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影评范例(3篇)

daniel 0 2025-11-04

山楂树之恋影评范文篇1

[关键词]纯音乐;《山楂树之恋》;艺术

自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有声电影便逐渐地发展起来,影视技术不断地成熟,音乐逐渐成为电影当中的重要元素。声音音乐贯穿了整部影片,对故事的情节和主题都有很大的影响。《山楂树之恋》以纯爱为主题,贯穿其中的音乐使影片在视觉和听觉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一、纯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

纯音乐一般都有严谨的布局,作品的结构由作曲家的思想决定。电影配乐要根据剧情,并为画面服务。结构比较散漫的纯音乐和并不连贯的电影画面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电影的主题。

许多电影都喜欢选择比较经典的成品音乐来为电影配乐,如果是声乐作品,可以根据其主题来配合电影,这种情况会比较简单,声乐作品的标题限定了作品的表现对象和适合范围。像《山楂树之恋》中的主题曲,因其声乐内容,限定其合适于那个苦社会中的纯爱故事。但是对于纯音乐来说,并没有音乐的标题,没有特定的表现范围,这对导演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陈其钢是大师级的人物,所以根据张导的意思,贴合其想法为电影谱曲。艺术家的思维一般都很自由,纯音乐的创作更是不受束缚,思维开阔,天马行空。作曲家音乐的创作不会太关注生活的细节,而是更关注于生活带来的启发和感受,强调整体上对生活的感知和印象,这也体现出了纯音乐的主体特性。作曲家把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经过了解和熟悉认知,得到审美感受从而引发其创作欲望。这些事物不仅包括自然与社会中的丑和美,同时还有诗歌、绘画、文学、雕刻中的艺术美。而人们对同一个艺术作品的欣赏也不尽相同,因此纯音乐具有独特的多释放特性。电影配乐却有些不同,作曲家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创作,电影的画面与主题大体上就能决定音乐所需要表现出来的情感,观众在欣赏的时候,从视觉和听觉上同时表现出电影的主题思想,让观众得到双重的欣赏,更深层地了解影片的内容。

成熟的作品结构和布局都会相对严谨,尤其是使用器乐作品,作曲家把对现实的思考反映成为造型和表现,并把此感情体验纳入形式当中去,表现出深层次的思想和内涵。电影的剪辑却和音乐结构不尽相同。完整的音乐作品当中,所有的音乐元素都必须是连贯的,相互之间或对比或统一,但都需要能够相互串联起来。电影却相对会散漫一些,各镜头之间的跳跃有可能会比较大,其间的过程需要观众进行想象来弥补。这些都要求导演要十分熟悉拍摄选择的音乐作品,清楚其结构和内涵,使得其在电影当中,既能够保持原有的味道,又能够促进剧情的发展,在音乐为电影服务的同时,还要善于让画面诠释音乐,这样才能达到最完美的组合。

二、《山楂树之恋》中的纯音乐

《山楂树之恋》讲述的是“”时期的一段唯美爱情故事,文静的城里姑娘静秋在乡下认识了老三,从而产生了纯净的爱情。电影中的背景音乐是对影片风格的配合,体现了电影中说不清道不明的内涵。《山楂树之恋》中一共有35分钟的音乐,背景音乐的音量明显比其他的电影要小,没有让观众可以体会音乐却因其娓娓道来的方式而使观众长久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之中。平淡而自然地带给观众最真真切切的感受。

《山楂树之恋》的全部音乐均出自陈其钢之手,其音乐完美地贴合了电影主题,将故事要传达的美好动人的纯洁爱情故事娓娓道来,如泉水般流入观众的心田,拨动观众心中最柔软敏感的弦,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从一些角度上来说,音乐不仅仅参与了叙述故事,还以其特殊的方法来对影片主题进行更深入的表达。

电影因其时长的限制,决定了其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要想在一两个小时之中讲述一个内容丰富、有曲折情节的故事是很不容易的。如何能够在电影中用尽量少的时间来讲述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人物性格等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旁白和字幕诚然是很好的手段,但是在《山楂树之恋》中,如若应用旁白,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之上破坏影片的整个沉静氛围。这时候,张艺谋导演选择了无声移动的字幕,配合着静静流淌的音乐,让故事悄悄随着音乐在观众心中流动。淡淡的哀愁,浓浓的伤感,都渐渐萦绕在观众心头挥散不去,在体会安静的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安静的爱情故事的气息。

