学校安全管理方案范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普及校园安全知识,不断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

      daniel 0 2025-09-23 14:51:06

    8. 学校饮用水管理办法范例(3篇)

      学校饮用水管理办法范文篇1为规范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学校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daniel 0 2025-09-23 14:50:03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9-23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