当序曲音乐响起的时候,电影的名称、来源以及创作人员的信息伴随着淡淡悲戚的音乐出现在屏幕之上。然后故事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被简短的字幕交代清楚,在动人心弦的纯净音乐渲染之下,早就提前一步把观众带到了伤感的故事当中了。影片结束的时候,男主角老三对静秋许下一生的誓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25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这个时候没有旁白,只有不能说清楚的音乐伴随着誓言流淌,使得老三的誓言如惊雷一般。张导和陈老师成功地运用背景音乐来渲染了气氛,叙述出了一个完整而流畅的故事。

三、《山楂树之恋》中的配乐特点

在《山楂树之恋》音乐的选择中,民族乐器的选择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也适当融合了一些西洋乐器元素,这样的中西结合使得整个音乐呈现出独特的亮点来。

《山楂树之恋》是关乎纯爱的故事,这里陈其钢老师选择使用民族乐器——筝来担任最主要的角色。筝在电影中被频繁地使用,同时用钢琴、大提琴、小提琴来和其相互辉映,造就了独特卓越的配乐效果。筝出现在所有的纯音乐当中,贯穿了电影的始终,见证了男女主角的爱情,是其爱情的象征。

筝的选择和利用,都是有其特殊的意义的。筝的音色具有空灵秀美、干净剔透的特点,随着曲调的高低起伏而变化,或婉转或高亢,同时又会随着速度的变化或沉缓或轻快,随着情绪的转变或悲戚或欢快。在相似的电影当中,像静秋一样,那个年代当中的女青年,都会遭遇人生际遇,产生过相同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波澜。电影中筝独挑大梁,时而独奏,时而和钢琴、大、小提琴一起演奏,担任起多重的演奏任务。

四、纯音乐在《山楂树之恋》中的具体使用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未见画面,先听到一段空灵清透的筝独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整个故事的唯美纯净,把整个故事的轮廓展现在观众脑海当中,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然后大提琴伴随着钢琴的伴奏又重新演奏这个优美旋律,最后众乐器又变为配角,筝成为主旋律,故事的序幕在此被徐徐拉开。

电影的前半段,除了勘探队的合唱以及表演时唱的歌曲之外,都是以筝为主角的音乐,这样相互辉映着展示男女主角的爱情。当男女主角坐在田间地埂之上谈论着山楂树的时候,当在农舍中老三喂肉给静秋吃的时候,当老三拿一根树枝牵引静秋过河的时候,当老三骑着自行车带静秋的时候,都有筝的音乐慢慢响起,象征了两个人所有的幸福甜蜜时光。在两个人无忧无虑地沉浸在爱情的美好当中时,筝作为主题音乐,变化起伏都是不大的,一直都是淡淡的清新,纯净而甜美,没有掺杂着伤感,就像两个人的爱情,躲开了世俗而暗暗生长起来,美好又纯净。

到了影片的后半段的时候,筝仍然是最主要的乐器。但是仅仅使用民族乐器已经不能很好表现出故事的转折和人物的情感波澜了,于是陈其钢老师用玄子融入一些弦乐器和西洋乐器。

例如当坠入爱河的老三不得不和心爱的静秋分开的时候,錾刀一下一下地强力敲击,打断了舒缓平静的整体格调,这样突兀地响起,代表了世俗对两个人的阻挠。同时钢琴在用高音区单音微弱地演奏象征两人爱情的主旋律,声音微弱,显得无助又脆弱,让人情不自禁地担心起来,怕这刚刚含苞的爱情花朵马上会被无情掐断。而后来当两人又一次见面了,筝又再次出现,演奏其爱情的主旋律,短短的相聚后又一次面临别离,一次比世俗阻挠更不能抗拒的生的别离。但是相聚的时刻,静秋还并不知道这是与老三的最后相处时光,虽为彼此而伤感,但并没有永远失去爱人的心痛。而老三却在抱着静秋的时候,恨不能融入自己一辈子的深情,久久舍不得离开。可又不愿静秋知道真相,于是隐忍不说,深沉着不吐露出自己的情感,独自体味着这痛彻心扉的离别。这些不能言语表达的痛苦都转化为了一遍遍的爱情主旋律,哭诉般地倾泻出来。开始是钢琴独奏,和筝音色比较接近的钢琴旋律,与清水微微流淌的小河的画面完美结合起来。第二次换做小提琴演奏,小提琴音色柔美,能够挑人心弦,配合着男女主角的痛楚,勾出许多观众的泪水。后来由弦乐组齐奏爱情音乐,老三和静秋隔着小河拥抱着,浓浓的深情,相拥而泣,音乐也配合着演奏出如泣如诉的音符,让观众也肝肠寸断。最后一次是小提琴演奏爱情音乐,当静秋要转身离开的时候,老三久久不愿意放开手,不舍得离开。主题音乐由小提琴、钢琴和弦乐组如对话般,反复演奏,如同一唱三叹,将老三和静秋分离的肝肠寸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在后来的电影情节当中,静秋把老三的病情告诉了妈妈,静秋苦苦寻找老三以及寻找无果陷入深深的思念当中,都伴随着古典乐器演奏的主题曲,钢琴以及筝轮流着搭配小提琴、弦乐组演奏主题音乐。到了最后的时候,静秋终于找到了老三,但是老三却已经处在了生命的边缘上了,静秋轻轻拥抱着老三,这时候陈老师使用了与主角当初隔河相抱时相同的手法演奏音乐。但相比当初,这个时候的小提琴因为加了弱音器而使得声音更加孱弱,微弱的音调就如同老三即将逝去的生命一般。多次主题曲反复被演奏,极致地表达了男女主角的纯净爱情,把电影情节逐步推向高潮,不能不归功于背景纯音乐。

最后,尾声比较长一些,字幕缓缓升起的时候,伴随着响起了小提琴的旋律,陈述了主题。然后弦乐队加入演奏,接着是筝和大提琴相互呼应,再然后变为了小提琴和筝的对话,弦乐变成了主旋律,筝成为伴奏之后慢慢变得清淡而遥远,直至消失。电影也伴随着音乐的消失而走向了尾声,慢慢结束了,但留给观众的思念和感动却没有立即消失,而是像绕梁的音乐一样回荡在观众的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五、结语

《山楂树之恋》中,钢琴和筝象征了静秋的情感及形象,而大小提琴则代表了老三的情感及形象。电影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陈其钢为其量身定做的唯美音乐的功劳,当然也不能忽略张导对整部电影精确的把握。陈其钢老师的原创音乐,张导对歌曲的灵活运用,音乐的完美布局和首尾呼应,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巧妙结合,完美贴合了电影画面与故事情节,呼应着人物情感,让电影更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挪威]彼得·拉森.电影音乐[M].聂新兰,王文斌,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2]艾米.山楂树之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姚国强.影视声音艺术与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山楂树之恋影评范文

《山楂树》改编自红透网络的小说《山楂树之恋》,以知青时代为背景,被称“史上最干净的爱情”,让无数人痴迷。

在张艺谋确认要拍摄《山楂树》之前,就曾传出冯小刚、李扬、尹丽川等为《山楂树之恋》展开导演大战。直到今年2月,张艺谋才对外表示《山楂树之恋》建组已经基本完毕,准备踏上拍摄之旅。

很合适曾亲身经历“知青生活”

早在张艺谋确定要拍摄这部电影之初,就有网友做了一次评选,“把《山楂树之恋》搬上银幕,哪个导演最合适”,张艺谋首当其冲。大家都相信,张艺谋在咸阳插队当知青期间,也有美好的爱情,张艺谋以《山楂树》来致敬知青时代的爱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很诱人“张艺谋制造”引众明星抛媚眼

“山楂树”由张艺谋执导之前,主动请缨的演员已不在少数,柳云龙就发出过“我多想演老三啊”的声音,孙俪也说,“我几乎是哭着看完这本书的。如果有机会,我愿意扮演静秋”。这也是孙俪个人主动请战的第一部作品。在同名电视剧筹备的时候,孙俪就被列为暂定演员。

山楂迷们也在网上热议,谁是网友心目中的老三和静秋?柳云龙演老三太老,刘烨太痞,邓超脸太圆!佟大为眼睛太小,陈坤太忧郁……

对于女主角静秋的人选,孙俪没有静秋的知性和坚强,殷桃缺点清纯……看来,按照张艺谋的模式,这么“清纯”的女生,必定只有从新人中去发现。

很烟雾男女主角千呼万唤始出来

从4月16日的开机,一直到6月22日最后一场大戏拍完,《山楂树之恋》最大的悬念,“新任谋女郎”的身份也逐渐揭晓。

在该片中饰演女主角静秋的,是一名叫周冬雨的女生,不满20岁的她来自于石家庄12中,是舞蹈班的一名学生,今年原本就是她的高考毕业年,没想到直接“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为了“新任谋女郎”。男主角“老三”的扮演者是名21岁的北影学生,名叫窦骁。

而对于两位主角的了解,不仅媒体和观众,就连剧组中很多不和他们接触的人也不知道他们的真面目,直到电影杀青,上映之前,关于两位主角的影像资料才逐渐浮出水面,这次张艺谋是下了血本要把神秘保持到最后。

很催泪谁不曾为爱情流眼泪

对于这部由网络热销作品改编的电影剧情而言,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特定的背景、特定的环境、特定的老三和静秋,小说问世的那一天起,就被打上了“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的烙印,经过张艺谋之手,改变到底有多大,还未曾可知,但是审片领导和剧组成员却早已经频频落泪了。

煽情本不是张艺谋的专长,但是怎奈谁都有过流泪的爱情,这又是一次特定的巧合,相信国庆档,又是一个赚人眼泪的电影档了。

把爱情的铅华洗尽――《恋爱通告》

这部王力宏自导自演的首部电影作品,和周杰伦一样走的都是青春浪漫的爱情路线,颇具现代王子公主童话气质。汇集了王力宏、刘亦菲、陈冲、陈汉典、乔振宇、曾轶可等众多明星,而刘亦菲不但为此片献上了自己的“大银幕处女吻”,王力宏和刘亦菲的绯闻也不胫而走,为浪漫的爱情电影更添神秘的一笔。

《美食、祈祷和恋爱》

好莱坞大嘴影后茱莉亚・罗伯茨又一部寻找女性内心的影片。主人公在小时候曾以为自己长大后会是儿女成群的妈妈。但在结婚后她才发现自己既不想要小孩,也不想要丈夫。到底女人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作者在意大利、印度、印尼三个不同国度之间寻找自己――到意大利品尝美食,尽享感官的满足,在世上最好的比萨与美酒的陪伴下,灵魂就此再生。

韩庚――《庚心》

韩庚的第一章国语大碟,对于那些听惯韩庚唱韩语作品的人而言,这张专辑所有的新鲜感是不言而喻的。

回到华语乐坛老家,他似乎也就可以大胆地在自己的歌曲中尝试,对于个人首张华语solo专辑来说,《庚心》向歌迷表达得更多的是他的一种迎战歌坛的决心。

对于韩庚这样以努力而成名的艺人来说,他的形象足以打动人心,可公司还是会请来方文山、袁惟仁、阿弟仔、曹轩宾、郑楠这些重量级音乐人联手打造,可见已经国际化了的韩庚不只要给你看见他的型,还有他那颗坚持认真的《庚心》。

丁当――《下一站天后》

丁当虽然是一位内地歌手,不过经过了“相信音乐”的悉心栽培与打造,时至今日,已经加入了人气歌手的行列。

丁当这张所谓的总结性作品《FuGood下一站,天后》很特别,除了收录丁当个人过往的金曲作品之外,还特别收录了一张翻唱自选集。

而这张自选集歌曲皆选自上世纪80年代,要想颠覆原唱的经典性唱出自己的风格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唱片公司在制作上很讨巧,在编曲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让这些被翻唱的作品在编曲上别于了原作。

紫苏水袖――《寻婚纪》

女人够不够狠,取决于受到的伤害够不够深。三个性格迥异,因此遭遇也迥异的女人,在寻婚的道路上,屡屡被剥皮剔骨,被背叛,被欺骗,被离婚,被抛弃,被挟持,她们像丛林中的困兽,迷惑,纠结,承受,逃避,抗争,疲于奔命。但所幸,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每个人都有机会从头再来,所以,她们依然如花一般,就着春风和晨露,美丽绽放。

《寻婚纪》,基本上,这不是一本教你寻找婚姻的书,而是一部纪录疼痛的手记。

每个女人都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尽管作者只写了三个类型,但这三个类型的女人,却延伸了超过三十个的面或点,你可以是她,也可以不是她,但她做的每件事,你~定心有戚戚焉。因为人本身就是似是而非的动物,白不是全白,黑也不是全黑,天使和魔鬼只隔了一道墙,翻过去还是守在原地,只在一念之间。

《纯真博物馆》

没有哪个以沉迷开始的故事,能像本书这样,让你体会到痛失所爱的幸福与感动!就为了这句图书上的推荐,就足以吸引你去看的小说。而我更好奇的是,在今天,有谁还会为“纯真”掉眼泪,甚至建造一座博物馆?

山楂树之恋影评范文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修辞艺术;隐喻;层递;双关

《山楂树之恋》是一部以“纯爱”为主题的文艺片,自上映以来,在票房上就取得了好成绩,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上有票房统计数据以来的第一部过亿的文艺片。是唯美、纯洁、质朴的感情沁人心脾,更是清淡悠远、绵丽温婉的语言令人回味。电影作为受众面极广的大众化视听艺术,其产生的造型感染力与冲击力远比静态的绘画或文字强烈、直接;但电影如果注重修辞艺术在实现电影创作意象中的特殊作用,则会创造出更多“象”外之“意”,“意”外之“境”,从而强化电影的视觉效果,深化电影的叙事和表现意味,也会给观众带来更多重的审美体验。本文通过分析电影《山楂树之恋》采用的修辞手法,探讨电影内在的艺术特征。

一、采用隐喻的修辞手法来突出主题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mapping),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抽象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domain即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domain即本体)。通过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1]黑格尔认为:“隐喻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起于想象力的恣肆奔放,不按惯常形状去描绘事物或不用形象而只简单地直陈其意,于是到处搜寻一种相关联的可供观照的具体形象。因此,隐喻也可以起于任意配搭的巧智,为着避免平凡,尽量在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中找出相关联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料地结合在一起。”[2]在电影中采用隐喻的手法,用山楂树映射苦涩艰辛却又美丽的爱情,看似山楂树和爱情没有任何关系,正是因为富有意味的歌曲《山楂树》以及开红花的山楂树传说,使得这份爱情更浪漫、更带有传奇色彩,这样就更能突出唯美、纯洁的爱情主题。

山楂树贯穿电影始终,山楂树成为联系他们感情的一根红线,山楂树令静秋对美好爱情充满向往,静秋和老三是在山楂树下表达爱意,老三通过送静秋山楂果传达爱意,静秋把老三送的印有山楂树的脸盆作为圣洁的爱情信物。片尾那一树白色山楂花淡雅恬静,没有传说中的红花,映射出在为老三和静秋的爱默哀:经典爱情的自然规律是戛然而止,停留在传说中,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最终老三要求葬在山楂树下也是为了映射他要永远陪伴在静秋身边,“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但我会等你一辈子”。

二、运用层递的修辞手法来抒发感情

层递是一种说写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依某种意义或逻辑上的顺序进行排列而构成的修辞文本模式。[3]159运用层递的修辞模式,在表达上步步深入、层次分明,有强化语势的作用;在语意上环环相扣,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被其所表达的感情征服。

(一)纯爱对纯爱的承诺

“你可能还没有爱过,所以你不相信这世界上有永远的爱情。等你爱上谁了,你就会知道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他宁可死也不会对你出尔反尔。”这是老三在不知道自己身患绝症的情况下,对静秋爱的表达。当你没有爱过,就不会相信永远的真爱;当你爱了,才知道世界上有这种永恒的爱。在表达上步步深入、层次分明,凸显了老三对静秋永远的爱。纯爱永远不会改变,纯爱的双方不会“出尔反尔”,静秋对他而言比生命更重要,也希望静秋对他的爱永远不变。

(二)对爱人的深深祝福

“你会有孩子,你会做妈妈,然后做奶奶,你会有子子孙孙的。”老三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并不久于人世时,在和静秋亲密的接触时,表达了他对爱人的深深的祝福。通过步步深入“你会有孩子,会做妈妈”到“做奶奶,你会有子子孙孙的”的表达,强化自己对静秋的祝愿;在语意上环环相扣的生命礼赞,层层递进的感情渲染征服所有观众。

(三)生命对挚爱的承诺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在电影结束时用字幕的方式,通过层层否定的方式达到高度肯定的意境,老三得了白血病,生命之中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老三对静秋妈妈的承诺在静秋25岁前不再见她,他对爱的承诺绝不会出尔反尔(“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老三可以用一生的爱去爱静秋(“但我会等你一辈子”)。这里在时间上是层层递进,语意上更是环环相扣,凸显了老三宁愿孤独死去,也不会违背自己对爱的承诺,以及对静秋的那一份无微不至的关爱(如果老三去见静秋,可能影响静秋的工作和生活)。

三、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来凸显人物性格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在电影中通过银幕画面,把不同的事物或形象,用鲜明对比的方式加以比照,目的是突出一方或双方的明显的特征,着力揭示出蕴藏在当中的思想内涵。通过不同形象、不同场景尖锐的对立和强烈的对比,使形象更鲜明,彼此特征更加突出。

(一)喜怨转变的比对

静秋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老三,少女情怀的依恋让她对老三非常期待,总是心不在焉,当听到老三来了,就偷偷地面带微笑地望着他。但当她听说老三有未婚妻了,心里特别难过,老三趴在窗户口看她,她只是冷漠地把窗帘拉上。前后对老三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描绘了静秋喜而不狂、怨而不怒的纯真、质朴、文静、内秀的性格特征。

(二)爱屋及乌的比对

老三深夜为静秋买印有山楂树的脸盆,用置换的方式让静秋对脸盆爱不释手,作为对老三圣洁爱情的象征。但突然之间找不到老三,以为他背叛了自己,也背叛爱情的时候,气愤地用浆糊涂盖山楂树,并置于床下。当她知晓老三消失真相的时候,又转气为喜,让山楂树脸盆重新回到圣洁爱情信物的地位。静秋这种爱屋及乌,通过对爱人赠送脸盆的态度反映对老三的情感变化,可以看出静秋单纯、可爱、善良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刻画的比对

魏红怀孕了,要静秋陪她去打胎,说要去“做了”,静秋问:“做什么?”魏红回应:“人流呗。连这个都不知道。”同龄女生,静秋的清纯由此显现出来。魏红对于“得手”非常清楚,也没有什么顾忌地说着自己的事情,而静秋却很茫然,以为自己也被“得手”了,表现出很害羞的样子。等到了医院,看到魏红人流后身体虚弱,但言辞上仍不甘示弱,静秋心里很难受,也很害怕,就问魏红自己是不是也要这样受罪,魏红再一次问她是不是真的被“得手”了,她悄悄地说出当时的情况,才明白自己并没有被“得手”。静秋和魏红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静秋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

四、利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来彰显主题

双关是一种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条件,或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叙说对象在特定语境中语义的多解性来营构一语而有表里双层语义的修辞文本模式。[3]30这种修辞模式具有表层和深层双重语义,可以取得婉转蕴藉、秘响旁通的独特效果,更耐人寻味。

“你活着,我就活着;要是你也死了,我就真的死了。”这是静秋去医院看望老三,两人不得不在外过夜,第一次同床共枕时老三说的一句话。这里的“活”,一方面指人的生命的存在,只要静秋活着,老三就感觉自己存在,老三可以通过静秋的眼睛看这个世界,通过静秋的心感受这个世界,生命就这样延续下去;另一方面指彼此的爱的存在,只要静秋活着,就能感受到老三对她的爱。这里的“死”,一方面指人的真正的死,老三不怕自己死去,却害怕静秋会做傻事;另一方面指人的爱的逝去,老三自己会死,但对静秋的爱永远都不会逝去,永远都珍藏着。通过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将老三对静秋的那种生死长相依恋的感情婉转蕴藉地表达出来,令人回味不已。

五、运用衬托的修辞手法来反映主题

衬托是用描绘相类或相反的其他事物,从旁陪衬、烘托被描写的事物的辞格。衬托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述,使所要描写的主体更加鲜明突出。在电影中,在画面的主体构图之外,再浅墨淡彩地把它的外部轮廓加以渲染和烘托,以使其主体构图的丰富思想内涵更加鲜明、突出。这种烘托性的画面,可以收到绘画艺术的审美效果,从而把观众带入优美的诗情画意之中。

电影中老三出场时的前苏联歌曲《山楂树》,“两个青年等我在山楂树两旁,哦!那茂密的山楂树白花开满枝头。哦!你可爱的山楂树为何要发愁?当那嘹亮的汽笛声刚刚停息,我就沿着小路向树下走去。轻风吹拂不停,在茂密的山楂树下,吹乱了青年钳工和锻工的头发。哦!那茂密的山楂树白花开满枝头。哦!你可爱的山楂树为何要发愁?”这首弥漫于田园乡野的烂漫纯真之歌,营造出富有听觉意味的艺术氛围,静秋沉浸在歌声中,为之着迷,带有绘画艺术的审美效果,也把观众带入优美的诗情画意之中。这既为后面电影情节的发展做了一个铺垫,也使反映的这一爱情主题更鲜明突出。

张艺谋在创作中,不断地探寻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形式,修辞艺术是成就他在不同时期里实现创作意图的重要艺术手段,他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强化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量。画面、色彩、音乐、对白等电影语言因素作为“有意味的形式”,个性化地传达了张艺谋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4]电影《山楂树之恋》凭借精巧的修辞形式,“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5],直接服务于唯美、纯洁、质朴的感情主题,为《山楂树之恋》创造出了更多“象”外之“意”,“意”外之“境”,可以让观众充分地感受意味深长的内涵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价[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03).

[2]黑格尔.美学(第2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11.

[3]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王怀平.简析张艺谋电影的修辞艺术[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 下一篇:房地产财务风险研究背景范例(3篇)
    上一篇: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范例(3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范文篇1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饮食预后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疾病及全身疾病引起的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黑粪、血便等,可伴有..

      daniel 0 2025-11-04 14:51:44

    2. 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范例(3篇)

      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篇1思维是复杂的心理活动,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思维,围绕着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理解、记忆、评价、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觉得应该强调以..

      daniel 0 2025-11-04 14:51:32

    3.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范例(3篇)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范文一、关注学生本位,培养独立思维意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从他”行为,关键在学生不会主动地去思考、探究问题,缺少或失去主动思考的热情,未养成独立思考的..

      daniel 0 2025-11-04 14:51:18

    4. 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例(3篇)

      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文在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__年3月13日)适应转变更新观念全力打造企业发展新动力在集团公司首届员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各..

      daniel 0 2025-11-04 14:51:06

    5. 集体活动策划方案范例(3篇)

      集体活动策划方案范文篇1翻转课堂被广泛关注源于人们对教学质量的持续追求,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认可。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推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初步验证了翻..

      daniel 0 2025-11-04 14:50:53

    6. 教育思想的重要性范例(3篇)

      教育思想的重要性范文1弥补中国古代哲学知识的匮乏突破入门难的瓶颈要准确理解一门学科的真正内涵,必须具备必要的上源知识。所谓上源知识,指一门学科的学术思想产生、形成的..

      daniel 0 2025-11-04 14:50:19

    7. 房建现场管理范例(3篇)

      房建现场管理范文篇1【关键词】:房屋建筑;项目管理;策略【导言】: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是保证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因为房建工程周期长,面临不同施工时期..

      daniel 0 2025-11-03 14:52:09

    8. 房建工程新技术范例(3篇)

      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房屋工程技术管理实施的目标在于,对房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予以解决,提高房屋质量,延长房屋使用寿命。房屋工程技术管理主要有三个分类,即:节能技术、..

      daniel 0 2025-11-03 14:51:57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11-04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11-04